要寫好書法得先學什麼?

流淚谷


學書法與學規範字不是一個概念。規範字就是玩書寫技能,而書法學習要複雜的多,除了書寫技能,還要全程貫穿藝術思維。

學書法一定要有系統性,不論是硬筆書法還是傳統的毛筆書法。這個系統,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既講動作又講心法,既有歷史觀又有辯證法,一學二悟融通,不是三年五載就能辦到的事,往往需要一生的修行。



第一步,學理。要大致瞭解什麼是書法,也就是要大致瞭解基本的書法理論,書法歷史,書法流派,書法內涵,書法審美,從宏觀上對書法藝術的輪廓有個大致的把握。這樣,才能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也才能較為明晰地安排規劃自己的書法學習,樹立起初步的方向與靶標。古人說凡事預則立,磨刀不誤砍柴工,我想,每一個有志於書法學習的人,這些課前的工作還是要做的。



第二步,臨摹。臨摹是書法學習的最重要的途徑手段,這是被歷史驗證了的。通過臨摹,可以規範書寫動作,直接領略覺悟古人與名家的筆墨章法的技法技巧,固化自己的書寫能力。通過反覆不斷的讀帖臨帖,持續昇華自己對書法藝術的理性認知,總結歸納用筆結字的技巧,不斷個人的書法學養,使自己儘快完成書法入門。

第三步,融通。一般來說,只臨一家的法帖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帖讀多家,博採眾長。當然不一定需要一筆一劃的對臨,但一定要多讀多看多悟 。書法學習入門之後,臨摹還是需要的,以借鑑式的意臨為主,讀帖逐漸佔據主導。此時,就進入頻繁的出入貼階段,並開始融塑個人的書法風格。這個融塑,不是把以往臨摹的東西全部丟棄了,它是在此基礎上,不斷注入新的元素,打磨圓潤書寫風格。後期的書法學習,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揚棄、不斷增減修飾的過程。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首先,學習書法基礎知識,著重瞭解技法原理、藝術原理,弄懂書法屬性與特徵,書法與寫字有什麼區別?

比如,書法技術原理、藝術原理的概念?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模式是什麼樣?初始階段選擇什麼範本比較合適? 需要準備哪些匹配的訓練用具? 寫多大字體應該採取哪種書寫姿勢? 啥樣的執筆方法比較有科學性與合理性? 筆法的概念是什麼?臨摹方法有多少種,各有什麼功能與用途? 初學書法先練小楷好,還是先練大楷好? 小楷、大楷書寫技法有什麼不同?先練楷書還是先練其他的書體,有什麼科學依據? 實用型書法與藝術類書法有什麼區別? 起步入門是什麼意思? 寫字與書法是兩碼事兒,怎麼辯別? 線性圖符究竟怎麼畫寫是正確的?五字執筆法要領當中核心要訣是什麼?技法核心精要指的是什麼?如何避免走進技法訓練誤區? 初始階段基本功訓練時為什麼用鉛筆?何為創作意境?臨摹古帖時怎樣做才叫忠實原作? 如何理解宗法傳統、融會貫通? ……

類似上述這些書法有關的基礎常識性的問題,必須要在正式進入訓練之前,事先學懂弄通,對訓練能否順利進行,乃至後續發展,至關重要! 對提升書寫技藝能力和藝術創作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所謂意在筆先,胸有成竹。

其次,學習技法訓練方法,掌握書寫技法核心精要和書寫法則。例如: 執筆法、運筆法、筆畫、結字法、讀帖法、臨摹法、紙法、墨法、章法等。把這些科目法理與操作方法搞清楚。

最後,開始正規系統的訓練。如圖:

這是學習書法過程中,必須要完成的專業進修課程。這還沒有包括書法發展史,古今名家那些高深的學術性論述呢。

為什麼很多人練了幾年、十幾年、二十幾年,始終跳不出寫字的圈子呢?原因就是沒有理論基礎作指導,從起步入門就一直只顧理頭抄帖,一個帖還沒有吃透,就急於寫作品……不知道那麼著急幹嘛?

以上是我的學習心得,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有關技法訓練方面的問題,請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相關信息,有小視頻可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書法在現代是一種藝術,在古代是一門技能。現代人要學習好書法首先要明白書法的一般性常識,如筆墨紙硯印等。其次要選好方向,選對字帖,認真學好漢字的筆畫,俗話說得好萬地高樓平地起,基礎很重要。再次是漢字的結構,西方藝術講造型,東方藝術講架構,間架筆畫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再深入一點就是筆法,筆法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也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個人理解筆法包含技法而又超越技法。最後還要學習書法的歷年,知曉書法傳承。


慕松堂看書法


握筆,執筆,運筆!


說客先生dys123


學習書法,總的原則是由靜及動,循序漸進,窮源竟流。有兩條路徑可供參考:

一、從篆、隸書開始;

二、從楷書開始。

從篆、隸書開始的優點是錘鍊線條,釐清源流。這一方法在書法專業教學中被廣泛採用,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業餘培訓也開始採用應用此法。

從楷書開始的優點是楷書距離我們的日常應用更加接近,學習感受更為直觀。

二者的共同點在於使初學者從分解動作入手,由分解到連貫,由慢到快(相對而言)。

如果從篆、隸入手,篆書推薦秦代《嶧山碑》、漢代《袁安、袁敞碑》、清代吳讓之《宋武帝與臧燾敕》;隸書推薦漢代《乙瑛碑》、《曹全碑》。以上任選其一。學過之後,既可以在篆、隸系統內繼續深入,例如你學了《曹全碑》,可以再學學《禮器碑》這樣,也可以接下來寫楷書。

如果從楷書入手,推薦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的楷書部分、唐代顏真卿《顏勤禮碑》、趙孟頫《膽巴碑》,任選其一即可。學了之後,既可以過渡到行書(神龍本《蘭亭序》、《集王聖教序》、米芾《蜀素帖》、《苕溪詩帖》、趙孟頫行書都是可以考慮的選擇),也可以在楷書系統裡繼續深入(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是首選,學《雁塔》到一定階段可以配合大字《陰符經》,進一步把握用筆的感覺)。

就你目前的情況而言,建議把顏楷再加強化,在抓準結構的基礎上,注意體會用筆的提按變化,筆畫之間的關聯性。在此之後,上溯《雁塔聖教序》。

以上,供參考。


王北齋


要寫好書法,需要學習好以下幾點:

一是得先學會執筆,就是毛筆的執法,一般是用五指拿毛筆。拇指、食指、中指起主要作用,控制筆管,無名指、小指起輔助作用。而寫硬筆書法,用拇指、食指、中指拿住硬筆就可以了。

二是要學習掌握好寫字的筆順,如先上後下,先左後右,等等,這和寫硬筆字大體相同,只是根據個人不同習慣,有時寫法略有不同。

三是要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字帖,例如顏柳歐趙,魏碑、隸書,喜歡哪一種就選那一種字帖,堅持練習。


做你的知心朋友


要寫好書法,需要學習好以下幾點:

一是得先學會執筆,就是毛筆的執法,一般是用五指拿毛筆。拇指、食指、中指起主要作用,控制筆管,無名指、小指起輔助作用。而寫硬筆書法,用拇指、食指、中指拿住硬筆就可以了。

二是要學習掌握好寫字的筆順,如先上後下,先左後右,等等,這和寫硬筆字大體相同,只是根據個人不同習慣,有時寫法略有不同。

三是要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字帖,例如顏柳歐趙,魏碑、隸書,喜歡哪一種就選那一種字帖,堅持練習。

最後,要多看好的字帖,因為一本字帖由於字數有限,往往有它的不足,多看一些字帖可以彌補這個缺陷。此外,多和愛好書法的朋友交流學習,共同提高。






生活遇藝術


1)寫好鋼筆硬筆字是練毛筆字的扎馬步

2)拿起毛筆的第一階段:臨摹。第二階段:湊字——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大師的風格,將他的字拼湊成大文章(單個字可能很好,但整體效果不佳)。第三階段:整體的節奏把控——字體的大小粗細高矮胖瘦,字間距和寫字速度的把握(反映持筆者的情緒歷程,和文章內容交融)。

3)釋放自我——理性與感性的交織

製造矛盾與解決矛盾使得作品達到頂峰


課代表君


想要學好書法,首先要先學會正心,學習書法本就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只有自己能沉下心去,保持一顆平常心。不驕不躁,寵辱不驚,才能真正投入其中。領會其真正的含義。


中國書法史


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