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2000年前,曾寫下“馬革裹屍還”悲壯詩句的伏波將軍馬援,率領部隊在白馬井登陸,正式把孤懸海外的海南納入中華版圖。白馬井,這個海南西部的漁港,就這樣在海南的歷史上濃墨重彩地寫上了一筆。和東海岸潭門、鋪前等風情萬種的漁港不同,白馬井滄桑、厚重,無比嘈雜。這裡海岸線大都裸露著黑色礁石,在色彩斑斕的夕照下依然冷漠而堅強。這裡更像某個武俠故事裡高手雲集、衝突激烈的小鎮,漁港裡來往著來自越南、韓國等地的漁民,沉默而健壯。深夜,總有飲者的高歌,和著海浪的聲音消散在無邊的黑暗裡。很多人外鄉人把生命和靈魂遺忘在這裡,就像為了奪寶的武士,在巨浪的殺戮裡前仆後繼。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西部比東部的色彩要更濃郁,更雄渾。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白馬井就在壯美的新英灣畔,是海南能同時看見日出和日落的少數幾個地方之一。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漁港破舊,可能是因為太繁忙,無暇修整吧。來往不息的漁船,卻讓這種破舊中透露著繁榮。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這裡的建築都烙上了上世紀50、60年代的印記。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港灣裡,停留著的漁船,密密麻麻數不勝數。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作業的船隻和車輛川流不息。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這裡的漁民經常駕著漁船從南海一直繞過好望角,直達非洲。在非洲賣了船之後再衣錦還鄉。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白馬井和洋浦之間建成了一座跨海大橋,號稱“海南第一橋”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黃昏的碼頭,顯得有點冷清。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暮色中漁船歸航。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夜幕落下了,歸航的汽笛聲傳來,空氣裡滿是回家的味道。

儋州白馬井 滄桑雄渾的西部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