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愛好者,“機不離身”都有哪些好處呢?

柳侍墨


一、文章論述

在攝影創作中,不論是攝影愛好者,攝影師,攝影記者或者是攝影家為什麼“機不離身”。我認為“機不離身”首先一個是對攝影興趣,對攝影的熱愛,一個是從事攝影的職業習慣,其次是由攝影的瞬間的特性決定的。

所謂“機不離身”是有攝影的瞬間的特性決定的,因為所有社會和大自然所發生的事情都是一瞬間進行的。作為攝影愛好者,攝影師和攝影記者就是要在這稍縱即逝的一瞬間,要捕捉到這精彩絕倫的鏡頭,攝影以及攝影的特性發揮了它的重要作用,是其它任何傳播工具不能比擬的,攝影的作品迅速利用報刊雜誌網絡傳遍世界。

作為攝影愛好者更應該做到“機不離身”。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要多學習多練習;要養成隨身攜帶相機的習慣,就像打仗一樣,相機就是你手中的武器,待機備戰,隨時做好打仗的準備,人在機在,陣地在,攝影愛好者必須得做到這一點。過去有人經常問我攝影的捷徑到底是什麼?我回答說:多拍攝,多總結,這就是學習攝影真正的捷徑。

二、 攝影愛好者如何做到“機不離身”都有哪些好處?

1、攝影愛好者機不離身,首先是對攝影的熱愛,對攝影藝術的執著的精神,以及要有學習攝影的堅強的毅力。

2、社會紛紜複雜,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要從紛繁的社會里抓取拍攝有價值的新聞和攝影藝術作品,這就要求你隨身攜帶照相機。

3、天地有大美,大自然千變萬化多姿多彩。在大自然瞬息萬變的過程中,甚至於大自然每秒都在變化不斷的在轉化之中,如何觀察捕捉風景的美,這就要求攝影愛好者隨身攜帶照相器材,你變我變隨時抓拍。

4、攝影愛好者機不離身,無論在何時何地在發現美的時候就可以撲捉到美。這樣做你在攝影的過程中是沒有遺憾的。否則,再好的美,再好的風景不隨身佩戴相機也是無法完成的。

5、隨身攜帶照相機,可以鍛鍊你在攝影當中在拍攝中的敏感性和觀察力。不論是在社會現象和大自然中,要具有敏感性,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美。

攝影在路上,一路高歌,一路拍攝,精神愉悅,情感豐富,祝願攝影人,拍攝出具有完美的審美價值的藝術攝影作品。

趙許生原創 假如你對我的文章比較感興趣,歡迎您評論轉發,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攝影家趙許生


攝影愛好者相機不離身。主要的目的是怕沒有養成一種好習慣,容易丟三落四。拍完後走的時候忘記把相機或鏡頭、三腳架等遺漏。另一方面,經常隨身配帶的相機看到有好的畫面就隨手拍下來,鍛鍊快速反差的能力,加上要多拍,多觀察,發現美有靈感就馬上捕捉下來,養成經常機不離手,人在機在的習慣。我們年青時喜歡拍攝,師傅也經常叮囑我,在外出時要帶好相機,機不離手,隨時抓住瞬間的機會去拍攝,由於當時沒有手機拍攝功能,愛好攝影的發燒友,經常帶著相機,裝上膠捲,每拍一張都很謹慎,當時拍攝一張照片成本也算高,不同現在的電子照片機可以不心痛的一拍十幾張,不好就馬上刪除,總有一張會好的。而現在手機就方便多。雖然也是每時每刻,“機不離手”隨時拍攝很方便,現在手機拍攝很方便,有些手機拍的照片要求不高,還是不錯的,手機在手隨時可以拍,隨時可以通過微信發送分享到朋友圈。

現在很少人天天帶著十幾斤重的照相機滿大街上到處跑。除了去旅遊為了拍一些好照片、藝術性、專業性比較強的照片,攝影師或攝影愛好者不管相機及配件有多重也願意帶上,也做到“人在機在,機不離身“的習慣。

我的原創作品,我也隨身帶著相機,機不離

身的習慣,拍完走的時候也要清點一下,擔心遺失或某一樣東西漏帶了。











繪畫與攝影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作為攝影愛好者,一個精彩的瞬間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攝影,技術固然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往往精彩瞬間轉瞬即逝,能每次都拍到絕佳場景這樣好的運氣一樣重要!

那麼怎樣最大程度的把握住這種“運氣”呢?我認為“機不離身”就是一個很好很高效的方法。



“機不離身”能讓一個創作者隨時能捕捉到不同尋常的畫面。在當年的911事件中,我們後來通過很多圖片和視頻更直觀的瞭解到這次事件的經過。當然事後很多人都很疑惑,是誰能在這樣的災難當頭還能隨身帶著相機,淡定自若的拍下這樣歷史的瞬間?



在後來的紀錄片採訪中,證實是美國攝影師Richard Drew當天隨身帶著相機,事發時他正在雙子塔附近,沉著冷靜的記錄下了這災難性的歷史瞬間,他的記錄真實展示了災難當天的毀滅性場景以及美國民眾悲慘遭遇。

所以“機不離身”是一個好習慣,它能讓你在第一時間實現你腦海中的想法,而不是面臨創作靈感時卻束手無策。


簡讀說球


1:首先是鍛鍊自己,機不離身這個習慣可以在你不管是出去遊玩,還是出去工作,每時每刻發生的事我們都不知道,這樣每次出現你覺得美好,有意義,值得紀念的畫面,你會在你自己的心裡馬上有一張畫面顯示出來,然後就要馬上去留下這一刻的畫面,這樣既鍛鍊了我們自己對相機的認知,也讓相機完成了它自己“使命”。這既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對相機的尊重,也是相機對主人的尊重。

2:抓拍能力和預判能力,當你是一名在人文和動物方面的攝影這個方面發展的攝影師(當然不侷限於這兩個),你就需要更傾向於這方面來學習,比如當你在外面的時候,樹上有一隻小鳥,這個時候動物是和人交流不了的,所以你就要運用機不離身的好處,拿出相機,調整構圖,拍下最好的那一刻;再比如在過節或者鬧市上,有很多人,每個人每時每刻的動作表情都不一樣,這時候你有相機,就可以拿出來,在腦海裡預判出這個人下一秒要做什麼,往往這樣拍出來的照片都特別自然。特別有畫面感。

3:為自己保留素材,當你是一名攝影師的時候,後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當你修照片時,總會用到很多素材,背景等等,在或者說你做視頻,總不能一直用別人的素材吧,所以我們外出時可以隨身攜帶相機,看到有用的就可以記錄在我們的相機裡面,日後或許會用到,這個很實用,很實用,很實用!

最重要的還是可以鍛鍊自己的拍攝能力,還有相機的使命就是記錄當下最值得紀念的時刻,所以機不離身是一個攝影師必要的習慣。

(圖片選自poco)





攝就完了


1、可以快速反應,捕捉瞬間精彩

在攝影的路上,許多精彩瞬間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你的相機不在身邊,看到精彩從眼前溜走也無可奈何。機會是為有準備的人創造的,機不離身,隨時處於臨戰狀態,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攝影/夏雪)

2、可以隨時記錄,為創作活動提供補充

風景永遠在路上,相機不離身,可以一路走一路拍。每到一個地方,會有許多不同的風土民情,比如一棟房子、一條小溪、一棵古樹、一塊村牌、一戶人家,雖然這些不是我們這次活動的拍攝目的,但可以成為創作活動的有益補充。當你創作完成後,通過這些周邊人文自然景物的認識,有利於對拍攝對象自然環境和生存狀態的理解,捕捉到許多作品之外的信息,進而深化作品的思想內涵。

(攝影/夏雪)

3、可以邊走邊看,及時調整拍攝思路

機不離身,在休息時可對已經拍好的圖片進行回放瀏覽,對這些圖片的構圖、用光等技巧的運用進行一次小小的總結,及時調整拍攝思路。

(攝影/夏雪)

4、可以防止器材丟失,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一些大型攝影活動,往往人多手雜,器材丟失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地方一些小混混就是專門盯著攝影活動去摸人家的器材。攝影師在拍攝時往往精神高度集中或異常興奮,全神貫注地投入拍攝,身邊的相機、鏡頭被人摸了也毫無察覺,我有幾個朋友都吃過這樣的虧。因此,攝影愛好者有必要養成“機不離身”的習慣,任何時候,相機不要脫離雙手可控制的範圍,尤其在比較擁擠的拍攝現場,相機絕不可脫手,甚至亂扔亂放。(圖、文/夏雪)

(攝影/夏雪)


夏雪視覺


攝影愛好者,“機不離身”都有哪些好處呢?


機不離身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最大限度的做到“見景即拍”。

因為器材就在手上,看到值得拍的,抬手就一張。從眼瞅到拍完,動作連貫、一氣呵成。

“機不離身”能逮住好多別人拍不著的畫面。

有些是驚喜,有些是驚嚇,也有些是真的會成為歷史的絕唱。

我認識的攝影愛好者裡面就有兩位老哥是“機不離身”的,他們日常的休閒時光差不多都用來攝影了。

不是逛街,就是下縣。

日常上、下班路上還要拍一拍的。

用“杆子粉”來形容他倆一點都不為過。

這一條我差遠了,我要不是因為上班,手機我都不想看的。

有位老哥說他有一次拍完片回家,身上還跨著相機呢,想先抽根菸緩一緩,結果,坐在沙發上就睡著了……再醒來,天亮了。

這一條我更來不了。我得先洗洗才能睡呢!

我在剛開始拍片的時候,拍得並不好。

然後我就安慰自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還年輕呢,以後再來拍,機會有得是!

但是,拍得越多,我就越會覺得:現在拍到的場景,現在如果拍不好,恐怕以後就再難拍到類同的了。

經常拍片的攝影愛好者都會有一些感觸:時光一去不復返,畫面再難還原。

再回首,已是物是人非。

所以——“見景即拍”,非常重要。

如果能夠做到“機不離身”,那就會讓“見景即拍”成為可能。

我現在寫這些話我其實也不腰疼,答案發出去我還是照樣不會“機不離身”的……

(⊙o⊙)…

其實不只是相機,現在手機攝影也挺方便的,沒事多掏出來手機,用取景框比劃比劃,也是有好處的。

說不定哪一天,你之前拍過的場景就沒了……

拍片啊,過日子啊,人這一輩子啊,真的是應了那句話——且行,且珍惜。

我是柳侍墨,悟空問答的“優質提問官”就是我!

我是個傳說……(⊙o⊙)…

我喜歡把攝影軼事寫成段子,讓你們開心是我最大的快樂!

希望您也可以喜歡我!

時不我待,快點來關注我吧!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點贊、轉發~~


柳侍墨


相機隨身帶,能保證我隨時隨地都可以拍片。

對愛好者來說,攝影就是拍著玩,就是跟著感覺走,能看到自己喜歡的瞬間,拍下來就足夠了。只要有發現的眼睛,便可追逐到心目中的光影。

攝影對我來說,已成為人生的一個使命,每天都會有一種衝動,促使我隨時都準備著拿起相機來。這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每每翻看我隨手抓拍的那些老照片,總會頻添幾分心勁,總感生命沒有白度,做下了有意義的事情來,同時也給我帶來一種快樂和滿足感!


劉愛國


偶遇瞬間美景、人文,便於及時記錄!





小雨點視覺


1、鍛鍊身體,如果微單還好些,如果是單反,對個人的體格要求還是挺高的。


2、隨時隨地拍攝,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會錯過任何一個美好瞬間。


所以一定要做好相應準備,比如,一個好一點的揹包,除了放相機,還能放下工作所用的東西,比如筆記本等等。做好防護措施,如防潮,防刮等等!


野馬攝影


不錯過任何精彩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