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當兵了,多長時間可以到部隊探望他?該怎麼聯繫?

夢中你de微笑248


只要聯繫好,隨時可以到部隊看望孩子的。但是要做好部隊和家長兩頭的聯繫工作,而起關鍵作用的就是當兵的孩子。



孩子到部隊當兵是件非常榮耀的的事,可謂光宗耀祖。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孩子,離開自己那麼久難免會心生掛念,即使是在部隊,也盼望著能去看看。父母想去看望部隊裡的孩子,並沒有多長時間的限制,只要想去,只要聯繫好了部隊,隨時就可以去。

有了想去看望孩子的想法就要第一時間告訴孩子。大多數情況下,孩子聽到這個消息都會拒絕父母來看望他們。這種拒絕是善意的,因為孩子怕父母看到他們的樣子會更加掛念。如果實在想去的話就要第一時間聯繫孩子,因為他們還要想連隊彙報。


作為孩子,在得到你們想來看望的消息後會向連隊彙報。只要沒有特殊的緊急任務,連隊都會同意父母來部隊看望孩子的。這時候,孩子可以把相關情況告知父母,父母在家準備一番後便可以起身趕赴部隊。父母動身前一定要將行程及到達時間告訴孩子,以方便孩子做好準備。

不建議父母們不打招呼的到部隊突然造訪,這會給部隊帶來不便,也會給正在服役的孩子造成影響。

所以說,如果父母想去部隊探望孩子,一定要提前和孩子聯繫好。


木子知兵史


本人在部隊服役十六年,帶過五次新兵連,每年都與新兵打交道,非常瞭解新兵及父母的想法。

新兵到部隊需要一段時間進行訓練,這期間沒有特殊情況最好不要去,這樣不但影響自己孩子訓練,還會給新兵連工作帶來麻煩,更會影響其他孩子訓練和心裡。

第一年新兵沒有多少自由,家長去了接待也放不開,請假也麻煩,根據我的經驗,第一年最好不去。

如果想去,第二年是可以的,訓練相對來說適應了,比新兵好多了,家長這時去看望比較不錯,一是不會看到孩子狼狽樣子,訓練腿疼一瘸一拐。二是請假也相對寬鬆。

如果是轉了士官,最好第三年去,越往後去,父母越能感覺到兒子的成長進步,越往前去越是看到孩子吃苦。

因此,父母應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探望時間。如果有孩子當兵的父母,可以關注我,裡面有許多事關新兵訓練生活的文章,可供父母參考。


兵天兵地


孩子當兵了,多長時間可以到部隊探望他?該怎麼聯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作為家長,我是可以理解你的心情的,首先孩子當兵多久可以探望,我的建議是新兵連先不要去,因為新兵連時間比較緊促,而且孩子在這段時間思想壓力會特別大,會非常的思念家鄉,這段時間不要去,免得帶回不必要的麻煩,先讓孩子適應軍隊的生活。


下連以後可以去,但是也要針對情況,我給你的建議是戰備日不要去,戰備日本來就緊張,去的話會牽扯部隊工作和領導的經歷。最好是週六周天去,在部隊週末過的比節假日戰備要舒服,時間也充裕,部隊的軍人都喜歡週六週日而不喜歡節假日。因為節假日戰備事情也比較多。

最後一個建議,如果定好時間要去的話,最好提前一週給孩子打電話說一下這個事情,然後孩子給領導彙報,讓領導做好準備,部隊最忌諱的就是不打招呼就去探望了,因為部隊的事情很多,咱們也要給領導一點時間來安排是不是,換位思考,互相諒解嘛。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幫助,最後祝當兵的孩子們在部隊成長成才,謝謝!


吾評武願


老謝就是從一名新兵走過的。後期也帶過新兵、參與籌劃並組織過新兵新兵訓練工作。

關於探望時間

通常部隊上沒有規定不允許探望,只有在《內務條令》中有“義務兵的直系親屬來隊不超過7日”的規定,臨時探望的時間是沒有規定的。

關於探望手續

通常不需要手續。如果家長要探望,跟連隊的主官溝通一下即可;或者通過新兵報告給班長,班長會逐級給上級報告。

關於通聯問題

新兵入伍後,部隊在軍事訓練之餘,通常會開展一系列“知兵、愛兵”活動,例如:主官定期與家長通聯一次、定期給家長寫一封信等活動。

同時,也是允許新兵在節假日及正課時間之外有“節制”的使用手機的,新兵可以給父母聯繫,也就是說可以很方便的知道新兵的訓練、生活情況,以及連隊幹部、班長的聯繫方式等。

幾點建議

老謝現在也是人父;自己當年時候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也非常理解新兵父母的心情。當年父母也是通過書信告訴自己的“擔心、思念”,非常想來部隊探望,普天之下所有父母都一樣。但是,忍不住還是想提幾點建議:

1.如無特殊情況,不要去探望,更不要對子女表達要去探望的意願。

新兵連的經歷,可以說是每名戰士獨立成長、適應集體生活的一個重要開端,是培養紀律意識、自律意識、獨立意識的一個重要階段,可以說對人生的成長對至關重要。老謝有個戰友,10歲還要媽媽經常抱著;入伍後,一說就哭,……三年後我們一起轉的士官,後來我讀軍校後暑假回老部隊,他已經是班長,用我們部隊的話講叫“嗷嗷叫”了……

2.如遇子女傾訴,及時疏導,瞭解清楚情況,切勿著急上慌盲目蠻幹。

據老謝的經歷瞭解,近20年左右,部隊一直講求文明帶兵,極少會出現打罵體罰、“野蠻粗暴”行為,各個單位對於依法帶兵、文明帶兵、安全帶兵三令五申,逢會必講,不停的在強調提醒。因此,家長大可放心,您的子女去的環境不會出現“欺凌”,除了新訓生活之外,不會摻雜其他“科目”。如果,子女給您講的有些事情,一定要了解清楚情況,切勿一時衝動。部隊是最講規矩的地方。

3.如難以克服思念之情,非要去探望,要選擇合適的時間並控制好“度”。

2010年以來,獨生子女官兵逐漸成為新兵中的主體。都是家中的“嬌疙瘩”,捧在手心怕摔,含在嘴裡怕化。如果家長特別難掩思念之情,確實要探討。建議可以選擇在春節前或者春節後,千萬不要選擇在春節期間。可以選擇以“出差”為理由和藉口,莫給子女造成一種“專門來探望”的認識。探望時候,可以帶一些孩子喜歡吃的小吃、零食即可,其他的東西都不建議帶;瞭解訓練生活情況即可,多加油、多鼓勁。不要給連隊幹部、骨幹帶禮物,這個是不允許的。

探望前先與連隊主官溝通一下時機,影響正常工作;

探望中莫要時間過長、感情過濃,影響新兵情緒;

探望後莫要依依不捨,定期再來,影響子女成長……

我是“鷹城老謝”,一名熱心的老轉。具有豐富的基層、機關經歷,曾長期從事政治工作,熟練幹部、人力資源工作。有相關的問題可以與我探討。


校園安全微觀察


雖然部隊沒有明確規定家屬不能前往孩子服役地探望,但實際上並不鼓勵和提倡探望,特別是義務兵階段,尤其是新兵的時候,對於探望可以說是不歡迎的。新兵到達部隊後,連隊幹部和班長在日常教育時一般都會提一下要求,儘量的阻止戰士父母來隊。

新兵階段探望,可以說是大忌,是非常不利於新兵思想穩定的,新兵遠離家鄉到異地當兵,當初期的新奇勁過去之後,面對新環境和艱苦的訓練,加之平時再受點委屈,思想很容易產生波動,戀家情緒是非常嚴重的,如果父母這個時候要去,不但起不到安撫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很多家長探望孩子,都想到孩子生活訓練的地方看一看,這方面部隊其實也不願意,家長一來,其它的新兵就會觸景生情,看看戰友的父母來團聚來看孩子了,不免想起自己的父母,心情難免失落,影響士氣。

以前我帶新兵時,有個安徽兵的父母來探望,他從招待所回來的時候眼睛都是紅的,你若是問一問就會掉眼淚,搞的其它新兵也跟著流淚。

我認為,對於新兵和義務兵來講,父母儘可能的不要前去探望,如果實在擔憂,那麼你也不要選在新兵期間,最後安排在第二年。對於新兵來講,遠離父母的庇護,學會自力更生,這本身也是一種無形的訓練,這點苦吃一點沒什麼不好。


元芳有看法


孩子當兵了,多長時間可以到部隊探望他,該怎麼聯繫?

兒行千里母擔憂,孩子是父母心中永遠的牽掛,孩子當兵不是不放心,父母總想去看一眼。如果是兩年義務兵,就別去看孩子了,這樣會讓孩子分心,不專注于軍營訓練,本來已經克服了想家的心理,剛開始習慣部隊的生活,父母一去又勾起孩子的想家心理,讓孩子不安心服役。做父母的不能對孩子成長起反作用。

如果想去看孩子,那就等孩子三年以後,還在部隊服役,這時孩子已經把部隊當作自己的家,對部隊一切都很熟悉,孩子徹底長大了,也變得懂事了,你們去,他還可以向連裡請個假,帶你們去駐地附近溜達溜達。

在義務兵兩年期間,可以用微信,視頻聯繫,最好是週六、週日。其實父母要有耐性,不要因為孩子沒有回你信息,就坐立不安。和孩子聯繫不要太頻,讓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空間。


淡月晗嫣1


我首先強調一下,特別是義務兵階段,不鼓勵和不提倡探望。士官思想覺悟高,其次還有探親假,是直接拒絕家屬來隊探望的。但是中士軍銜,年齡超過25歲已婚士官,有規定妻子可以來隊探親。以下主要針對義務兵階段的戰士為什麼不鼓勵,不提倡家屬來隊。

第一義務兵階段學習的軍事技能很多,父母來隊探望其實是一種嬌慣,會讓孩子在部隊思想拋錨,一心想著父母要來部隊看我了,然後就像其他戰友炫耀。自己也沒心思訓練了,戰友也想著自己的父母什麼時候也能來隊探望自己,也沒心思訓練了,這樣會導致整體士氣低落,也會導致戰士之間產生攀比心理,誰的父母來了帶來的什麼特產,他父母又帶來了什麼,還有他父母什麼也沒帶。

第二戰士家屬來隊探望,既要接待,還要彙報戰士最近思想、訓練工作,彙報又不能讓戰士翹尾巴,還不能打擊其積極性。軍事主管很忙,沒時間接待,家屬來隊也是間接給部隊增加工作量。如果所有戰士家屬都來隊探望,還訓練不?還保家衛國嗎?

第三部隊是不提倡,不鼓勵戰士家屬來隊探望的。凡是有來隊探望的既然來了,又不能拒絕,所以父母走後,連隊肯定會在連務會上強調,戰士會覺得開會是針對自己的。

第四家屬來隊避免不了會單獨跟連隊主管一起吃飯,現在的大環境就會讓其他戰士想多了,就會想他父母肯定來拉關係走後門的,讓領導特殊照顧,或者有好事想著他。不行我也要讓我父母來。這樣風氣搞壞了。

第五戰士一般都是十八歲左右,心理素質還不完善,作為家長要放手給孩子一個獨立成長鍛鍊自己機會,要相信部隊會把你的孩子培養成一名合格的戰士。不要過度溺愛孩子。讓他享受與戰友之間的情義,不要來隊間接給破壞了。

最後說明以上五點主要針對義務兵階段戰士的家長說的。你也希望孩子在部隊能成才吧!一個探望小小的舉動會產生這麼多問題。要相信孩子,相信部隊。可以跟連隊打電話向班長和排長了解孩子的訓練情況。最好不要去部隊打擾。

以上是我本人的觀點。


新疆旅遊商務車師傅


首先恭喜孩子如願以償實現自己的從軍夢,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

兒行千里母擔憂,從小嬌生慣養的孩子一下子從身邊離開,而且一去至少兩年,作父母的肯定會無比的擔心和牽掛,總想找個機會到部隊看望一下才放心。至於該什麼時間去合適這一點,部隊沒有明文規定,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是允許家長可隨時來部隊探望的。

個人覺得新兵第一年最好不要前來探望,因為新兵剛入部隊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隊列訓練、內務衛生以及政治思想等都要從零學起,加之從以前休閒安逸的生活狀態一下子轉到整天吃苦受累的環境中,思想上難免會產生波動,一些毅志力差的新兵甚至會產生厭訓逃避的心理,這時正是新兵思想轉換的重要節點,如果這時家長選擇前來探望,很容易讓其思想狀態變得不穩定,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部隊的訓練都是有計劃安排的,如果來家長探親,部隊連長、指導員、排長、班長得專門抽出時間陪同,戰士還得請假陪你們,這就把正常的工作節奏給打亂了。試想一下,如果新兵的家長們都來探望,那還不亂套?

當然如果實在忍不了,可以在第二年來探親,因為經過一年多的摸爬滾打,戰士們的訓練和生活已步入正規,軍人的氣質也早已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時父母來部隊也是錦上添花,更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同時看到孩子嶄新的形像父母也會欣慰很多。不過為不影響孩子在部隊的訓練成長,還是儘量少來為好。因為平時通過電話或者視頻足以能瞭解孩子的一舉一動,咱們送孩子到部隊的目的不就是讓他來鍛鍊來吃苦的嗎?即來之則安之,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力,相信部隊的領導一定會將其培養成一名合格的軍人的!

至於轉了士官或是上了軍校,就更不用來部隊了,因為那時每年都有探親假,孩子可定期回家探親!


山東漢子也柔情


我是過來人,曾在部隊服役有五年,也帶過兵,所以我很理解父母對子女戀念的這份心情。好在現在通訊發達,就是不去部隊,也可以視頻聊天,經常保持聯繫。尤其是現在交通方便,要去部隊看望兒子也不是啥難事。

當然,如能選擇一個恰當的時間去,自然更好。兒子剛到部隊,新兵訓練非常緊張,要求也嚴,外出一般是不允許,所以這個時候就不要去,一是會影響正常訓練,二是兒子根本沒時間陪你。

如要選擇一個恰當的時間,我建議最好在服役期滿前去,這樣既可以看一看兒子當兵生活的地方,見一見連隊的領導,瞭解一下兒子在部隊的成長,又可順便到當地的旅遊勝地去瀏覽一下,父母顯得輕鬆,兒子也好抽出時間相陪。

兒子大了出去闖一闖是好事,所以要相信兒子,把心放下來,平時多給兒子聯繫,並且多給一些鼓勵,好讓兒子在部隊少一點牽掛,多一份信心,在部隊這個大熔爐裡得到更好鍛鍊。


軍旅小故事與教育


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不建議你去探望兒子,這雖然聽起來有點不近人情。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尤其是現在入伍的基本都是家裡的獨子,說不想念那是假的。本來在跟前天天能見到,現在送到部隊去就不能天天見到了,新兵訓練期間,管理也很嚴格,十天半個月才來一通電話,不管在電話裡說的再好,心裡其實還是放心不下,總想去部隊瞧瞧到底是什麼樣子。




部隊雖然管理嚴格,但也不是野蠻管理,現在都是文明帶兵,禁止打罵體罰戰士,所以大可不必擔心你的兒子在部隊受到折磨。帶兵班長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骨幹,除了帶他們訓練,還要在生活工作上對他們進行關照,你能想到的,他們都能想到,甚至想的比你還周全。我帶新兵的時候,如果看到有戰士身體不舒服,雖然他不說,我也不會讓他強撐著,肯定要讓他回去休息。

現在部隊的條件不差,各種硬件設施都不同於以往,吃、穿、住都不用擔心,都什麼年代了,不可能出現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部隊也有商店和軍人服務社,要是嫌部隊的伙食不合口味,去買個雞腿泡個面也不是不行。



沒有要緊的事,儘量不要去探望,你兒子是兒子,別人兒子也是兒子,大家都去探望,那部隊就不要幹工作了,天天接待你們吧。家長去探望,總要接待的吧,班長、排長、連長、指導員都要跟你見面,說實在平時都挺忙的,跟你見面也是說一些不要太擔心的話題。大家都放心,就你不放心,偏要跑來部隊看看,很容易讓人覺得兒子在家比較嬌生慣養,對兒子的成長進步沒有什麼幫助。



最後一點,部隊不是享福的地方,大家把兒子送到部隊其實就是希望兒子能在部隊得到鍛鍊,得到成長。年輕人吃一點苦,受一點累,多一點磨練,是一種好事。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儘量不要到部隊去探望,手機視個頻啥都能看見,確實想去等過了新兵這一關再說,後面有的是時間和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