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王建沂:24歲辭職,帶7個工人投資2.7萬,創營收400億富通帝國


1982年,19歲的浙江杭州人王建沂高中畢業,當過修表工。後來,進入富陽縣郵電局工作。他先是幹了兩年的架線工,然後又送了半年報紙。後來,他打報告,要求從勞動服務公司調到富陽通訊設備廠做銷售。

1987年,王建沂辭職下海,東挪西借,湊了27000塊錢,帶著7個工人,在富春江畔,建了一個佔地40平方米,用毛竹、油毛氈搭建而成的簡陋工廠——杭州富陽通訊材料廠,專門生產當時市場急需的“鐵芯電話線”。這就是後來的富通集團的前身。當年投資,王建沂當年就做到50萬產值。這一年,他才24歲。

1991年,王建沂獲知銅包鋼電話線的性能優於鐵芯電話線後,未來鐵芯電話線很有可能被淘汰,於是,他主動放棄了還非常掙錢的鐵芯電話線業務,趕赴外地尋找科研單位聯合開發銅包鋼電話線技術,當年即通過省級鑑定,開始大規模生產。沒想到第二年,國家要求淘汰鐵芯電話線,很多企業措手不及時,王建沂的產品卻早已批量生產,並迅速擴大了市場。這讓王建沂一戰成名,並掙得盆滿缽滿。


到1999年,這家當年的小廠,發展成擁有6.9億總資產大型民營企業,這就是鼎鼎大名的杭州富通集團。從此以後,王建沂事業不斷髮展,今年,他以105億元人民幣財富身家,位居《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370名。

如今的富通集團,是全球互聯網信息基礎傳輸材料光纖通信產業領軍企業,是國家能源電力線纜傳輸產業重要推動者。他常說:“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我王建沂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自砸鐵飯碗,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創不下今天的事業。”朋友,你對王建沂的創富故事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