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爆火的李佳琦、豪賭的馬雲:最怕大勢將至,你還渾然不知

1.


2020年,以一個沒人料到的方式魔幻開場。

新型冠狀病毒來襲後,上億人在家裡開啟了“超長待機”模式。

疫情期間,每個人看似在家賦閒,實際上焦慮與日俱增。

車貸,房貸被催,花唄、借唄要還,生活的重擔從不因病毒的侵襲而心軟後,慢下腳步來。

2月10日,是很多人被迫在家辦公的第一天。同時,李佳琦衝上了微博熱搜。

一場 3 小時的直播,1482萬人觀看,25 個商品鏈接,被逐一秒光。預計預售額可達3000萬。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喊omg”。

多日不見,李佳琦依舊“不放過任何一個女人”,甚至連“頂流”章子怡都來圍觀。


疫情下爆火的李佳琦、豪賭的馬雲:最怕大勢將至,你還渾然不知


在這之後,李佳琦也會恢復到正常的直播節奏:每天都會直播,僅每週五休息一天。這意味著,李佳琦正式迴歸復工。

有人說,在現在特殊的疫情期,也許只有李佳琦的聲音可以把我們拉回到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的人間煙火氣中。


疫情下爆火的李佳琦、豪賭的馬雲:最怕大勢將至,你還渾然不知


大家更佩服李佳琦不停播的堅持。厲害的人,連危機時期都不鬆懈一丁點。


是啊,這場突然降臨的超長“待機”在家,在給了我們足夠時間調整的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考驗——如何利用危機之下的閒暇時間。


有個抖音博主評價這段時光,她說:


比起心安理得的躺下,我們更可以心安理得的讀書、寫字、學習新技能。


劇永遠追不完,遊戲總有新版本,但今天的時間過去就過去了。


這場疫情,不僅是一場需要大家共度時艱的危機戰,也是一場對於企業的絞殺戰。

前段時間,北京“k歌之王”全體裁員的新聞,引起全網熱議。

疫情下爆火的李佳琦、豪賭的馬雲:最怕大勢將至,你還渾然不知

受疫情影響,K歌之王處於閉店狀態。自然也就承受著巨大的財務壓力。

也許大家還不熟悉它。水木君來科普一下,作為曾經的行業第一,K歌之王可是人均最貴的量販式KTV。“國民老公“王思聰一夜消費250萬的記錄就誕生在這裡。


疫情下爆火的李佳琦、豪賭的馬雲:最怕大勢將至,你還渾然不知


可就是這樣一個處於行業龍頭地位的企業,說倒就倒下了。人們不禁疑問,到底什麼樣的企業才能扛過危機?

對此,阿里交出了一份滿分答卷。

17年前的非典,與今日情形如出一轍:隔離,是阻斷病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對於企業來說,隔離意味著癱瘓,癱瘓就是滅頂之災。

很不幸,當時這第一槍就打在了剛剛創業的馬雲頭上。

一名員工在去過廣州後疑似感染非典,未知的病毒讓26歲的年輕女孩一下被推到生死邊緣。


後來女孩自己說,她成為“杭州人民家喻戶曉的‘宋小姐’”。

全員隔離勢在必行。

那時候沒有線上辦公的概念,意味著年輕的阿里巴巴一旦全體隔離,那必定會造成客戶的大量流失。阿里巴巴也被推到了生死邊緣。

馬雲身處危機旋渦裡,舉目無親。

他想要力挽狂瀾,可四個字寫起來筆畫都多,做起來又該如何的艱難!

身為這世界中的普通個體,每個人抓到王炸的幾率實在不高。

在馬雲戴著大口罩宣佈全員隔離後,短短兩個小時內,工程部的技術人員就為員工家裡的電腦設置好了工作所需的必備裝置。


疫情下爆火的李佳琦、豪賭的馬雲:最怕大勢將至,你還渾然不知


那段時間,每個打入阿里巴巴的電話,在各個家庭響起,之後不約而同的,聽到的第一句都是:“你好,阿里巴巴。”

背景音裡還有老人和孩子的聲音。

危機並沒有打垮阿里巴巴和馬雲,反而在時勢使然中,喚起了孤勇,磨礪了心性,激發了創造力。

阿里巴巴的前CEO衛哲曾經評論:“沒有遇到‘非典’,可能阿里巴巴就沒了,‘非典’給阿里巴巴作了最大的推廣,當時是每個人被迫都必須要用互聯網的。”

上天給了我們一雙手,就意味著給了我們在危機裡翻盤的可能。

在家辦公的同時,馬雲籌謀著另一件事:網購平臺。

之前網購是個天馬行空的提議,內部都很反對。可非典的疫情讓他更加堅信,人們被關在家裡,迫切地需要另一種購物方式。

這場危機,很可能為他創造出一個絕佳的機會來。

馬雲聯繫到了沒有隔離的員工,說要做一件大事,但是要絕對保密。

幾個人被馬雲打動, 即便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會走向何方。

只是相信在危機裡聽從命運的安排,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危險。但抓住命運,試圖絕處逢生,那必定就是機會。

5月疫情開始出現拐點。

堅持下的馬雲和其他人員也開始將新版圖徐徐打開:

5月10日晚8點,籌備26天的淘寶網“壓軸”上線。

上線時,淘寶首頁寫著這樣一句話:“紀念在最艱苦的時候堅持創業的人。”

之後的故事,你們就都知道了。

危險,在一棵大樹的倒下開始,而機會,從一顆草木的成長起步。

當時的海底撈也面臨著崩潰:無人消費,門店關閉,大量蔬菜肉食囤積。


疫情下爆火的李佳琦、豪賭的馬雲:最怕大勢將至,你還渾然不知


在外賣並不興起的年代,一位客戶經理想著既然他們沒法來吃,不如我們送鍋上門。

這樣的新奇方式收割了一大波客戶,海底撈也因此扭虧為盈,狠狠賺了一筆。這些資本,不僅成為之後海底撈在全國市場擴張的第一桶金,也讓海底撈的聲明遠揚。

現在人們提起火鍋來,就分兩種,一種叫海底撈,一種叫其他。

正如丘吉爾說過:“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一場疫情,讓我們看清了到底誰在裸泳,也明白了維持自己長遠發展的,不是根基穩固,而是應變能力。

裸泳的時候,活下來的只有兩種人:帶了救生圈的和能快速找到救生圈的。

對於一些人來說,危機來了,束手無策,就只能死守一盤爛棋。

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危機也是機會,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於是,有人在半山腰嚷著擁擠,有人不聲不響走上山頂,換了天地。


時代投射到人生上,也是如此。

都說,人生有豐年與荒年。

一帆風順時,是豐年;流年不利時,是荒年。風平浪靜時,是豐年;風高浪急時,是荒年。意氣風發時,是豐年;大挫銳氣時,是荒年。

荒年如何度過,是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命題。金立董事長劉立榮顯然沒有答好題的能力。

現在提起金立手機這個品牌,我們都感覺沉寂許久。可在2016年前,無論是品牌還是劉立榮本人,一直是烈火烹油、繁花似錦的狀態。

2007年時,金立更是國內手機銷售額第一的龍頭老大,秒殺現在的華為、小米和oppo。

時任代言人的劉德華,一句“金品質,立天下“響徹大江南北。


疫情下爆火的李佳琦、豪賭的馬雲:最怕大勢將至,你還渾然不知


但危機來時,不打一聲招呼。華為、小米的崛起,讓它在市場備受排擠。董事長劉立榮將錢用在營銷上,收效甚微,之後又模仿華為的風格,也不見起色。

事業的危機,隨之而來是就是人生的荒年。

資金鍊斷裂在際,他沒有四處去找風投,也沒有考慮該如何扭虧為盈。

而是坐上一架飛機,直接去了塞班賭博。

他試圖用最“快速”的方式,將荒年變得豐收盈盈。

可是,荒年裡沒有捷徑可言。

知情人爆料,他可能輸了幾百億。最奢侈的一把,他直接輸了7個億。

接受採訪時,劉立榮出面反駁,聲音很小,“大概只有幾十億吧。”

一個人,要經過多少年的慘淡經營,做出多少次的遠見選擇,才能一步一步,奠定自己的宏大事業?

而毀掉這一切,只要一次危機就夠了。

好比建一架橋樑,要多少時間多少心血,而毀掉它,放任幾隻白蟻就夠了。

危和機之在唸頭轉換的一瞬,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他本可以在危機初顯時,及時調整決策,繼續秉持初心做出自己產品的特色,只可惜他沒有;

他本可以在危機籠罩下,將資金用到該用的地方,咬牙抗住,扭轉乾坤,只可惜他錯信了賭桌,一發不可收拾……

這麼多的“本可以”,都緊跟著一個“只可惜”。而可惜的源頭,居然是他從未意識到人生還有荒年,荒年到底要怎麼去過。

這樣的人,像是隻開一季的草木,秋風一來便是一團枯枝落葉,了無生趣。

有的人,卻活成了一棵樹,秋天落點葉子,冬天積蓄能量,春風一吹,又是勃勃生機。

曾因酒駕入獄的高曉松,做了極好的佐證。

那段時間,絕望,焦慮,抑鬱,壓迫一股腦朝他砸來,人生的荒年大抵如此吧。

在獄中,他開始一本接一本地看書,早上看《大英百科全書》,下午翻譯馬爾克斯的小說,就連吃飯,手上也一定會捧著一本書,每天還要創作小詩。

出獄後,他一口氣做出了《曉說》、《曉松奇談》、《奇葩說》等熱播節目。


因危機時而耕耘出來的才華和學識,令無數人欣賞,順理成章走上了人生的另一個高光時刻。


疫情下爆火的李佳琦、豪賭的馬雲:最怕大勢將至,你還渾然不知


人生的每一場危機,都在提醒我們,該去耕耘了。

這樣荒年不慌,接下來的豐年更旺。

現在的賦閒在家,不是真的要你閒下來,而是要你彎道超車。

也許只是一本書,也許只是每天運動一小時。

這個世界上,能夠絕對公平的大概只有時間,你投入的時間,都會以某種形式回到你的身上——也許是升職加薪,也許是一場愛情,是所有一切美好的東西。

有人說,風能吹滅蠟燭,卻會讓山火越燒越旺。

而水木君想說,願你是山火,可能辛苦,但卻滾燙。


在1932年一次演講中,胡適先生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說:

一個人成就怎樣,往往靠他怎樣利用他的閒暇時間。他用他的閒暇來打麻將,他就成了個賭徒;你用你的閒暇來做社會服務,你也許成個社會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閒暇去研究歷史,你也許成個史學家。


你的閒暇往往定你的終身。

這段危機籠罩下的時間裡,最怕有人利用這段時間狂刷手機,有人利用這段時間補課進修。

當你被手機的內容逗得哈哈大笑的時候,你和別人的差距就已經越拉越遠。

前些日子,方艙裡讀書的清流哥爆火,讓我們看到了疫情之下的另一種生活狀態。


疫情下爆火的李佳琦、豪賭的馬雲:最怕大勢將至,你還渾然不知


他捧著一本書,認認真真地看著。彷佛與周遭的嘈雜、忙碌都不沾邊。

如今,他順利出艙,還要幫一家認識的人監督孩子學習。

疫情下爆火的李佳琦、豪賭的馬雲:最怕大勢將至,你還渾然不知

無獨有偶。

方艙裡,有位不幸“中招”的高三女孩,也是每天堅持看書複習。

這次危機過後,你會發現,被緊急剎車的生活,重新跑在道路上。


沒錯,是跑。

江南春說,疫情過後,一流企業只會踩油門,不會踩剎車。人也相同。

有的人已經在為明天而奮力奔跑,而有的人卻要替被荒廢的昨天過活。

加繆在《鼠疫》中精準地說道:“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

我們自然都希望歲月靜好,但真正恭候我們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始料未及。

這個世界上壓根沒有什麼花路,有的全都是荊棘密佈、危機四伏。

你只有保持警醒,時刻提防危機,才能在困頓之中所向披靡。

你只有保持努力,哪怕身處危機,也能在起落之間握住天地。


一場不可浪費的好危機降臨時,千萬要相信,“那些未被低潮傾覆和打敗的,終將站上時代的浪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