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與鞘腐病的區別及應對措施

這兩個病害都是寒地稻作區的主要病害,可以說是第一和第二大病害,對於減產來說,鞘腐病是隱性的,而稻瘟病看著比較直接,是顯性的。但防治方面需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能把這兩種病害等同起來。

第一、稻瘟病是真菌性病害,有著相應的發病條件,不是所有的病斑都是。稻瘟病發病條件有以下七項:

1、氮肥過多

2、灌水過深

3、田間密度過大

4、品種抗病力低

5、發病溫度

6、發病溼度

7、菌源

從以上7點上來看,

第1、2是非充分必要條件,也就是說,這兩項只能有助於病害的發生,而不是主要的發病條件。

第3、4、5、6、7是發病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如果發病了,一定有這些個因素存在。

菌源問題,我們多年來沒有防病,又有多年的所謂的秸稈還田,很多地區還有在地頭很大密度的禾本科雜草,這都為菌源問題提供了充足的條件。

溫度條件,當氣溫在20-30℃,田間溼度在90%以上,稻瘟病就容易發生。如果平均溫度為24-28℃,且有一晝夜以上的飽和溼度,則稻瘟病就容易流行,連續晴天,天氣溼度低於85%,溫度超過32℃或低於15℃,病害則會受抑制。

黑龍江省,6月末7月初可發生葉瘟,7月中下旬為葉瘟盛期;7月下旬到8月上旬,病菌孢子侵入節、穗頸及枝梗或粒,相繼發生節瘟、穗頸瘟、枝梗瘟和粒瘟,有時可延續到黃熟期。

就黑龍江省來說,溫度剛剛上升到20-30℃,田間結露一定會有的,但稻瘟病一定不會在這個時間發生,因為稻瘟病菌從侵染到表現症狀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在一週以上,所以,此期間田間不會有稻瘟病的症狀出現。但稻瘟病的發病條件已經足夠了,此時也是防病的最佳時期

從水稻生理代謝來看,在水稻大部分劍葉露尖和孕穗期,個別有出穗的,這個時間水稻生理代謝以碳代謝為主,所以,不會發生稻瘟病症狀。此時間稱為稻瘟病的潛伏期,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已經有稻瘟病菌寄生並繁殖,但沒有表現出相應的症狀。

這個時候防治稻瘟病是最好的時段。用藥方面,需要用好的三環唑加上適量的內吸型殺菌劑即可,如果此時只用單一的內吸型殺菌劑,那麼只會對這個階段的稻瘟病菌有殺滅作用,對再次的寄生防效很低,起不到用藥防病的效果。對稻瘟病來說,一定要在田間細心地觀察,發現周邊的禾本科雜草有感病,就要嚴加防治。

鞘腐病也叫細菌性褐斑病,是寒地水稻的第二大病害,在稻瘟病發病少的年景可以上升到第一大病達,它是由細菌引起的,即假丁香單孢桿菌引起,侵染水稻的葉片、劍葉葉鞘、穗部。造成黑穗、黑粒,減產是千粒重下降、出米率降低。

水稻稻瘟病與鞘腐病的區別及應對措施

細菌性鞘腐病


水稻稻瘟病與鞘腐病的區別及應對措施

細菌性鞘腐病對水稻穗粒的影響

水稻稻瘟病與鞘腐病的區別及應對措施

細菌性鞘腐病對水稻穗粒的影響


如何判斷和稻瘟病,這裡結合圖片給大家談談。

首先鞘腐病發病位置是從葉片的葉尖和葉緣開始,進一步擴展到葉片中間,開始葉片發白,後來逐漸變成褐色,葉片中心的病斑形狀不規則,但病斑周邊如果在早上有露水的時候觀察會發現有水紋,中午水紋乾涸,呈現水印。葉片正反兩面的病斑大小、形狀、顏色基本一致,沒有菌絲。

而稻瘟病發病位置一般從葉片的中間開始,或偏左、右,病斑大小形狀不一樣,但葉尖不會有病斑侵染症狀。其次是田間發病地點不同,稻瘟病往往從田間表現濃綠的地方發病,鞘腐病則是從田間葉色顯黃的位置開始發病。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這些來判斷是鞘腐病還是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與鞘腐病的區別及應對措施

葉瘟


稻瘟病防治藥物,目前國內登記有效成分不低於50種,但對於預防來說,目前三環唑和春雷黴素是最普通的藥劑,農藥的細度與藥效成一定的相關性。細度越小、分散性越好,防效越高。


水稻稻瘟病與鞘腐病的區別及應對措施

4%春雷黴素水劑


水稻稻瘟病與鞘腐病的區別及應對措施


水稻稻瘟病與鞘腐病的區別及應對措施

40%三環唑懸浮劑


水稻稻瘟病與鞘腐病的區別及應對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