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讓谷歌慌了

近日,當用戶使用新版的 Edge 瀏覽器,去 Chrome 商店安裝插件的時候。谷歌會 " 親切 " 地彈出一則通知:

由於安全原因,谷歌推薦使用 Chrome 瀏覽器。

並且,當用戶使用 Edge 瀏覽器訪問 Google、Google Docs 時,Chrome 也會彈出一個窗口,建議用戶切換到 Chrome 瀏覽器,而同內核的 Oprea 並不會這樣。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無獨有偶,當你打算添加插件的時候,Edge 瀏覽器也在友善地提醒你:不要隨便添加別家的插件。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儘管有人推測,可能是 Edge 不支持安全瀏覽,無法遠程檢測和刪除惡意擴展,谷歌才採取這種措施。但如果使用同樣內核的瀏覽器訪問商店的時候(如 Oprea),谷歌並不會做出如上 " 警告 "。

而在引發輿論爭議之後,谷歌在今天正式移除了相關的警告,但還是在採訪中表示,使用 Chrome 是更為安全的選擇。

針對這次谷歌對新版 Edge 瀏覽器的 " 差別對待 ",足以說明,Edge 的大改版,成功刺激到了谷歌的 " 互聯網核心 "。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要說誰家的瀏覽器最好,在互聯網上可謂是眾說紛紜:谷歌的擁躉說 Chrome 省心、開源、插件多;Firefox 的粉絲會說我的插件才是天下無敵、並且內存佔用少;果粉會吹噓 Safari 在 Mac 上流暢、穩定、省電。

然而要說哪一家的瀏覽器最爛,那答案將會是出乎意料的一致:IE 以及它的後繼者 Edge。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作為被群嘲的 IE 後繼者,Edge 還是逃不過 "Chrome 下載器 " 的命運,根據調查機構 NetMarketShare 的統計,在 2018 年 5 月,Chrome 依舊佔據了 62% 的壓倒性份額,第二名的 Firefox 佔據了 10%,Edge 則還不如垂垂老矣的 IE,僅有 4%。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而在那時,還發生了一起令人難堪的事故:在微軟的一場發佈會上,員工電腦上的 Edge 連續崩潰,只能臨時安裝 Chrome 來繼續演講。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微軟在瀏覽器上慘淡經營了 20 年,和這家行業巨頭的經營策略有著很大的關係。讓我們把指針略微向前撥動到 90 年代,瀏覽一下 IE 的歷史,就可以得出微軟的 " 瀏覽器 " 戰略。

彼時的 IE,還是忠實的 Windows 的附庸,作為一款原先打敗網景而催生的一款瀏覽器。IE 的使命就是憑藉其壟斷性的操作系統市場,強制打開一個入口。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結果也自不必說,IE 成功了,IE1.0 伴隨著 Windows 95 橫空出世,而 IE4 則和 Windows 98 一起,聯手將 72% 市佔率的網景逼入了困境。

為了打壓網景,微軟也積極地拉攏 OEM 廠家(如戴爾),甚至扶植小規模的競爭對手(如蘋果)使用 IE 作為默認瀏覽器。

當然,事情也並非那麼地一帆風順,針對 IE 和 Windows 綁定的事實,美國政府與 19 個州(特區)聯合對微軟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壟斷訴訟,這也是 20 世紀美國最大的反壟斷訴訟。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就連蓋茨都被拉出來做了好幾次證詞,辯稱 IE 只是 Windows 贈送給用戶的一個功能,而不是一個獨立軟件。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雖然最終,微軟被要求用戶可以對瀏覽器進行替換,但網景由於資金鍊斷裂垮臺,微軟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老大。2001 年發佈的 Windows XP 上的 IE6 瀏覽器,一舉拿下了 90% 的市場份額。自認天下無敵的微軟直接把 IE 開發部的人都抽走,去做其他的項目。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可以看出,在微軟的認識下,瀏覽器作為互聯網的入口,必須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 IE 受到 Windows 的蔭庇,究竟能帶來什麼,微軟並不關心。

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IE 每一代都基本是跟隨著 Windows 的迭代而迭代。在 XP 推出五年之後的 Vieta 上,IE7 才得以發佈,之後的 IE 8 — 11 的大版本更新,也都是跟隨著 Win 7、8、8.1 的升級規律而來。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但事實證明,龐大的操作系統基數給 IE 帶來了完美開局,但互聯網的服務形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當微軟從 IE6 的小修小補,到慢悠悠地推出 IE7 的這五年間,谷歌推出了 Google Ads、Gmail 和 Google,推出了移動端的谷歌搜索,以及收購了 YouTube。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而蘋果則正式讓同步工具 iTunes 接入了網上音樂商店,通過 iPods+正版化數字音樂的組合,賣出了十億首歌,成為了互聯網上最大的音樂分發商。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谷歌和蘋果的崛起證明了,21 世紀的互聯網入口,已經不僅只有瀏覽器。必要的郵件、地圖服務,都可以在線上進行完成,而微軟的服務都想著通過臃腫的本地軟件去完成,IE 開發團隊的斷層更是一個問題。

伴隨著微軟的遲鈍反應,對手們終於開始反擊了。

2004 年,網景的遺產繼承者 Firefox 出爐,2008 年 Chrome 正式問世,這兩者主打開源平臺,邀請開發者進行維護,支持插件,並且都進行了頻繁更新:Firefox10 年內更新了 20 個大版本,目前 70 個;Chrome 五年內更新了 30 個大版本,目前 80 個。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而 IE 只能擁有冗長的更新週期,其兼容性、反應速度、豐富度,已經遠落後於其他瀏覽器。2012 年,Chrome 正式超越 IE,成為了第一大瀏覽器,Firefox 緊隨 IE 其後。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而在之後,微軟在 IE10 和 11 上做出了不少努力,依然沒有甩脫穩定性糟糕的帽子。2015 年,微軟宣佈,正式放棄 IE11,另起爐灶編寫 Edge。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到了 Edge,微軟終於甩掉了 IE 的歷史包袱。坦白來講,就打開速度和內存表現來看,Edge 的不少指標甚至超過了 Chrome,成為了一款很不錯的基礎瀏覽器。

但 Edge 還是失敗了:它的更新策略還是跟隨著系統進行小更新,而 Chrome 每週都能有 beta;Edge 並且無法在 Win8 以前的機器上使用,兼容性和 Bug 得不到修復又成了問題;並且大家都吃慣了開源瀏覽器帶來的插件蛋糕,封閉的 Edge 自然不會吸引到 Chrome 用戶。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我們可以看出,作為一個互聯網泡沫之前就崛起的公司,微軟本質上很看重商業變現,如果產品帶來的效益並不樂觀,那就一定不會排在很高的優先級上。這和蘋果谷歌這種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壯大的公司發展思路有著截然的不同。

而在 " 生意人 " 鮑爾默下臺,Azure 負責人納德拉執掌微軟之後,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Windows10 接入雲服務、Office 365 的壯大、收購 Github、.net 的開源、擴大 VS Studio 的移植性、發力雲服務 …… 微軟在這幾年裡,正在重新擁抱開發者,並且逐漸轉向服務向公司。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而在 Edge 的失敗之後,微軟也痛定思痛,要對 Edge 進行一次徹底的 " 改革 "。在 2018 年 12 月,微軟表示,桌面版 Edge 將會使用 Chromium 內核,以取代目前的 EdgeHTML。而在之前,微軟就開始在 Chromium 項目中貢獻代碼。

在 2020 年 1 月 16 日,在經過一年的 beta 測試後,微軟終於放出了 Edge 的正式版本,用戶們的結果表明,新版 Edge 大大超過他們對微軟瀏覽器的固有印象。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首先,新版 Edge 支持從移動端到桌面端的各大操作系統,包括 MacOS 以及停止更新的 Windows 7;並且,和國內的 " 換皮 "Chrome 瀏覽器相比,Edge 的版本號能夠時刻保持最新;並且正式脫離跟隨系統更新的策略,可以獨立更新。

並且,Edge 也支持插件安裝,儘管我們之前提到會彈出 " 警告 ",但是 Edge 依然能夠使用谷歌商店內的插件,並且改善了 Chrome 吃內存的問題,且依舊兼容原先的 "IE 打開 "。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在 UI 方面,Edge 重繪了多個圖標,並且加了淺層陰影效果,比 Chrome 更適合在高分屏 / 大屏上進行閱讀和觸摸操作。還改善了 Chrome 習慣性隱藏 www 和 Https 前綴的壞毛病。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而對於大陸的用戶來說,Edge 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用微軟賬號來進行數據同步。並且支持 Chrome 中的收藏夾和歷史記錄,可以做到 iOS 到 Windows 一鍵更新,彌補了谷歌在國內服務的缺失。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儘管目前,新版 Edge 還有 PDF 閱讀、觸控等不如老版 Edge 的問題,但作為一款 Chrome 的替代品,基本上沒什麼問題。

而且,新版 Edge 正在嘗試著帶回自己在 Edge 上的優勢,譬如大聲朗讀,就是利用了 Azure 的語音合成,效果很好,還有 4K 視頻流觀看體驗也好於 Chrome,Edge 正在微軟的帶領下走出自己的特色。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事實上,Edge 的確給了 Google 一定的衝擊。

隨著 Windows 7 的 " 退役 " 以及新版 Edge 一年的測試,目前,Edge 已經從 2018 年的 4%,回到瞭如今的 7.5%,即將超越 Firefox。微軟的 Addons 商店現在已經有超過 1000 個擴展,而 12 月只有 162 個。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儘管還是小體量份額,但 Edge 如果再 " 吃掉 " 剩下 IE 的份額的話,那麼對於 Chrome 而言,就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對手。也難怪谷歌 " 不顧吃相 ",專門給 Edge 用戶發送警告了。

這其中,谷歌最忌憚的,無疑就是現在微軟開始將互聯網服務 " 撿 " 了起來,也來爭奪市場。微軟也開始在老版瀏覽器上,投放新 Edge 的廣告,實現 " 政令到基層 ",推動用戶進行無縫的更新迭代。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前面我們說過,微軟瀏覽器歷經挫折的原因,就是對於互聯網的輕視,具體到行動中,就是產品迭代策略的緩慢和拒絕開發者的加入。而在新 Edge 裡,微軟已經允諾,將會做到每週一更、六週一大更,和 Chrome 的策略大致相同,並且做到了每兩週一個反饋。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可以說,微軟完善的速度出乎意料地快,並且在很多細節上,已經開始接入自家的服務系統。用微軟賬號去 " 操弄 "Chrome 上的數據,這無疑是在動谷歌最深層的那塊蛋糕。要知道,谷歌如今絕大部分收入都來自於投放廣告,而微軟對於數據的渴求量遠小於谷歌。

而谷歌慌張的背後,也代表著 " 互聯網 " 時代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谷歌的項目很多,但能夠變現的卻很少,微軟的互聯網服務並不如谷歌廣泛,但最落魄的時候也依舊不愁現金可花。而在當今的時代,谷歌的 " 廣度 " 市場遇到了上升瓶頸,而 " 深度市場 " 又很難拿出盈利的產品,於是谷歌很多項目遭到了廢棄。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The Google Graveyard 記錄著谷歌被砍掉的產品,其中大部分是硬件產品。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安卓成為了絕對的霸主,雖然谷歌不靠它來賺錢,但任何廠商,都必須用谷歌的 " 三件套服務 ",這和微軟時代綁定瀏覽器,其實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谷歌更善於利用數據來賺錢罷了。

谷歌看重的是互聯網的平臺入口,它的策略也很明顯:聚集公司之力進行暴力但短暫的發展(它是上市公司),用廣告費來進行平臺拓展。但尷尬的是,除了雲服務之外,至今谷歌在平臺拓展的方向上依舊缺乏亮眼成績。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而且,現在谷歌本身的發展方向也出現了混亂:蘋果的軟硬結合谷歌不想做、系統儘管在自己手上,但生態除了幾個入口,比蘋果控制力度更差;微軟的消費級硬件功底在不斷提高,軟件水平更是在瘋狂補課,操作系統又是一道更深的護城河;數據安全也被人頻繁質疑,美國議員三天兩頭叫嚷著要反壟斷。

我們就拿同時期微軟的 Azure 和谷歌的雲服務進行對比,同樣作為 AWS 的追趕者,如今,Azure 市佔率是谷歌的三倍。根據消息人士表示,谷歌在開發過程中過度依賴 " 工程師文化 ",而缺乏對客戶需求的準確認知。導致花了大量時間對一些 " 先進功能 " 進行迭代,但對系統性需求則反應滯後。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而在硬件開發水平上更是如此,在科技巨頭裡谷歌是最喜歡出 "beta 概念 " 的公司,他們習慣於用軟件的數週迭代的習慣帶到硬件上。全然不管硬件發展有著自己的週期(最少半年),所以一大堆半成品就這樣匆忙上市,並且普遍缺乏調試。

而初期沒有給予厚望的 Chromebook,則成功在六年時間內佔據了 60% 的美國教育市場。在 Chromebook 上,Google 沒有用 " 工程師式 " 的暴力升級,用了廉價塑料+4G 內存的簡單思路,就成功逆襲而上。讓 Google 內部那些 " 高大上 " 的人才來做,失敗的幾率會更大。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而這時候,當一家強勢公司要侵入谷歌的互聯網入口,那麼谷歌如臨大敵的態度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用戶除非代差過大,否則入口用戶 " 叛逃 " 就會很容易,微軟其實無所謂當下 Edge 用戶的多寡(畢竟未來肯定綁定 Windows),但 Chrome 則一分都不能讓出。

這,恐怕就是未來純互聯網公司的難題:當你真正關心自己的軟件時,你必須做好相匹配的硬件。谷歌靠著軟件紅利興盛了二十年,但在軟硬件結合的市場就只能舉步維艱。

微软打造的下一款“IE”,居然让谷歌慌了

畢竟,瀏覽器可以快速迭代,但硬件的快速迭代,只能證明你急於求成、資源太少、理想太高、並且沒搞懂消費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