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響大學生就業難,另企業又用工荒,矛盾的現象咋解釋?

多營936


這是供求不平衡導致的必然結果。也是長期存在的問題。根本的原因在於經濟社會的發展總是走在人才所需之前。也就是社會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大學才開設專業培養,但總有一定的差距。



鄉土愛人


今年應屆畢業生874萬,確實是一筆大數目。這次疫情的關係,很多企業倒閉,有些行業也因此岌岌可危,減薪的,裁員的,有很多企業選擇不再招募新人,再招的,面對這麼大數量的畢業生,也用不過來呀

加上疫情的關係,很多行業不再招人,但不能排除找工作的有這些專業畢業的學生,而需要招人的企業,卻又招不到合適的人,因為那些要招人的,又找不到對口專業的畢業生,也就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人

所以,這種矛盾存在,但是不可避免


TUDOU土豆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對每個人和每個企業的一次全面大檢查,打亂了所有人和每個企業的節奏,讓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和對未來不確定性充滿恐慌,同時也必定是每個人快速自我調整和自我救贖的催化劑和每個個企業加速淘汰或加速升級的轉換器。免疫力強的個人會快速改變,免疫力強的企業(個體)會被加速升級,反之就會被加速淘汰。強者愈強,弱者恆弱,依然是歷史不變的規律,疫情催促我們全面調整自己。

一,關於大學生2020就業難

(一)受疫情影響大學生就業難已是不爭的事實。

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比上一年增加40萬人,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就業形勢似乎雪上加霜。

1. 受疫情影響,短期內勞動力市場需求將相應減少;

2. 本土和海歸高校畢業生規模都在逐年增加;

3.據統計,2019年高校畢業生落實率為80%;

4. 2019年教育首次成高校畢業生佔比57.2%最大行業(教育、製造、建築、金融、軟件)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

5.往年網絡招聘僅是兩成以上畢業生選擇的求職渠道。

(二)疫情大環境下大學生需要快速改變和學校積極助力,尋找突圍之路。

1.職場勝任力核心對大學生來說是自身學習力。

為什麼有些畢業生能夠找到高收入、高滿意度的工作,而其他畢業生卻無業可就或者有業不就呢?除了在求職方法、求職意願和求職努力程度等求職方面有所差異之外,人力資本質量是核心的影響因素。一個學生在學校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力是快速找到理想工作的最快途徑。

2.高校應出臺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措施。發生疫情後,各個高校紛紛將線下活動及時改為線上活動,對畢業生求職會起到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簽訂三方也應該從線下改為線上(985院校往年已經是線上簽約)。

二,關於企業用工慌

(一)關於用工慌這個詞喊了很多年,優秀的企業從來都不“慌”,不好的企業每年都喊“慌”,每年都在慌。受疫情影響,不是沒有員工,而是員工不能按時全面復工,有的企業為了復工給員工包專車,專機,接員工回公司上班。到公司後準備了所有該準備好的前置保障工作和物質,以及相應的薪酬福利,華為為在武漢研究所現場辦公的同事每天2000員補貼,海外參與疫情保障工作的同事每天150美元補貼。有的企業確在思考:如何裁員,如何給員工少算工資,更別提應有的工資福利和勞動保障了,雖然這是一種斷臂求生的生存方式,企業文化價值觀裡,員工和企業本身是一種利益交換的關係,給員工的感覺當然也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沒有安全感的公司。這樣的企業不慌,誰慌?

2.這次疫情確實對每個企業都是一種考驗,不僅僅是考驗響應速度,還要考驗整體協作能力、內在免疫力,以及擺脫危機同時能否平衡發展的能力。而經此疫情危機,也一定是一個加速淘汰和加速升級的過程,那些能升級自己、提升免疫力的企業,將會化危為機,成為強者。在2003年的非典危機當中,我們很清楚,中國誕生了兩家非常有影響力的公司,一個是騰訊,一個是阿里巴巴。受疫情影響不少知名企業,例如老鄉雞、兄弟連、K歌之王、魅KTV等餐飲、培訓、娛樂的服務型企業均陷入資金困境甚至倒閉。他們都栽在現金流上,如果一個企業的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的確是很危險的事情,曹德旺說的好,捱不過三個月是你自己的事情,企業必須自救。”

3.危機來臨時,企業需要學會快速調整策略應對危機,應對危機的能力給自身的免疫力有關,在未來的諸多不確定因素下尋找自我救贖之路。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過後,強者俞強,弱者俞弱。



清澈向陽


我遇到過的大學畢業生基本就兩個套路,一是願意為了職業發展甘願在現階段更辛苦一點,二是盲目的需求和自己現狀不匹配的薪資。雖然企業用功荒會導致一部分崗位的薪資有所上漲但幅度不會很大,而且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企業今年上半年的形勢都很艱鉅。所以也不會為新人提供太對的薪資漲幅。綜合來看,目前大學生畢業後能在接受一個心理低位薪資的情況下不妨先入職後多學習和鍛鍊一下。


雨陽的爸爸Rain


所謂的用工荒,一方面是公司的環境,另一方面是公司的薪酬制度。大學生想找一個工資8000元的,用工企業只給5000元。

這樣,大學生不好找工作,企業也找不到人來工作。歸根到底,還是薪酬待遇等達不到一致的因素。


皮鞋寶典


受疫情影響,大學生就業難,企業用工荒,其實是兩個問題。


第一,大學生就業難,疫情影響了很多高尖端的行業,這些行業也恰恰是大學生求職的方向。
第二,企業用工荒,這個也是一直存在的現象,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從事重體力,耗時間的工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e3857b17a7d403f97f6e80d981c9427\

橙老師的Vlog


這樣的矛盾將長期存在。一方面用人單位找不下合適的人,另一方面好多人找不下合適的工作。用人單位需要適合自己單位的人才,而我們培養的人才少之又少。


閆立新ylx


主要是因為供需不對等,疫情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請看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b622e7f32de4d24b41033946f9cb8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