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4歲,有時候一想到死我就會心悸,不知道同齡人是否會和我有同樣的感覺?

棉棉是隻喵m


過了三四十的人都會想吧。。但怎麼想也無法改變的事不如不想,鍛鍊身體延長壽命。天天焦慮更容易掛。


幸福就是抱緊你


每個人生死與命,我和你年齡一樣,也許到了我們這年齡,更年期階段,人特別容易焦慮,思前想後,睡眠質量也不好,所以想這樣問題,我在三十五歲那年,父親62歲,平時很健康,從來不生病吃藥,檢查食道癌到死亡,三個月時間,開始真的非常傷心難過,我曾想如果能我換父親生命,我也願意,因為父親從小三個月,我奶奶死了,後來奶奶對他也不好,從小吃很多苦,我們姐弟共三個,剛成家立業,生活好點,我們兒女可以讓他享受生活,卻走了。只有經歷過父親這樣,短短几個月離死,我才感到,生命如此脆弱,人生太短暫,應該好好過好每一天。如果有那麼一天,也坦然面對。



一婁陽光


我有輕度抑鬱症十多年 由於起初不信,沒有治療,現在比以前又重了一些,四個14天隔離,一個獨守空房不僅抑鬱症加重還得了焦慮症,心臟難受極了,一天晚上幾次都想叫120了,一想到120夜晚進小區,極恐怖,忍到早上自己去找醫生。由於身體素質的嚴重下降 ,加上抑鬱症,焦慮症,真是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啊!要許閉眼了就解脫了。


用戶8574276516693


我和你同歲,送走根一句話,是老子講的,生的事情還沒弄明白,整天想死的事,累不?別老想死的事,既然過了半百,多活一天都是賺的,多活一天多一天精彩!不知道你是哪裡人?如若是四川的,應明白,2003年非典我們經歷了,2008年大地震我們扛過了,2013年雅安地震我們躲過了,今年大疫我們還在。還是那句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何況多難呢?!


南海浪花4


人總有那麼一天,這是誰都違背不了的自然規律,生老病死總要面對,再悲觀也改變不了現實。

我個人經歷過一場大病,折磨了我十多年,沒有人看到我悲觀過,我總是天天開心,因為開開心心是一天,唉聲嘆氣也是一天,沒有人會幫得了你。假如整天哀哀怨怨的,外人不但幫不了你,也看不起你。

再說了,人這輩子不是隻為自己活著,都有老有小。一個人的情緒能影響到別人,家人朋友也會跟著擔心掛念。

你看看那些災區的人們,看看那些不如我們的人們,人應該知足常樂才對。


山本無石榴


我是白勞斯™️,雖然還可能要叫您一聲叔叔或者阿姨,但曾經也有您一樣的感覺。

肯定很多人會說,年紀輕輕的怎麼能這樣想

這樣的感覺主要來自於幾個不同的經歷,讓我更加小心翼翼地愛自己,愛家人,也更加小心翼翼地生活。

  • 第一段經歷,在我幼時。我的善良樂觀的表哥早上像往常一樣出門工作。到凌晨,突然有人敲門來叫我爸爸去醫院。那時候還小,只知道第二天去靈堂,掛著照片。我的小侄女才剛出生,就失去了父親。當時我表哥做著生意,一年也要快一百萬,意外發生,瞬間一個家庭就癱瘓了。他出了車禍,為了救一車47個乘客。
  • 第二段經歷,在我讀大學期間。我阿姨很漂亮人緣很好,結果換了癌症。那個經常叫我陪著去買衣服的人一下子就活在痛苦裡,最後帶著遺憾走了。
  • 第三段經歷,發生在前兩年。我的爸爸,身體特別好,為了家裡打拼也是很厲害的一個人。突然暈倒叫了救護車。我當時不在家,接到電話的時候心急如焚,一邊開著電瓶車,一邊眼淚不住的流。還好,一切都順利,沒有什麼大問題。

有一個問題是這樣問的:人為什麼怕死

因為怕被遺忘!

世間太美好了,而生命太短暫。我們知道的太少,懂的太晚,離開卻很快。

所以,從很多年前開始,我開始思考接下來的人生。

那就是,

平和的心態

與世無爭的處世觀

豐富的興趣愛好

強大的與人溝通的能力

低慾望的狀態

我想,到您這樣的年紀,我應該可以淡然而美好的渡過。您也可以試試。

P.S.推薦大家一首 梁博的 日落大道

誰說日落代表著急,你聽那歌詞:

——你看那金黃多耀眼

夕陽最美-附上一張我拍的夕陽🌇


白勞斯TM


讓你看看這個,你還心悸嗎?



金瑞去哪兒


姐姐,我回復你一句:人都怕死,膽怯是正常的!血肉之軀不怕才怪!教你一個方法可以消磨膽怯!你想想自己活了五十多年,還有沒有什麼沒有完成的!比如:老公還健在嗎?兒女都事業有成了嗎?兒女都婚嫁了嗎?兒孫都湊齊了嗎?這都是你現在應該考慮的問題,如果沒有完成,老天不會收你的!除非自己放棄自己!聽老弟我一句勸:生活不開玩笑,處處多留個心眼!不亂來不馬虎!要完成的事情就像是打仗一樣,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打!等任務都完成了!凱旋歸兮的那一天瀟瀟灑灑風風光光的駕鶴而去!這輩子不留遺憾!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旅行!我們都必須這樣做!現在比過去好多了,現在有手機可以玩,跳跳廣場舞,玩玩抖音,讓生活豐富起來!有空再去旅個遊!心裡多塞滿一點任務!就不會去幻想死亡了!有空回個信息吧!老弟我願意當姐姐的心理醫生!


Wsglove122


我今年也剛好54歲。父母健在的時候 ,一般對死亡考慮較少,雖有憂患意識,但迫切感不是很強。12年父親去世,是個轉折點,就像排隊比賽,前面的人被叫號出去了,下一個就輪到自己了。再看看八十多歲的老母親,飽受多種疾病的折磨,生不如死,隨時都可能駕鶴西去。生老病死,道理上哪個都懂,但有些人多愁善感,思想更容易偏激。這些年自己健康有所下降,稍微勞累一下,就感覺疲憊不堪,看到父母的結局就是自己未來的結果,真正感覺到時光易逝,人生苦短 。只想盡最大可能,多享受生活中的一切,酒店關門,就走人。


高樓吹笛


沒學佛之前有過這種恐懼死亡,學佛後知道西方有極樂世界,所謂極樂世界就是沒有諸苦,但受諸樂,佛在經上說,只要念阿彌陀佛,我們臨終時佛就來接引我們往生極樂,後來就是天天唸佛,頗有感應,現在就沒有對死亡的恐懼了,如果有緣的話去讀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佛[祈禱][祈禱][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