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清官包拯“包青天”竟然是在廣東肇慶成名的


一、簡介

清正廉潔、萬世景仰的包拯,他因整頓吏治、懲治貪官、解除民困而被稱為“包青天”,後世則敬稱他為包公。包公出生於合肥,成名在端州(今肇慶),揚名於開封。


包拯在42歲時做了端州的知州,這是他第一次擔任州一級的行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一職。而這個端州,也就是今天廣東省的肇慶市, 那一年是公元1040年。

宋代清官包拯“包青天”竟然是在廣東肇慶成名的


二、戰勝瘟疫

他到端州的時候,剛好是端州瘟疫流行,整個端州變成了一個疫區。包拯來到後,和當地的一位老進士研究利用中草藥來治病,但是中草藥治病不能把瘟疫治斷,只能把它治好。包公想是什麼原因使病老是復發,老是好了又病,病了又好。他就發現喝水有問題,就要徹底改變水源。包公就領著端州的百姓挖井。利用井水代替河水,瘟疫就得到了徹底的根除。

由於根治了瘟疫,端州當年農業就獲得了大豐收。 包拯曾在家鄉奉養父母10年,過的是鄉居的生活,對農事是相當的熟悉。


三、發展經濟文化

當時的端州經濟上相當落後,包拯將先進的生產技術帶了過來,他創建了端州第一個交通和郵政總站,創辦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學校;建立了一座龐大的儲糧備荒的穀倉,這一切使端州的經濟和百姓的生活在短短的三年中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宋代清官包拯“包青天”竟然是在廣東肇慶成名的


四、總結

包拯在端州任知州三年,是他最接近黎民百姓的三年,也是他任地方官政績最顯著的三年,正是由於任職端州期間突出的政績與口碑,包公隨後被調回汴梁開封府,步步升遷,官拜樞密副使,最終成了名動天下的"包青天"。

宋代清官包拯“包青天”竟然是在廣東肇慶成名的

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