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

中國是一個漢族為主體,多種少數民族共存的統一國家。但是,在世界上還有除中國之外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

那就是新加坡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

新加坡地圖

新加坡簡介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國家總面積只有719平方公里,人口約553萬人(2015年統計),如一個城市規模,堪稱“城邦國家”。它位於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的島嶼上。在新加坡的民族構成中,華人尤其是漢族華人,佔據總人口數的74.2%。馬來人佔據比例是13.3%,印度人佔據比例是9.1%,其他民族佔據比例是3.4%。所以,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以外,漢人佔據成分最多的國家。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GCMG,CH(Lee Kuan Yew)(1923年9月16日(癸亥年)—2015年3月23日),乃是新加坡的華人,祖籍就是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黨溪鄉。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在新加坡的華人構成中,很多祖先都是來自於中國的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一帶。其中,有百分之四十都是閩南人,其餘還有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這一切與歷史上我國南方地區人口大量南遷,以及南洋活動密切相關的。現在,就說說新加坡歷史以及與中國的關係。

新加坡古代與中國聯繫

新加坡與中國的密切聯繫,源頭還是來自於海上絲綢之路。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和印度也建立海上貿易路線。新加坡就處在中南半島的最南端,扼住太平洋通向印度洋的馬六甲海峽的通道,也應該有當時中國人航海通商經過。所以,在漢唐時期,就有華人在新加坡一帶定居。如在《新唐書》中,就把新加坡稱為“薩廬都”,在馬來語就是“海峽”的音譯。新加坡這個國名的來源,就是梵文中的“獅城”音譯,這就是新加坡稱為“獅城”的來源。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

據《吳時外國傳》記載,三國時候吳國皇帝孫權派康泰、朱應等使者前往東南亞。當康泰一行人來到今天的新加坡島,看到有野人,就稱為“蒲羅中國”。實際上,考古學也沒有明確證據考證馬來半島野人的存在。但是,從資料中可以得知,在我國東漢末年三國時代,就是公元三世紀時候,新加坡還是一片蠻荒之地。

據資料記載,公元1320年,元朝政府派使節來新加坡一帶尋找過大象。在公元1330年,元代航海家汪大淵《島夷志略》一書中,就把新加坡稱為“單馬錫”。在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候,在《鄭和航海圖》就把新加坡叫做“淡馬錫”。其實,無論是“單馬錫”還是“淡馬錫”,都是瓜哇語“海城”的音譯。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

在新航路開闢之後,東南亞一帶的馬來半島、瓜哇島和蘇門答臘島,都是荷蘭人的統治勢力範圍。在公元十八世紀中葉,英國人在印度從事殖民活動,需要在印度和中國之間找到合適的中轉站作為停靠船隻和補給,於是就選擇了扼守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為殖民港口據點。

當時,新加坡原本就是屬於荷蘭人的勢力範圍之內,英國的做法自然激起了英荷的矛盾衝突。在一番妥協之後,1824年兩國簽署了《英荷條約》,規定了英荷殖民者在東南亞一帶勢力範圍,也就是規定了今天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版圖。大致來說,英國人控制馬來西亞,荷蘭人就控制印度尼西亞。之後,在1826年,馬六甲、檳城、新加坡和納閩等地方,就被英國殖民者合併為馬六甲海峽的殖民地。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

繁忙的船隻

新加坡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後,也正處在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當時,蒸汽輪船在各大洋之間普及開來,再加上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各個國家貿易往來密切,新加坡又處在扼守印度洋到太平洋的關卡上,成為當時世界上船隻來往最頻繁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伴隨著新加坡港口的繁榮,對勞動力需求也跟著增大。在晚清時候,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苛捐雜稅和局勢的動盪不安,人們迫於生計,就背井離鄉下南洋去打工和經商。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也吸引大量下南洋的華人聚居生活。在新加坡華人的勤勞與樸實,又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為新加坡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做了傑出貢獻。截止在1860年,新加坡的華人有八萬之多,佔據當地總人口高達61%,處在社會統治階層的歐洲人口,佔據當地總人口比例僅僅是8.5%。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

當代新加坡與中國的聯繫

在二戰期間,新加坡被日本人殖民統治。但是,日本人的殖民統治時間也非常短,日本文化對新加坡影響不深。新加坡在歷史上是英國的殖民地,與中國關係也很密切,再加上也是一個移民國家。所以,新加坡是中國文化、英國文化、印度文化、馬來文化這四種文化的大熔爐。新加坡的語言中,馬來語、泰米爾語、華語、英語都是官方語言。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伴隨中國經濟實力的強大,新加坡華人社群掀起了一股“講華語運動”的浪潮。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加坡使用漢字都是簡體的漢字,並不是繁體的漢字。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

新加坡貨幣上有中文

當代的新加坡華人,先承認自己是新加坡人,然後才認自己是華人和中國人,可以看到新加坡華人認為與中國有密切的關係。新加坡華人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前,還普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在二戰勝利之後,新加坡舉著中華民國的國旗,上面寫著“祖國萬歲”的標語慶祝勝利。這一切,可充分說明新加坡華人都把中國抗日戰勝勝利當成是自己的勝利。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

這些年來,在清明節時候,新加坡華人也經常回中國祭祀祖先,這也是新加坡華人群過清明一大特色。換句話說,新加坡華人在自己國家過清明,也回中國過清明,以表示認祖歸宗。在祖籍海南的新加坡華人群中,每到清明節的前夕,互相問候語就是清明節要不要回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