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池裡的龍蝦每天都死,是怎麼回事?

海闊天空95235


稻田池裡的小龍蝦每天出現死亡,這個要根據實際情況查看後得出。一般我們稻田蝦養殖出現死亡的原因就是池內缺氧、應激反應、小龍蝦自身的病變這幾種原因。

現在是5月下旬正式進入夏季,季節特徵悶熱、天氣多變雨水增多,這時就很容易造成小龍蝦管理上的疏忽。而且5月在蝦農口中又叫“黑色五月”“五月瘟”等。


一、稻田池內水草的管理問題。一般小龍蝦最適宜的天然植物餌料就是伊樂藻,伊樂藻本身的特性還有增加水中養分,使水質清澈質肥。但是,伊樂藻本身在22度左右最適合生長,高於30度就會死亡。到了5月底,水中氣溫將逐漸高於22度,此時伊樂藻生長緩慢,最好的辦法就是適當加深水位,提高水中的溫控能力,降低水溫,加水過程易每次3-5cm,減少造成應激反應。

平時要多注意伊樂藻及稻田代謝死亡的收割管理,如果稍有不慎造成伊樂藻死亡,沉降水底不僅不會肥水,而且會消耗水中氧,併產生氨氮繼而水產生物抑制類物質“亞硝酸鹽”溢出,造成小龍蝦缺氧無力、生長緩慢而死亡,此時,要定期換水,改善汙濁的水質,並對稻田早期實行改底,調整適宜的酸鹼度。


二、夏季天氣悶熱多雨影響水中含氧量。夏季天氣聚變悶熱多雨,平時應多觀察天氣變化,在雷雨和暴雨來臨之際,空氣悶熱氣壓較低,水中溶氧量降低,容易造成小龍蝦缺氧上草、上岸甚至死亡,此時應投放適量粒粒氧。

而且夏季投餵餌料,暴雨等天氣盡量不投,容易造成小龍蝦應激反應死亡,炎熱夏季小龍蝦都晚上出來覓食,如果白天投餵餌料不僅造成剩餘浪費,而且沉降水底夏季高溫分解腐爛,極易產生大量有害細菌,造成小龍蝦易得爛尾病,腸胃炎等致病菌而死亡,應儘量根據小龍蝦習性選擇傍晚投餵,而且一次建議定量,以兩小時剛好吃完為易。


三、夏季正是商品蝦出蝦時期,出蝦捕撈也要科學進行,因為高溫小龍蝦多半喜歡鑽洞,不易捕撈,有些蝦農採用藥物趨捕,造成小龍蝦應激反應,逃竄聚集積壓窒息死亡。此時,易在捕撈3天前適當停止投餌,迫使小龍蝦自己出來覓食,並在淺水區定置地籠,增加捕撈幾率,又降低頻繁捕撈的應激反應。

四、小龍蝦在五月期間正處於春夏交替時節,相對脆弱多病,包括部分幼蝦正蛻殼時期免疫力低下,極易感染致病菌,因此,此時蝦農一定要勤於觀察小龍蝦的生長狀況,切不可以為稻田原生態就可以放任它自生自滅,儘量提高出蝦率,因為小龍蝦已經從高利潤時期走向平民廉價消費市場,多靠出蝦量賺取微薄利潤,損失當然降至最低最好了。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三農信息,請關注“瞳影簡生”!謝謝!


瞳影簡生



最近有部分養殖戶反應蝦稻塘每天都是有死蝦,我總結了幾點:

1、正常死亡:

小龍蝦剛經過冬天,自身消耗大、部分大蝦體質差、活動能力減弱、到達了生長週期終點。這屬於正常現象。

2、水體惡化:

投放蝦苗前末改底、消毒或經過一個冬天稻梗腐爛,導致水體發黑。小龍蝦無法適應而死亡。

3、營養不良:

很多養殖戶認為冬天小龍蝦不活動,不攝食,而對小龍蝦不管不問,越冬後因營養不良,蛻殼不成而死亡,小龍蝦蝦苗正常蛻殼3天左右,成蝦15天左右。

4、投餵不足:

有部分新養殖戶技術、管理不到位,對投放餌料時沒有做到足量、全塘均勻投放。造成小龍蝦因飢餓,自相殘殺,導致死亡。


娛家玲兒


龍蝦在當下季節裡食用的人們非常多,特別是宵夜幾乎通吃,且龍蝦營養價值高,價格低廉易養殖成本少,深受廣大消費者和養殖戶的熱捧。但養殖還需用心一不小心損失居多,題主所遇難題以下一一分析:

一.龍蝦天天死原因之一是水體惡化,特別是底質水體惡化,龍蝦遊走速度慢又喜居底活動,而中毒之死這種現象死亡比較多且依次死,解決辦法放掉原水及底質淤泥更換新水。

二.營養不足導致無法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生長功能無法得到保障而死,解決辦法改善餵食,加強營養。

三.病菌感染,特別是一些幼小個體,外殼不硬病菌蟲體易侵入導致死,解決方法定期消毒水體,和投放專用殺蟲劉,減少病苗和蟲的危害提供安全生長環境。


四.過渡施用消毒殺蟲劑導致龍蝦水體改變原本生長水質,消毒劑殺蟲劑含量過高,過敏而死,解決方法定期消毒殺蟲,看情況而定切莫過頻。


湘潭殘疾小哥


龍蝦死亡,除了正常的死亡之外,其餘的死亡基本都是病害引起的。而在這個被小龍蝦養殖界稱為“五月魔”的月份,小龍蝦不斷的出現死亡,可以肯定的說養殖池裡出現了問題了,而且還是大問題。

其實,進入5月份,小龍蝦出現病害的概率是不小的。如果一旦出現病害,挽救是可能性就降低了很多,所以重要的還是在平時的時候搞好預防工作。

稻田裡每天死蝦,多種可能都有,最為普遍的就是現在出現的腸炎、爛腮等問題。另外還有纖毛蟲寄生蟲害也會導致小龍蝦出現病害而死亡,所以需要自己仔細檢查。

大多數的小龍蝦病害是由弧菌引起的,這個時候需要做的事情主要有幾點:

1,換水消毒。增加換水頻率,降低稻田中病菌數量,並使用殺菌劑進行殺菌。這個時候個人還是建議用二氧化氯進行消毒,然後再使用最少20%的過硫酸氫鉀進行一起底改並消毒,過硫酸氫鉀還有殺滅弧菌的作用。

2,在投餵飼料的時候使用一些五黃精華液拌飼料,這樣可以治療小龍蝦的肝腸問題。

3,抓緊時間賣蝦。這個時候需要抓緊時間捕大蝦賣掉,這樣才能夠儘量的避免更多的小龍蝦因為死掉而浪費。


洞庭清水塘


稻田池裡的龍蝦每天都死,是怎麼回事?這個你只知道死亡,卻講不出發病病因,確實是讓人很頭痛。


我個人建議,你把死蝦撈出來拍照,並解刮一下,把相關病症發到網上來,大家憑經驗基本上都能判定會是什麼原因死亡的。如果你只說死亡,卻沒有任務症狀描述,這個涉及的範圍太廣,大家都不好下手,畢竟現在正是“5月蝦瘟“氾濫的季節,各種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水體缺氧或小龍蝦患病死亡。

一般正常情況下,小龍蝦出現死亡,主要是以下三大原因:

一、底質壞了,併產生了毒素,主要原因年前沒有清淤,養殖中剩餘的殘餌、糞便堆積,水中腐敗物較多。

二、水的原因,比如底層水缺少交換,導致厭氧菌大量滋生。另外引用水源被汙染,天氣原因導致的倒藻,等等許多因素導致的壞水、缺氧等原因。

三、草的原因,無草或少草,水草大量死亡腐敗所導致的養殖環境發生嚴重惡化,沒有小龍蝦適合生長的環境。

四、蝦苗本身的原因,有的苗本身就是病蝦,加上缺乏正確的治療預防,小龍蝦生長到一定程度,病發死亡。


總之,上面介紹的四個方面,都是引起小龍蝦患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到了5月後,要求大家定期改底、換水、消毒、維護好水草生長的主要原因,因為只要當中某一措施做的不到位,都有可能引起小龍蝦患病或缺氧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