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反清复明的大业——顾祖禹和他的《读史方舆纪要》

为了反清复明的大业——顾祖禹和他的《读史方舆纪要》

(一)

《读史方舆纪要》是一本很特别的书,既是历史地理著作,也是军事地理著作。

从这本书的名字看,读史,这本书跟历史有密切的联系。方舆是什么意思呢?

舆,从字形上看,是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来就泛指车。车轮滚滚,走过大地因此“舆”,也有土地,疆域的意思。

天圆地方,所以是方舆。

顾祖禹的这个方舆包含很广,这个地方有哪些城市村邑,有哪些河流沟渠、经济如何?还有军事屯田、马匹产量,盐铁流通,地方特产等等。他是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包揽在里面的。

(二)

先说说作者顾祖禹这个人,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他是无锡人,无锡城东有一条宛溪,他就住在附近,所以大家称呼他宛溪先生。

顾祖禹的先祖们,对地理就一直有兴趣。顾家最远可以追溯到南朝梁陈之际的顾野王,掌修国史,写过《玉篇》,《舆地志》。顾家家风,一是觉得自己历代都有著述,号称是“吴中文献”,二是研究历史地理学,而且是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

明亡之后呢,他家算是明朝遗民,这个也有家族传统,他们家族比较严格地遵从“华夷之辨”,绝对不与“蛮夷”统治者合作。

元朝灭宋的时候,顾家子孙也是在元朝隐居不仕,一直到明朝成化年间,才开始入朝做官。他父亲顾柔谦就希望他以后隐居,不做清朝的官,所以顾祖禹也没有考科举,就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大概主要的经济收入是当私塾老师。

他当私塾老师,收入菲薄,干脆就把收入一半交给妻子,让她到娘家去生活,其余用来购买纸笔,和夜间照明的灯油。由于祖传的藏书多数毁于战火,也无钱远游四方作实地考察,只能千方百计地借阅、借抄。

他曾自己写一副对联挂在卧室:

夜馆人静后,早起鸟啼先。

正是他辛勤工作的真实写照。

但是大家不要以为顾祖禹就一个人窝在深山里隐居,他其实就是不去做官,但是他的朋友圈还是很厉害的,比如魏禧,唐甄、刘继庄

他和他父亲经历明朝灭亡,一直想反清复明,可书生能干啥?书生决定写本书,把天下的山川形势考察一番,哪里适合设防,哪里可以埋伏,以前这里发生过什么战争,在具体的地形下如何打仗。

打完仗,这个地方物产如何,交通如何,民生如何安排,这是连打天下之后如何坐江山,都一一想好了。

一句话——为反清复明做前期文献准备。这个也是顾祖禹的父亲顾柔谦的遗志。

所以张之洞《书目答问》把《读史方舆纪要》列入兵家类。

这个有传统,在中国学术史上,地理归属于史学,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且从《汉书》开始,地理学研究,都比较侧重军事战略,这也是中国人的实用主义

顾祖禹的生平见于史书记载的,还有两件事。

1673康熙下诏撤“三蕃”,次年耿精忠的福建起兵。顾祖禹就去福建,希望投靠耿精忠,借其力达到反清复明的目的,但是耿精忠不理会他,他只好重返故里,继续写他的书。

康熙年间,徐乾学再三聘请他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修,顾祖禹不肯,后来终于同意了,为什么呢,徐乾学家里有个藏书楼,叫传是楼,里面图书非常丰富,顾祖禹想看书看资料,就得答应。但是非常有气节,不受清廷一官一职,书成后甚至拒绝署名。

他经过30余年的笔耕奋斗,50岁左右时,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历史地理巨著。

康熙三十一年,顾祖禹病逝于无锡胶山,终年61岁,遗嘱在墓碑上称处士,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表示心向故明,不仕清朝

(三)

嘉庆十六年(1811)年,《读史方舆纪要》全部刻印出版。

这部《读史方舆纪要》一共有130卷,后面附《舆图要览》4卷,280多万字。

正文卷1到卷9为《历代州域形式》,按历史顺序叙述历代疆域、区划、地理沿革以及相关史事。起自上古,终于明代,引述历代史论、评议地理形势与兴亡成败的关系。这一部分是全书总纲。

卷10至123按照明朝的明朝直隶、南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的行政区域,一个一个考述其政区、城镇、山川、关隘、驿站等等。从历史沿革、军事形势等方面用系历代史事串联起来论述。这一部分为全书的主体,内容丰富,考证精祥。

在后面124到129卷记述河流的异同,最后一卷是传统之说“分野”,天地对应,有“俯察仰观之义”。

这样整本书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本书的特点很突出

顾祖禹能从社会和历史的多种因素来评价它们的地理形势的轻重、得失,特别是突出了各地区域与军政态势的关系。显示出作者杰出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思想。

比如他论江南:认为以东南的形势而能与天下相权衡者,只有南京。论河南:河南,古代就说这里是四战之地,如果有人想取得天下,河南在所必争。但是当你已经打下天下,而想守在河南,那么就有灭亡的危险。论浙江,说浙江之形势尽江、淮,长江淮河保不住,浙江必然保不住。

顾祖禹虽然论地理,但不是唯地理论,他还能从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按照不同的层次来看待某个地区之地理位置的特点。而且他认为地理形势要发挥作用是跟一定的时机,人的行为和才能有密切关系。比如论山东,他认为正因为有漕运,所以山东无比重要。论四川,他强调险要的地理不足以依靠和人的主观作用

这本书北直(北京)、南直(南京)、山西、河南、陕西、山东、湖广、四川部分,写得很详尽,其中河南、陕西、北直,更是重中之重,其余如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就写得略一些了。

中国古代的战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战争,一种是农耕文明崩溃之战,前者的核心战区在陕西山西内蒙河北。

(四)

顾祖禹有时候也有一些很天才的想法,比如:在评价忽必烈大理之战时候,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军事设想:他们可以来,我们何不可以往?

忽必烈是先灭的大理,再灭的南宋,他是从甘肃出发,过四川,渡过大渡河,然后达到大理。

顾祖禹说,假若有人从丽江向北,结纳少数民族,上洮岷道(甘肃南部),到陕西,

“天下之视听必且一易,以为此师从天而降也。

顾祖禹去世后二百多少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从贵州进入云南,在国民党各路大军围追堵截的险恶处境下,在云南两渡金沙江,沿途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与藏族、彝族等各少数民族兄弟结好誓盟。期间红二、六军团北上丽江,爬雪山过草地,直趋陕甘,整个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顾祖禹,这位前代书生设计的军事地理上的奇策,谁也没有想到在红军长征的壮举中变成了现实。

今天,我们把二、六军团在云南长征的路线图和忽必烈进军大理的地图对照起来看,除了方向相反,路线几乎一致。

据说毛主席很爱读这本《读史方舆纪要》不是道长征是不是吸取了顾祖禹的灵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