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中國的好多保險是騙人的,有人真正理賠過嗎?

不忘初心詮釋完美


各位:保險不騙人,可能個別業務員騙人。保險、銀行、證券組成中國金融體系。保險險種按照概率論和大數法則原理,測算出發生事故的“或然率”,與利率和費用率組成保險費率。各條款均有嚴格要求和解釋,不能以反正我買保險了,出事了保險就是要賠,否則就是騙人的。試問:在醫院交了做B超的錢,它會給你做核磁共振嗎?每年保險公司賠付鉅額款項給誰了?保險公司有內部監察審計,多賠償不行,少賠償也會有處罰;外部有銀保監會、消費者協會、外部審計等監管;另外還可以到起訴


六安州君子


這個說法我不大讚同,本人保險意識較強,買保險比較早,95開始購買第一份保險,當時主要給自己和家人買的重大疾病和簡易人身險,一年總保費也就幾千元,近5年險種和保額逐漸增多,一家4口全險種年交保費5萬左右,險種涉及重疾、意外以及高端醫療險,另有一點理財型險種。

二十多年來有過兩次賠付,第一次是98年我母親患了癌症,保險公司(具體哪家就不說了)以未盡到如實告之義務拒賠,通過長達近3年的訴訟,終審保險公司敗訴;第二次是今年3月我住院胃部動了個小手術和腸道息肉切除,住院9天共計花費4.6萬,職工醫保報銷了47%即2.1萬,剩下的基本上是高端醫療險賠付,自己僅承擔了167元陪伴費和空調費,想像中保險公司要上門調查這些必要程序都沒有,全程就一個報案電話,告訴我準備好需要的資料,他們上門來取,從交資料到收到賠款,沒超3天,我感覺比較滿意了。

從我這兩個例子可以得岀一定結論,一是以前保險公司誤導銷售,惜賠現相確實存在,也非常讓人憤慨,但通過這麼多年的整治,市場環境已經得到很大的改觀,各家公司都在拼服務,如抱著老觀念看待保險或拒絕保險,關鍵時候吃虧的也許就是自己,從這次住院看,大病真的生不起呀[流淚],保險不能讓你發財,但起碼能讓你生重病時家庭生活質量不降低,二是不論有沒有醫保,在有閒錢的情況下還是要買點商業保險,特別是家中頂樑柱,儘量重疾險給付型和消費型搭配再加點意外險,畢竟職工醫保報銷比例只有那麼點,聽說居民醫保更少(個人觀點),同時你得靜下心來認真看看條款,貨比三家,自己不懂又不學,被拒賠了就老說人家欺騙你就沒意思了,另外理財型的不建議買。

個人真實例子,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不喜無噴。


雨萱926


保險不騙人,騙人的都是人。對於很多人來講,保險產品和保障內容都看不懂,曾經我第一次想要買保險的時候,找了一個關係還不錯的人問,她在某知名品牌保險公司,入職差不多大半年,當時我問的時候反應很快,刷刷刷發給我好幾個產品,手機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字,我說看不懂,讓她講一講,結果她說她也不懂,我都無語了。後來又說讓她經理約見面給我講,我也沒答應,因為覺得不靠譜。這個事情就這樣擱置了,後來兩三個月她一直給我發信息,我都沒回過,但是都看了。又過了兩三個月發現這人怎麼不發信息了,一看朋友圈都看不見了,然後發一個表情試試,果然把我給刪了。

這就是我人生第一次買保險的體驗,很差。

接著大概有半年左右的時間,一個保險公司給我打電話讓我去面試,恰好是我在考慮保險的時候,當時就想,既然沒有靠譜的人,那我就去他們內部看看,總不能內部也互相騙吧(真的是各種騙,在招人的時候,會想方設法騙你去面試),然後培訓、入職、待了整整半年,天天研究的就是話術,很多人對於產品是非常陌生的,很討厭這樣的方式。一個做保險卻不懂保險的人,來給別人賣保險,想想就可怕。有時候很多人也會有想法,說人家的產品多好多好,就問教官,然後教官會告訴你這個產品哪裡不好,或者說咱們的也不差,如果實在遇見較真的,而產品又比不過,就告訴這個人要講你自己,講公司,講戰略等等。你覺得這樣的人你跟他們買了保險會放心嗎?

後來經過了解發現有經紀人模式,不歸屬於某個保險公司,也不用天天開會洗腦背客戶聯繫表,自己主動學習,每天看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有什麼不同,每個產品適合的人群是什麼樣子的等等。如果遇見了客戶,在瞭解了客戶的需求以後根據客戶的情況推薦不同保險公司的優勢產品組合,並且提供長久的服務,這樣的工作方式是我最喜歡的。這就是專業、客觀、中立的保險經紀人。

花小錢,辦大事。我是專業溫暖的保險經紀人李先生,感謝點贊關注。可以看看我的其他回答。給您不一樣的幫助。

如果您不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保險,可以找我。 以上百家保險公司為依託,專業,客觀,中立的為您提供專屬保險規劃服務。


保險經紀人李先生


我媽媽買過保險,也理賠過,所以我從她的案例講,我母親身體不好,之前買過意外保險,是附帶重大疾病一種產品,具體叫什麼,我忘了,買了之後保險公司會安排你去體檢,如果有檢查的某些種類疾病而他們條款上這種正好不賠的,要麼就是這份保險無效要麼就單獨再附加條款說明不理賠此疾病產生的治療費用…當時我母親體檢,各項指標還是正常的,後來她闌尾炎住院,就賠過。之後再因支氣管炎哮喘住院治療理賠過。後來保險公司加上同類疾病理賠過再次相同疾病不再賠償。總之我們一共理賠過三次,三次追加條款,現在就沒買其他,就買點意外保險和國家醫保咯!


子衿2020


說保險公司都是騙人的,本人不同意,如果碰上有事保險公司不賠的,多半是你沒有看清或者沒有看懂保險條例。老康以本人的經歷和一個老教師的信譽擔保說明保險是真實的存在,而且有事是肯定會賠付的。本人40歲時買了人壽88宏福人壽保險(附帶重大疾病險),交20年。期間本人因中風、喉部惡性腫瘤都得到了賠付;且年滿60週歲的時候順利拿回我自己20年所交的全部保險費,剩下的要等我昇天的時候一次付清。這麼多年本人身邊的人有很多都拿到了保險賠付,而沒拿到的只有一例,是因為隱瞞自己先患有疾病的事實而被拒付的!


lk冷眼觀


事實上,估計沒有幾個人去琢磨過,為何我們看到的大都是沒有賠的,而真賠了的確很少?


1、我自己也經手了很多理賠了,小到幾百塊的意外險;大到幾十萬的重疾險。

其中理賠最多的是住院醫療,僅我一朋友的兒子,今年就已經理賠了2次了,除了第一次她自己忘了收集某個發票,加上醫院很遠,她懶得跑所以少賠了200多元;第二次醫院把名字寫錯了,我給保險公司寫了一個聲明,都是幾天就到賬。


2、之前也理賠過一個重大疾病,家裡一大堆的理財險,結果整理出來,他自己的保險就買了5萬的重疾,其它醫療、意外什麼都沒有。2017年他得了甲狀腺癌,5萬重疾險幾天到賬。

3、經手過一個意外險,恰好也是少賠了200多元,原因是就診的醫院坑人,開的是收據而不是發票,還遇到了2張發票沒有蓋章。錢少,客戶也難得去部發票和補章,其它的都賠了。


4、今年經手了一個意外險,就是女娃兒手割出血了。結果去了一個社區醫院止血,恰好她圖便宜,買的這個意外險對於緊急止血去普通醫療機構不報銷,弄的她很鬱悶。所以,10月份她的意外險續保時候,再也不說只要便宜就好了。。

5、今年7月份協助了一個50萬少兒重疾理賠,孩子的病確實是屬於免賠約定情況,投保人準備放棄的。但是找到了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違規行為。先是拒賠,後來保險公司想賠20萬了事,投保人不願意,目前走官司中。


6、說實話,7月份拒賠的這位,主動希望我發文幫忙給保險公司施壓。

而前面理賠成功過,即使是朋友,在同一個微信群裡面,聊到了保險,她也並不會說她娃兒今年保險都理賠了2次了,合計理賠6000多,而保費才249元……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亙古有之,如同下方那麼多回答自己理賠過的,評論區不一樣的罵保險是騙子?

自己的腦袋怎麼想,我們管不到。


我是海哥說險、關注我們吧,更多接地氣的保險知識普及


海哥說險


感覺看到這個問題的回答,社會彷彿和諧了,罵保險的少了。

思考一下原因,因為這幾年很多是多少賠到過的,認為保險多少有點用,其他問題下面一堆罵保險的,大多數都是聽說的。

我從事保險工作八年,一個85後,內外勤都做過,下至五級機構的業務員,上至二級機構的管理人員,目前是一個外勤團隊的部經理,我的郵箱是不是就跳出來我的屬員誰誰誰理賠了什麼項目,理賠了多少,還有一些不經常出勤的人讓我協助辦理理賠

所以保險是肯定有用的,就看你買沒買對!

買了意外險,就別想賠重疾,單單買了個重疾險,消費型的附加險一個都不捨得加,結果意外磕磕碰碰不賠,就怪保險公司,這樣的人大有人在,然後有什麼問題一句不記得了,當初業務員就這麼講的,把鍋全給保險公司背,太不厚道了。

我承認當初保險在中國發展起來確實經歷了野蠻生長的時代,但畢竟那個時候我還小,現在能做的就是用專業的服務,告訴老百姓,保險是值得買的,什麼公司不重要,向你推銷保險的那個人的人品,非常重要。



陳胖要瘦身


我想說保險是好東西,險種有很多,購買者應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險種和投保額度。你不能一味聽保險代理人的推薦和講解,真想投保哪個險種,就看這個險種的資料,沒有看不懂的,除非你是小學文化。保險也不騙人!本人在業內從事八年,其中在辦公室、大業務區、團險部、人力資源部、理賠部都做過一把手。九八年鄭州市首起五十萬元賠付案就發生我所在的國壽公司,當時我任辦公室主任,寫了這起五十萬元賠付案的文章發表在鄭州晚報頭版。在我理賠部經理期間,接手了數百起幾十至十幾萬元的賠案。最後想說的是:哪都有參差不齊的業務人員,關鍵是自已的選擇。


劍手58


我有個親戚,她女兒是教師,她女兒活著時候買了好多種保險,後天她癌症過世,她媽媽是個農村老太太,沒有文化啥也不懂,去找保險賠償,一分也沒要回來……!從這件事情,我家所有親戚至今沒有一個買保險的!

保險公司找你投保說的天花亂轉,有事情你找他們要錢,他們會拿很多框框反駁你,反駁不了的才能給你賠償!中國保險做的不好就是信譽度底下!


東北漢子東北的天


我大哥早年入的保險,前期心臟有問題,住院後及時通知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人來了,先看診斷等資料,看完說未達到什麼級、哪個指標還不夠不給報,意思是在嚴重點才給報住院和相關手術費,當時很生氣,就說你走吧,俺們不報了(別在這咒人了),後來由於條件有限轉院到北京,做了支架手術,最後徑交涉報了點。投保需謹慎,還要選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