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姓,滿族八大姓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祕密

滿族是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惟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北京地區曾有"滿洲八大姓"的說法: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齊佳氏、富察氏、那木都魯氏和鈕祜祿氏。

厲害了我的姓,滿族八大姓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佟佳氏

作為滿族八大姓之首,佟佳氏世居哈達、扎庫木、薩木佔、費德里、訥殷、黑龍江等29個地方。佟佳氏經歷了金元時期的夾谷氏,在金朝改漢姓“仝”。仝與佟、童是漢字中的同音異字。到明朝夾谷氏中的一支使用佟佳氏,一支在明朝就改漢姓佟。至康熙朝,佟國綱一支佟姓又改為佟佳氏。所以說佟佳氏經歷了金朝夾谷到佟姓,從明初佟佳再到佟,從清初的佟姓又改為佟佳,至辛亥革命爆發又從佟佳改為佟、董、高、童、趙、俞、仝和惠姓等漢姓的幾次反覆改姓,由此足可見滿族姓氏漢化歷程的複雜性。

滿族八旗中,皆有其人。佟佳氏其中一支漢化比較早,其後人在有清一代影響也很大,他們家族累代顯赫,多世襲公侯,素有大清“佟半朝”之稱。明朝初年,在遼東的一支佟佳氏家族與漢族做生意,並逐漸成為遼東地區的首富。他們為了便於做生意,說漢語,穿漢服,甚至有人當了明朝的官員。在對外交往中,他們始終使用“佟”姓,弱化自己的女真族屬,而強調自己是漢人,這也是造成後人認為佟佳氏是漢人的原因之一。

佟佳氏之所以能排在滿族八大姓之首,首先是因為佟佳氏出了多位皇后。清代的第一位皇后元妃——哈哈納扎青就出自佟佳氏。她的的父親叫塔木巴晏,是撫順的大富豪。萬曆五年(1577年),哈哈納扎青與年僅十八歲的努爾哈赤結婚。婚後,努爾哈赤曾經在哈哈納扎青家做倒插門女婿。

厲害了我的姓,滿族八大姓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雖然清太祖努爾哈赤本人對此並不諱言,但皇族後代後來受漢俗影響,認為開國皇帝曾經入贅是件不光彩的事,轉而加以避諱。實際上,早在金朝女真男女結婚後,新郎要到女方家生活3年,類似於新郎要在女方家服3年的勞役,叫做留婦家。再有,努爾哈赤婚後被迫分家,生活窮困,到富裕的岳父家倒插門也屬正常。

厲害了我的姓,滿族八大姓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哈哈納扎青輔佐努爾哈赤開國立業,功不可沒,並孕育兩子一女,她的子女在清史上也是赫赫有名。一女是長公主東果格格,11歲就嫁給了董鄂部首領和何理。二子分別是其嫡長子褚英,次子則是歷經三朝、以忠賢恭誠聞名禮親王代善。

之後,佟佳氏又出了三位皇后和一位主持後官的皇貴妃。第一位是佟養正的孫女嫁給了順治帝,即孝康章皇后。她15歲時生下愛新覺羅·玄燁,就是後來康熙帝。第二位是佟國維的女兒嫁給了康熙皇帝,即孝懿仁皇后。她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而她的丈夫清康熙帝,則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她姐姐孝懿仁皇后去世後,中宮沒有皇后,她的親妹妹愨惠皇貴妃便成了後宮之首。

厲害了我的姓,滿族八大姓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其次,佟佳氏效忠中央政府,能征善戰。其代表人物有扈爾漢、佟養正和佟圖賴等人。萬曆十六年(1588),也就是努爾哈赤剛起兵才五年的時候,年僅13歲的扈爾漢就隨父投歸努爾哈赤。當時,努爾哈赤可謂內外交患,險境叢生。扈爾漢父子率部來歸,無疑是對努爾哈赤雪中送炭,“天助也”。隨後扈爾漢被努爾哈赤收為養子兼侍衛,日夜守衛在努爾哈赤身邊。扈爾漢感太祖撫育恩,誓效死,戰輒為前鋒,扈爾漢成年之後,隸於滿洲正白旗,

佟養性通過經商成為撫順地區富甲一方的大富豪,他在經濟上給與了努爾哈赤很大的幫助。努爾哈赤予以特殊獎勵,“賜宗女為婿,號施吾裡額駙,授二等副將世職” 。天聰五年(1631),清太宗皇太極選拔漢人少壯者組成漢軍一旗,裝備新造紅衣大炮,任命佟養性為昂邦章京,總理漢人軍民一切事務。從此,佟氏家族率領的漢軍及紅衣炮兵成為八旗部隊的骨幹和中堅,為清王朝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佟養正的兒子佟圖賴同樣是個能征善戰的領兵將軍。他先後在大淩河、錦州、松山等戰鬥中立下汗馬功勞。順治元年,佟圖賴從軍入關,招降山東府四、州七、縣三十二。復移師下太原,招降山西府九、州二十七、縣一百四十一。二年,移師徇江南,先後克揚州、嘉興,皆在行,進世職二等梅勒章京,賜蟒服、黃金三十、白金千五百。五年,授定南將軍,後來又一路打到湖廣、廣西等地。佟圖賴52歲就英年早逝。清朝皇帝給予佟圖賴及其子嗣以很高的榮譽,他的兩個兒子都許以高官,女兒嫁給了順治皇帝,孫女嫁給了康熙皇帝。

瓜爾佳氏

瓜爾佳氏是滿洲八旗中的一大姓,滿洲八旗內皆有其人。瓜爾佳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族的加古氏部落,也叫夾谷氏、古裡甲氏。其族甚繁,多散處於吉林雙陽、梨樹、撫松,遼寧開原,長白山等廣大地區。

清朝,瓜爾佳氏湧現出許多顯貴家族。其中第一望族是開國元勳蘇完部長索爾果家族,他的兒子費英東是太祖最倚重的四大臣之一,受命總領八旗左翼四旗,屢建戰功,被授予一等總兵官。

此外,蘇完瓜爾佳氏還有十六大臣楊善、十六大臣宜蓀、尚書兼議政大臣郎格、十六大臣衛齊、顧命輔政大臣一等公鰲拜、大學士車克、國史院大學士巴什克剛林、工部尚書石國柱、刑部承政石天柱、兵部尚書石廷柱等。

厲害了我的姓,滿族八大姓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蘇完瓜爾佳原來居住在今吉林地界,在明成化間,有個叫布哈任建州左衛指揮。布哈生阿爾松阿,嘉靖中襲職。阿爾松阿生石翰,石瀚移家遼東。當時遼東漢族人多,他的後人用石瀚名字的第一字做了漢姓。遂以“石”為氏。葉赫瓜爾佳和烏喇瓜爾佳也都出了很多清朝的大官。

另外,像清末大臣榮祿、文祥和溥儀的生母瓜爾佳氏也是瓜爾佳氏。瓜爾佳氏還出了很多皇后和嬪妃,這裡就不一一贅述。瓜爾佳氏除多冠漢字姓關之外,其他還有石、鮑、汪、李、高、顧、白、胡、郭、果、蘇、葉、常、喜、侯、森、佟、唐、榮、敖和文等漢字姓。

厲害了我的姓,滿族八大姓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馬佳氏

馬佳氏以地為名,原氏族起源地“嘉裡庫馬佳”,位於今黑龍江牡丹江一帶。《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七記有:“馬佳本系地名,因以為氏。其氏族散處於綏芬、馬佳及各地方” 。《馬佳氏譜書》族源記述:“原夫我遠祖,所自出實與費莫氏之先,同屬一源。會遭家難,播遷於嘉理庫馬佳地方,因以為氏”。

馬佳氏族隨軍入關後少部分為官,大部分經商。馬佳氏多在鑲黃旗和正紅旗,其他六旗也有。人關後部分分支被封為正黃旗。清初大學士圖海、康熙帝榮妃、道光時禮部尚書升寅等為該姓著名人物。馬佳氏改漢姓多為:馬、金、剛和風,世居黑龍江東寧、江寧安,吉林輝南、遼寧開原、長白山等地。

索卓羅氏

索卓羅氏以地為氏,世居輝發、葉赫、訥殷、烏喇、索綽絡(今地待考)等地,在滿洲八旗中在七個旗中都有分佈該氏族名人比較多,如:理藩院理事官三等輕車都尉甘珠翰,軍機大臣大學士寶鈞,禮部尚書兼都統觀保,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麟奎,內務府大臣廣州將軍景灃,大學士英和,光緒朝禁菸大臣景星。索卓羅氏多改漢姓索、曹和李,其中一支改石姓。大學士英和的高祖都圖,曾經管理過國庫,因為一絲不苟,被康熙帝賜“石”姓,故其後裔皆以“石”為姓。

齊佳氏

齊佳氏又作奇氏,世居葉赫,齊家營兩地,以地為姓。齊佳氏人口不多,隸滿洲鑲紅旗。齊佳氏歸附較早,“穆哈連,國初來歸,其子布色赫,以軍功為二等輕車都尉。奇拔,天聰時來歸,其曾孫立柱,仁郎中。’’齊佳氏後改漢字姓齊。

厲害了我的姓,滿族八大姓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富察氏

富察氏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即金舊姓“蒲察”,以部為氏。蒲察,是遼代女真舊部,勢力強大。金朝時期,他是女真黑號之姓的第二姓,與皇室世代姻親。金元時,蒲察氏曾冠漢字姓李。滿洲八旗中皆有其人。該族世居沙濟、葉赫、額宜湖、扎庫塔、蜚悠城、訥殷、額庫倫、吉林烏啦、長白山散居九處。明末,以居今遼寧省新賓縣的沙濟富察氏最為出名此外還有葉赫富察氏、輝發富察氏、賽音訥殷富察氏和長白山富察氏等共計六十餘支 。

富察氏在清朝著名人物很多,有太祖繼妃、乾隆孝賢純皇后、乾隆哲憫皇貴妃、乾隆太妃、同治淑慎皇貴妃、議政大臣米思翰、孝賢純皇后之父察哈爾總管李榮保 、傅恆、福靈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長安,他們都是當時炙手可熱的人物。“龍翰福先生”傅敏家族,大學士阿蘭泰家族,也都極有名望,富察氏的後人大多改漢姓富、傅和李。

那木都魯氏

那木都魯氏是金代女真老姓,叫納謀魯氏,清代時改稱那木都魯氏。該氏族“散處那木都魯 、綏芬、琿春、長白山等地方”。 後金初年,那木都魯氏部長唐武理“率兄弟族人及滿洲來歸,太祖高皇帝嘉之,尚公主,封為額駙,授三等子,編二佐領” 。後來,那木都魯氏編於正白、正黃和鑲紅三旗。唐武理受到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的重用,位居“十六大臣之列,歷任戶部尚書、護軍總領” ”。他的幾個兒子個個驍勇善戰,深受朝廷的賞識。尤其是唐武理四子賴塔,每戰必衝鋒在前;“徵山東,梯攻新城、霸州、高陽,俱第一登城;梯攻壽光,第二登城。梯攻博興第三登城,身被五創” 。後來,他又帶兵徵湖廣、江浙、雲南,為清朝統一立下汗馬功勞。

厲害了我的姓,滿族八大姓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在辛亥革命之後,那木都魯氏大多改南姓、那姓。該姓在東北的後代並不多,他們的後人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區。

鈕祜祿氏

鈕祜祿氏在清朝是大姓,八旗中皆有其人。鈕祜祿滿語是“狼”的意思,他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遼代稱“敵烈氏”,金代稱“女奚列氏”,元代稱“亦氣烈氏”,明代稱“鈕祜祿氏”。該氏族主要分佈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和長白山區。狼是滿族先世女真的圖騰之一,鈕祜祿氏出於對狼的崇拜,而以其為姓氏。

鈕祜祿氏家族出了很多名人,其中最有名的要算乾隆朝的和坤,他隸屬於滿洲正紅旗。清初時有額亦都,隸屬滿洲鑲黃旗,世居長白山,清太祖賜號巴圖魯。康熙帝時有名臣遏必隆。鈕鈷祿氏作后妃的人數也多,有清一代出了十幾位后妃。鈕祜祿後人多改為郎、鈕、楊、林、邵、卜等漢姓。

厲害了我的姓,滿族八大姓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

鏈接:

滿族姓氏的漢化是有規律可循的

1)取滿族老姓第一音節發音或者諧音作為漢姓。如瓜爾佳氏簡化為“關”;富察氏簡化為“富”;馬佳氏簡化為“馬”;索綽羅氏簡化為“索”;佟佳氏簡化為“佟”;章佳氏簡化為“章”;赫舍里氏簡化為“赫”;康錫哩氏簡化為“康”等。

2)用滿族老姓的漢語意思作為漢姓。如鈕祜祿氏,漢譯為“狼”,用狼的諧音簡化為郎姓;尼瑪哈氏,漢譯為“魚”,冠漢姓為魚姓;阿克佔氏漢譯為“雷”,冠漢姓也為雷姓;巴顏氏漢譯為“富有”,冠漢姓為富姓;富爾哈,漢譯為“楊樹”,冠漢姓為楊姓等。

3)取父親或者爺爺名字的第一個字作為姓,也叫“隨名姓”。現在滿族中的圖、萬、榮、德、英、成、壽、海、永等姓氏,皆由此得姓。但隨名姓並不代表著滿族人放棄滿族老姓改了漢姓,實用性和獵奇是他們使用漢姓的根本原因。

與漢族姓名合成的習俗不同,滿族人喜歡稱名不稱姓,所以在清朝民間流行“滿族人父輩一姓,子輩一姓”的說法。正如《清稗類鈔》所言:“滿、蒙兩族之姓氏,不著於世,輒以其名之第一字相呼為姓,流俗不察,遂以為其祖父子孫不同姓矣” 。

4)除了上面敘述的滿姓漢化的一般規律,有的滿族老姓會根據各種不同條件改成諸多姓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