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照居士注《百喻經》36.破五通仙眼喻

【譯文】從前有一個人,到深山裡去學道,修煉了五種神通仙法,獲得了天眼通,能看見深埋在地下的一切寶藏。國王聽說了這件事後,心裡非常高興,就對臣下說:“怎樣才能讓這個人常留在我國,不到別處去呢?好讓我庫藏中的珍寶源源不斷地增加?”有一位愚蠢的大臣,聽完國王的話後,不加考慮就跑到那有天眼通的人的住處,把他的雙眼挖了出來,拿回來給國王說:“我現在已經把他的兩隻眼睛挖了出來,他再也無法到別的地方了,將會常住在我們國家了。”國王對大臣說:“我之所以渴望仙人留在這兒,只是因為他能看見深埋在地下的一切寶藏。如今你毀了他的眼睛,他憑什麼去發現寶藏呢?”世人也是這樣。看見那些佛教徒在山林曠野、塚間樹下苦行,修習四意止和不淨觀,便硬把他拉到家裡,好生供養起來。但卻不知道這樣做是毀了他的善法,使道果不能成就。既喪失了他的道眼,也失去了他既得的利益,從而失去苦行的意義,最終一無所獲。就像那個愚臣,平白地毀掉了五通仙人的雙眼一樣。

【圓照居士注】之前的很多寓言都說“學佛不是吃苦就行”,這則寓言說了“學佛要是一點苦也不吃,怕是不行”。不懂佛法的人,發心要供養僧寶是好的,但不可強求僧人按照他指定的方式來生活。

就像,

有的樹需要陽光,

有的樹喜歡陰涼。

有的喜歡孑然獨立,

有的需要呵護慣養。

——不瞭解樹的習性,

就不要替他擅作主張。

圓照居士注《百喻經》36.破五通仙眼喻

【原文】昔有一人,入學道,得五通仙,天眼徹視。能見地中一切伏藏,種種珍寶。國王聞,心大歡喜,便語臣言:“云何得使此人常在我國,不餘處去,使我藏中得多珍寶?”有一愚臣,輒便往至,挑仙人雙眼,持來白王:“臣以挑眼,更不得去,常住是國。”王語臣言:“所以貪得仙人住者,能見地中一切伏藏,汝今毀眼,何所復任?”世間之人,亦復如是。見他頭陀苦行,山林曠野,冢間樹下,修四意止及不淨觀,便強將來,於其家中,種種供養。毀他善法,使道果不成,喪其道眼,已失其利,空無所獲。如彼愚臣,唐毀目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