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華人工程師Facebook總部跳樓,比拼命更重要的是堅韌

全文約2300字,預計需時3分鐘

最近一則“38歲華人工程師Facebook總部跳樓”的新聞刷爆朋友圈。

這位華人工程師叫陳勤,曾經是高考狀元、浙江大學的本科生,南加里福尼亞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研究生。

憑藉優秀的學術背景,陳勤履職過多家美國互聯網巨頭。前年入職Facebook成為了一名全職高級軟件工程師。據家人說,他工作及其拼命,常常加班到凌晨一兩點。

今年6月,原本差點爛尾的項目經陳勤接手後,試運行效果不錯,贏得了用戶好評,同事也對他的能力表示高度認可。

然而9月部門會上,總監以項目進度緩慢為由,公開批評了陳勤。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宣佈PIP或調離目前的工作組。

在Facebook,PIP意味著一個人的專業能力受到質疑,即將邊緣化,而且以後也難獲重用。第二天上午,陳勤到總監辦公室據理力爭,兩人發生了激烈爭吵。

據說,有人聽到總監大聲說:get out(滾出去)。而陳勤則說:it is unfair(這不公平)。同事在公司門口遇到陳勤,本來想請他吃個飯安慰一下,可是陳勤婉拒了。只是喃喃地說了一句:謝謝。

不久以後,陳勤從Facebook總部一躍而下,當場身亡。

這一結局讓多少人唏噓不已。名校出身,多家互聯網巨頭履職經歷,擁有這樣強大的背景,為何要把自己吊死在一顆樹上呢?

38歲華人工程師Facebook總部跳樓,比拼命更重要的是堅韌

1. 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除了陳勤這樣主動向死的人,世界上還有很多努力求生卻不得的人。

數據顯示,7成人有過勞死危險,每天約有萬人確診癌症。

難以想象,在確診癌症的那一刻,他們內心充滿了多少無助和絕望,他們對這個世界是否還抱有未完成的遺憾呢?

32歲的海歸博士于娟,復旦大學的優秀教師,1歲多的兒子終於學會了叫媽媽。

她每天拼命熬夜加班,希望在兩三年內能評上副教授。

但是在2010年1月2日,她被確診為乳腺癌最晚期。

因為發現太晚,癌細胞幾乎擴散到了軀幹所有重要的骨骼,不能手術,只能化療。由於化療,她一天嘔吐幾十次,痛到暈厥幾十次。

38歲華人工程師Facebook總部跳樓,比拼命更重要的是堅韌

在這樣刺骨的痛苦之下,她依然想堅持下去,想活下去,為了一天天長大的兒子。

六次化療結束,她回到家。

兒子19個月,他開心的圍著媽媽打轉。

奶奶說唱支歌給媽媽聽吧。

兒子趴在她膝蓋上,奶聲奶氣地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兒子還沒唱完,于娟已經淚如雨下……

她想起前6次化療,她說:也許就是差那麼一點點一點點,我的孩子,就變成了草。

和癌症抗爭一年四個月後,于娟離開了人世……

每當想媽媽的時候,3歲的兒子呆呆地不說話,當家人問他的時候,他才會說:“想媽媽了”。

她曾說過,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

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

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38歲華人工程師Facebook總部跳樓,比拼命更重要的是堅韌

我們似乎總是把生活看得太難,認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很多條件,車子、房子、錢、成功的事業、完美的伴侶、幸福的家庭、懂事的孩子......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死是必然,生是偶然。生活無非就是生下來,活下去。

2. 比拼命更重要的是堅韌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面臨越來越大的社會生活壓力,大家都渴望快速成功。於是通宵達旦,日夜兼程,拼命加班。可是在拼命的同時,我們並沒有像騎士一樣越戰越勇,反而變得越來越脆弱。失眠、脫髮、癌症困擾著身體健康,最致命的是我們心理更脆弱了,變得更容易崩潰、抑鬱,甚至因此自殺。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中國有超過5400萬人患有抑鬱症,佔總人口的4.2%,而全人群患病率約為4.4%。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25萬人死於自殺,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患有抑鬱症。

心理崩潰往往是因為自己多次達不到理想狀態而產生強烈的挫敗感。

38歲華人工程師Facebook總部跳樓,比拼命更重要的是堅韌

社會總是要求我們做一個“剛強”的人,挑起家庭的重擔、肩負公司的重責、背棄父母的重望,還有一份是自己的理想。我們不得不身負這些壓力踽踽獨行,因為生活不允許我們倒下,我們被迫“剛強”。

曾國藩曾說:“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

我們並不需要做一個完美的自己,完美的兒子,完美的伴侶,完美的家長。我們可以適當崩潰,適當焦慮,適當做一個不那麼完美的人。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們不是超人,不需要規定自己每段都拼命跑第一。

生鐵易折,勇者早歿。我們就爭取做一個鋼鐵俠和蜘蛛俠的結合體——“鋼蜘蛛”吧!進可上天下海,退可吐絲結網,堅可摧器,韌可兜底。

3. 學會失敗比學會成功更重要

善敗者不亡。什麼叫善敗?就是懂得如何處理失敗。

王陽明在1496年的會試中再度落榜。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王陽明卻笑著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隨後,二十八歲的他以二甲第七名的成績觀政工部,並於弘治十七年(1504年),起用授兵部武選司主事。

人生中我們遇到失敗的概率遠遠大於成功,面對失敗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持續戰鬥。

巴頓將軍曾經說過: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彈力。

當年史玉柱的珠海巨人破產,他找遍所有認識的人,拿到50萬元的投資,做出了腦白金,最後東山再起。

“戰爭以一方失去戰鬥意志為結束”。面對屢屢到來的失敗,還能保持戰鬥意志力,是贏得戰爭的關鍵。

38歲華人工程師Facebook總部跳樓,比拼命更重要的是堅韌

今年,備受矚目的巴菲特年會,一個人問芒格,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芒格回答:最重要的是失敗。

他總是拼命地要搞清楚失敗在哪裡,然後努力躲開它。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失敗而失去戰鬥意志。面對失敗,先學會用正確的心態看待它,再分析失敗,從中汲取經驗。

都說人生有三件大事:擇一良木棲,終一佳人老,得一後生孝。

可我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活著 。

38歲華人工程師Facebook總部跳樓,比拼命更重要的是堅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