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即將被擊退,2020年這些變化也將接踵而來

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猶如這次意外衝擊的無聲到訪,讓我們突然發現,原來許多東西都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堅固。

這次疫情,讓很多人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既是對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驗,對企業抗風險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每個人生活的考驗。

疫情過去之後,這些變化會尤為明顯。

疫情即將被擊退,2020年這些變化也將接踵而來

1、不再瘋狂負債,現金流最為重要。

這次疫情讓我們清楚的看到,原來不只是我們手裡沒錢,許多所謂的大企業也是不過如此,苦苦經營幾十年的“家底”甚至撐不過兩三個月。整個社會都處在沒有錢的狀態,說沒有錢不準確,沒有現金流更準確一些。

過去20年的時間裡,我們習慣了瘋狂加槓桿。

中國的居民槓桿率,已經從2008年的19%上升到2019年的60%以上。2008年中國的GDP還只有32萬億元,如今已經攀升到100萬億,居民總負債從當初的6萬多億元,躍升到如今的50多萬億。對許多人來說,僅僅一個房貸可能就佔據了收入的一半以上,如果再疊加消費貸,經營貸等,只要在發生像這種“一兩個月斷糧”的情況,90%的人都無法支撐下去。

疫情即將被擊退,2020年這些變化也將接踵而來

2、城市的應急能力與醫療水平遠比GDP更重要。

以前我們衡量一個城市的實力強弱都是以GDP作為參考數據。

但是在疫情面前,這些數據卻顯得這麼不堪一擊。能說武漢這樣的中部強市GDP水平低嗎?但是在突發事件面前,不管是醫療水平還是城市的調控能力都顯得很疲軟。

一定要去一個醫療水平高且城市應對突發能力強的城市,背後的道理很簡單,醫療水平發達的城市最起碼能保證我們遇到諸如此類的突發情況時能夠第一時間就醫,得到更多救治的可能。

疫情即將被擊退,2020年這些變化也將接踵而來

3、人口依舊會加速流向大城市。

很多人說“這次疫情過後,中小城市會成為很多人的新選擇。大城市人口密集,潛在風險更大”。但是既然如此,那為什麼疫情發生之後,湖北省其他地域的居民還是第一時間想到去武漢治療呢?

即便拋開中小城市天然存在的產業結構單一、圈子文化突出、基礎設施不足、城市生活不夠多樣化等天然短板,中小城市也不是應對突發事件的好選擇。一些中小城市,不僅三甲醫院匱乏、醫務人員匱乏,連輿論關注和應急能力都匱乏。留守在大城市,或者去了別的大城市,至少都還有希望。

疫情即將被擊退,2020年這些變化也將接踵而來

4、買房必須更加謹慎。

這場疫情,讓無數人意識到家的重要性,哪怕只能在家隔離,但家也是我們最基本的保障。

租房跟有房簡直是天差地別。

其次,這場疫情也讓無數中小開發商的現金流危機展現的淋漓盡致,許多偏遠的小區問題凸顯。那些沒有足夠實力的中小開發商以及那些高槓杆、高負債的大型開發商,爛尾的風險都急劇上升。

那些偏遠小區,暫不說升值空間,單說沒有公共配套就沒有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周圍沒有商場,沒有醫院的弊端相信大家這次都深有體會。

所以,買房必須要更加謹慎。

無論是基於現金流的需要,還是基於長遠投資的需要,抑或基於居住安全的需要,也不是每一個地方、每一類房子、每一個開發商都值得買。

疫情即將被擊退,2020年這些變化也將接踵而來

5、謹防各式各樣的宣傳。

就像之前《是什麼讓中國樓市一夜按下了“暫停鍵”?》中說過,經過這次疫情,大家對醫療配套有了高度的認同感,甚至認為靠近醫院比靠近學校更重要。或許過段時間,各大樓盤會紛紛打出“醫療房”的概念,再輔以幾個案例,引發消費者對所謂的“醫療房”的追捧,最後房價比天高。

疫情即將被擊退,2020年這些變化也將接踵而來

謹記:謹慎、謹慎再謹慎。

疫情過後,您覺得這幾點那個最明顯? (單選)
0人
0%
保證自己的現金流
0人
0%
去城市治理跟醫療水平更高的城市
0人
0%
買房需要更謹慎
0人
0%
醫療會比學區更重要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