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即将被击退,2020年这些变化也将接踵而来

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犹如这次意外冲击的无声到访,让我们突然发现,原来许多东西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坚固。

这次疫情,让很多人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既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验,对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每个人生活的考验。

疫情过去之后,这些变化会尤为明显。

疫情即将被击退,2020年这些变化也将接踵而来

1、不再疯狂负债,现金流最为重要。

这次疫情让我们清楚的看到,原来不只是我们手里没钱,许多所谓的大企业也是不过如此,苦苦经营几十年的“家底”甚至撑不过两三个月。整个社会都处在没有钱的状态,说没有钱不准确,没有现金流更准确一些。

过去20年的时间里,我们习惯了疯狂加杠杆。

中国的居民杠杆率,已经从2008年的19%上升到2019年的60%以上。2008年中国的GDP还只有32万亿元,如今已经攀升到100万亿,居民总负债从当初的6万多亿元,跃升到如今的50多万亿。对许多人来说,仅仅一个房贷可能就占据了收入的一半以上,如果再叠加消费贷,经营贷等,只要在发生像这种“一两个月断粮”的情况,90%的人都无法支撑下去。

疫情即将被击退,2020年这些变化也将接踵而来

2、城市的应急能力与医疗水平远比GDP更重要。

以前我们衡量一个城市的实力强弱都是以GDP作为参考数据。

但是在疫情面前,这些数据却显得这么不堪一击。能说武汉这样的中部强市GDP水平低吗?但是在突发事件面前,不管是医疗水平还是城市的调控能力都显得很疲软。

一定要去一个医疗水平高且城市应对突发能力强的城市,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医疗水平发达的城市最起码能保证我们遇到诸如此类的突发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就医,得到更多救治的可能。

疫情即将被击退,2020年这些变化也将接踵而来

3、人口依旧会加速流向大城市。

很多人说“这次疫情过后,中小城市会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大城市人口密集,潜在风险更大”。但是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疫情发生之后,湖北省其他地域的居民还是第一时间想到去武汉治疗呢?

即便抛开中小城市天然存在的产业结构单一、圈子文化突出、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生活不够多样化等天然短板,中小城市也不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好选择。一些中小城市,不仅三甲医院匮乏、医务人员匮乏,连舆论关注和应急能力都匮乏。留守在大城市,或者去了别的大城市,至少都还有希望。

疫情即将被击退,2020年这些变化也将接踵而来

4、买房必须更加谨慎。

这场疫情,让无数人意识到家的重要性,哪怕只能在家隔离,但家也是我们最基本的保障。

租房跟有房简直是天差地别。

其次,这场疫情也让无数中小开发商的现金流危机展现的淋漓尽致,许多偏远的小区问题凸显。那些没有足够实力的中小开发商以及那些高杠杆、高负债的大型开发商,烂尾的风险都急剧上升。

那些偏远小区,暂不说升值空间,单说没有公共配套就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周围没有商场,没有医院的弊端相信大家这次都深有体会。

所以,买房必须要更加谨慎。

无论是基于现金流的需要,还是基于长远投资的需要,抑或基于居住安全的需要,也不是每一个地方、每一类房子、每一个开发商都值得买。

疫情即将被击退,2020年这些变化也将接踵而来

5、谨防各式各样的宣传。

就像之前《是什么让中国楼市一夜按下了“暂停键”?》中说过,经过这次疫情,大家对医疗配套有了高度的认同感,甚至认为靠近医院比靠近学校更重要。或许过段时间,各大楼盘会纷纷打出“医疗房”的概念,再辅以几个案例,引发消费者对所谓的“医疗房”的追捧,最后房价比天高。

疫情即将被击退,2020年这些变化也将接踵而来

谨记:谨慎、谨慎再谨慎。

疫情过后,您觉得这几点那个最明显? (单选)
0人
0%
保证自己的现金流
0人
0%
去城市治理跟医疗水平更高的城市
0人
0%
买房需要更谨慎
0人
0%
医疗会比学区更重要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