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的電視劇離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蘇白女


什麼樣的工人才能製造出什麼樣的產品,如同一群技不如人的球員決定了當前中國足球的水平。影視劇的製作說到底導演和演員充其量只能是二次創作,原著和編劇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先決條件,換句話說作家的選題方向和創作水平更能夠左右一部作品的成功與否。之所以最近的電視劇離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遠,國家文化部門的引導、中國應試教育的水平、當前社會體制的制約以及藝人素質的下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一大批粗製濫造的抗日神劇為代表的所謂主流作品為什麼充斥熒屏,與文化部門的引導以及審批流程首先決定了劇本的選題方向,當前應試教育體制下的影視戲劇學院培養的演職人員素質的整體下降,更是造成了大部分影視作品質量的慘不忍睹。人所共知,優秀的文學創作來源於生活,當前浮躁的社會風氣造成了大部分文化工作者人浮於事,脫離基層閉門造車,他們幼稚的思維讓作品漏洞百出比驢踢了的腦袋強不了多少。現在超強的技術製作能力讓一幅幅飛簷走壁的畫面堪比動畫,這已經是在侮辱觀眾的智商。與科班畢業的捉襟見肘的能力和不富裕的智商相比,我們沒有培養出一大批像路遙、六六等能寫出觀眾喜聞樂見的作品之人才。在大部分專職人員不能沉下心來去走進生活,在大批的思維殘缺邏輯混亂的文人大行其道的時代,我們文化部門更應該定向培養大力扶植一大批那些有文化寫作水平,思想健康的平民百姓,讓更多的貼近百姓生活的,觀眾喜聞樂見的影視作品問世。

小鮮肉這個名詞的出現,代表著中國文化市場偶像派與粉絲文化的泛濫,一個個品行不端甚至道德敗壞的藝人,對我們健康的文化生活正在造成越來越大負面影響。只有顏值和文憑,沒有能力和品行,自然也不會在觀眾心裡留下美好的印象。張藝謀、馮小剛等能夠從一名美工逆襲成著名的導演甚至國際著名,不只是學歷和文憑所能決定的。



土人老冒


這問題好。最近的好多電視劇都真的像神一樣的存在,高高在上,無法走下神壇,大部分是脫離普通觀眾的作品。


一是演員看上去全是俊男靚女,在整容,整牙各種整完後,配上精緻妝容再加持上美顏拍攝,鏡頭語言看上去千人一面。無論角色和歲月賦予他們多少磨難和蒼桑,人人都美得不可方物。

二是拍攝場景高大尚,不管是辦公室,居家,那叫一個豪橫。都有面積大,裝修豪華,傢俱高檔的特點。看上去沒有賺不到錢的公司,沒有賺不到錢的員工,沒有沒錢養房的家庭。

三是演員的服裝,一天一套名牌衣服,一天一名牌包包,再配上一豪車,感覺家家都有礦。


最後再給你配上一傻白甜的人設來演一傻白甜的劇情,最終讓你懷著初心去追的劇每每被追成爛尾。深深感覺現在的電視劇是拍給資本看的,拍給流量看的,脫離了文藝,脫離了生活,脫離了普通大眾。

最近追劇的人應該用哀莫大於心不死來形容,總是希望下一集會好一點,希望結尾會好一點,然後再希望另一部會好一點,結果追到最後一無所獲,毫無認同感,一路吐槽。

好看的電視作品不在於你製作有多豪華,而在於“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動人細節,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最近電視劇裡的生活太豪華了,普通人無法靠近。

真懷念追《三國演義》,《大明宮詞》,《潛伏》,《大江大河》,《懸崖》,《亮劍》,《我的父親母親》……這些劇時的美好感覺。


又見梅苗青


現在不論拍什麼劇(古裝的,戰爭的),除了扯淡的情和愛就不會演戲。還全是口頭上的(類似我愛你,我喜歡你,我想你,沒有你都活不下去之類)。導演你知道什麼叫大愛無聲嗎!你父母愛不愛你?但他們可有天天說類似的話?

生活劇你愛來愛去也罷了,你他M古代生產力低下,小地主都吃不飽飯的年代。晚上燈火通明的扯愛,哄弄鬼那!

戰爭片更扯,炮火連天隨時斃命的地方。居然還在你愛不愛我,你究竟愛誰?更神奇的是打了半天,頭髮不亂衣服有折兒。

算了,懶得說,看一眼都侮辱自己的智商。

😂😂😂😂😂


睏倦的狼


隨著形勢的發展,電視劇也改頭換面了,抗戰片打日本鬼子,穿的客客氣氣,乾乾淨淨,身上連點土也不沾,光塑造個人英俊瀟灑,忘記了艱苦歲月。至於反映農民題才的電視劇就更難演了。因為農民的生活起居一起一動是很艱苦的。特別是鄒紋的臉,粗大的手,黑皮膚的髒衣服。以上幾項就把鮮肉的形象給毀了,想想就夠了。再說原來五六十年代的老演員雖生在城裡,但他(她)們得到農村體驗半年的生活才敢出演。再說低谷時期的農村已逐漸隨著陽光和雨水的沖刷淡化了。


王善傑


我說說,是的這是個不爭的事實,70後我基本不看電視劇,要看的話也是新聞,動物世界,科教頻道,電視劇沒法看太爛,拿著群眾當傻子,神劇打不死,宮廷劇勾心鬥角無人能比,小鮮肉劇花枝招展,沒有一點腳踏實地的感覺,不說了沒完[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吳貴妃


電影電視劇拍攝所處的時代不一樣,具體呈現給觀眾的視覺就不一樣。改革開放前拍攝的影視題材尤其是現代劇,人物服飾、造型、表演等都非常貼合那個時代,給觀眾一個真實還原的感覺,使人們不知不覺中融入其中,比如當時有部電影叫《喜臨門》的農村題材電影,記得我小時候在農村好多村莊都放映,男女老少追著看不厭其煩,縱然和那時候娛樂少有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那部電影拍攝的非常好,演員表演真實感人,在廣大的農村深受人們喜愛。反觀今日所拍攝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就顯得不那麼真實自然,演員的穿著就不像,明顯是做舊的,人物膚色嫩白透亮,一看就是城裡人演農村人,讓農民一看就是假。反倒是像陳寶國演的老農民還像那麼回事,臉色曬得黑黝黝的,動作表演也蠻像的。不過這樣的好劇還是有點少,大部分的現代都市題材影視劇,投入資金巨大,追究現代時尚,追究視覺衝擊力,新鮮、緊張、刺激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博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可是觀眾從影院中出來回到現實生活中就會覺得那就是電影電視劇,和現實生活聯繫不大,該幹嘛還幹嘛!

這就是以前和現在的影視劇的不同之處,是因為時代變了,人們的興趣和審美觀變了,或許以前的影視劇放到今日年輕人是沒幾個看的!所以我覺得還是應該用辨證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一現象。


151隴上散人


什麼叫最近啊,好像才開始似得,改開以後的電視劇有幾個是人能看的?特別是近十年,滿屏都是什麼東西,讓人噁心,


天山紅旗


現在電視劇的劇本都是坐在家裡想出來的,反應的是才子佳人,富人的生活,缺少反應平民百姓生活的片子。很大一個方面反應了人們普遍的一個心態,那就是都想成為電視劇中的人,都想成為才子佳人,都想成為富人,都想成為精英……。可是現實很殘酷,社會是有大多數普普通通的大多數人個少數精英和富人組成的。所以電視劇也應該反應普通人的生活……。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只有深入紮根老百姓中去,體驗他們心怒哀樂,才能出精品,比如《平凡的世界》、《大宅門》、《白鹿原》……。而那些坐在家裡憑空捏造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這也就是現在電視劇沒人看的主要原因吧……!


老騰5


現在的電視劇粗製濫造,胡編亂寫,很短的時間就拍好幾十集,沒法看吶!好一點的也只能勉強看一遍,關鍵是看看到底爛成啥樣!

好的、經典的電視劇需要時間的打磨和歷史的積澱才能形成的!演員需要熟讀劇本,認真領會角色內涵,還必須到實地體驗生活,這樣才能貼近生活、還原事實,才能拍出老百姓喜歡的劇目!像大宅門,亮劍,大染坊,情滿四合院,父母愛情,一僕二主,大丈夫,天下第一樓,潛伏,我愛我家,東北一家人,編輯部的故事等等,還有很多好的電視劇不再一一列舉了,這樣的經典劇目很難再現了!






開心就好160949637


最近的國產劇基本都是神劇,主角基本上就是高富帥、白富美,國外名校留學畢業。前段時間無意間看了幾集《XX關係》,原來國產劇是這樣的,女主角白富美的智商實在令人堪憂,說白了就是一個超級弱智人士,這樣的人當總裁,公司的發展前途迷茫啊,幾個案子下來,誰還敢與之合作。現實中有嘛?感覺這樣的公關公司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的,編劇真的是神編劇,就像在看神話故事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