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特寫

呼嘯的負壓救護車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徐永昊目不轉睛地監測著患者的生命指標。厚厚的防護服下,衣服早已溼透,但他無暇顧及,“生命支持管道如果出現任何問題,患者就可能有生命危險”。

徐永昊是一位“逆行者”。2019年6月,他作為第九批援藏幹部趕赴西藏林芝人民醫院開展醫療幫扶工作。疫情發生後,他又申請“援粵”。他用行動,踐行自己火線入黨時的誓言:“哪裡需要我,我就到哪裡去。”

逆行“援粵”▶▷申請支援一線

去邊疆支援,一直是徐永昊的一個心願。得知醫院招募援藏醫生,他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不僅要把技術帶過去,更要留下來。”徐永昊說,當地的整體醫療水平提高了,群眾的健康才更有保障。

查房、手術、帶教……當地醫生都叫他老師,新的技術也一項項開展,醫院重症醫學科收治病人的數量比往年有了明顯增加。

2020年1月初,徐永昊回到廣州休假。返程時,他專門帶上女兒,想讓她看看林芝的風景。

1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廣東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徐永昊有了回廣州的想法。

“我經歷過SARS,後面也處理過H7N9、H1N1、H5N1等疫情,對呼吸道傳染病的重症患者救治有較豐富的經驗。”徐永昊表示。

他的想法,獲得上級支持。正月初一,徐永昊坐上飛回廣州的航班。臨行前,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領隊劉光明鼓勵他:“保安全,立新功。”

治病救人,他責無旁貸,只是對女兒多了一分歉疚:“帶女兒來林芝都沒怎麼逛。”

火線入黨▶▷“這是我終身難忘的一幕”

回到廣州,徐永昊立即投入戰鬥,年初二去深圳,年初三去珠海,會診危重型需要ECMO支持的患者。同時,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收廣州市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他與醫院團隊一起全力救治。

看到患者病情好轉,是徐永昊最開心的時候。2月16日,重症監護室一對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兄弟,拔除氣管插管後第一次握住對方的手。患者流著淚感謝醫務人員,徐永昊眼睛溼潤著說:“要為守護每一個生命繼續全力以赴。”

3月2日,一場特殊的入黨宣誓儀式在廣州、武漢兩地舉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廣東省馳援武漢醫療隊遠程視頻連線,鍾南山院士領誓,為堅持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徐永昊和馳援武漢漢口醫院的內分泌科護士李穎賢兩名同志舉行火線入黨宣誓儀式。

“這是我終身難忘的一幕。”徐永昊說,在抗疫一線入黨讓他非常激動,“作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職責所在。成為一名預備黨員,我更要牢記使命,不辜負組織的期望。哪裡需要我,我就到哪裡去”。

近期,廣東的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疫情過後,最想做什麼?徐永昊最惦念的,還是他的援藏任務:“援藏任務還沒結束,我要去把這些時間補回來。”

南方日報記者 朱曉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