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第六課(水仙花)

課題引導:

“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 暗香已壓荼蘼倒,只此寒梅無好枝。”宋代詩人劉邦直《詠水仙》一詩讚賞水仙在嚴寒冬季,僅憑一勺清水,亭亭玉立。

  朱熹詩云:“水中仙子來何處,翠袖黃冠白玉英。” 姚文奐詩云:”離思如雲賦洛神,花容婀娜玉生春。凌波襪冷香魂遠,環佩珊珊月色新

  清代吳懋謙在《水仙花》詩中寫道:”姑射群真出水新,亭亭玉碗自凌塵。冰肌更有如仙骨,不學春風掩袖人。”

黃庭堅寫過不少詠水仙詩.最有名的是《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說水仙乃多愁善感的洛水仙子所化,”凌波仙子”一語,惟妙惟肖地勾畫出水仙的風韻。因此,自黃詩一出,”凌波仙子”這一水仙雅號美稱,便一直流傳至今。

水仙有單瓣與復瓣兩大品系,朱熹的”翠袖黃冠白玉英”詩句,寫的是單瓣花:它的花朵白色,中央花芯黃豔,形似六稜白玉盤托起一盞金黃酒杯,故別名”金盞銀臺”。復瓣不生副冠,通體潔白如玉,故別名”玉玲瓏”。明代詩人陳淳對它很讚賞,寫道:”玉面嬋娟小,檀心馥郁多。盈盈仙骨在,端欲去;麥波。”水仙花具有樸素高潔的品格,贏得無數名人的讚美。宋代姜特立詩云:”清香自信高群品,故與江梅相併時。”是讚美水仙高出群品的清香。明代李東陽詩云:”澹墨輕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風鬟霧鬢無纏束,不是人間富貴妝。”這是贊水仙樸素無華的品行。近代女革命家秋瑾賦詩詠道:”瓣疑是玉盞,根是謫瑤臺;嫩白應欺雪,清香不讓梅。”讚頌水仙高潔的氣質,不由得使人如見其美,如聞其香,耐人尋味。 中國水仙以福建漳州水仙最為著名,每年有數百萬粒花球遠銷日、美及東南亞各國,被譽為”中國宜春水仙花”。現代詩人郭沫若吟詠中國水仙品性在於”只憑一勺水,幾柱石子過活”;當代詩人艾青對水仙深情詠道:“不與百花爭豔,獨領淡泊幽香”。

教學對象:9-10歲

教學材料:白色卡紙、、彩色卡紙、水彩筆、油畫棒、勾邊筆、雙面膠、剪刀

教學目的:

1)認識瞭解水仙的基本知識與基本畫法(水仙,屬石蒜科水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水仙花是從荊州開遍全國的。水仙花瓣多為6片, 酷似橢圓形,花瓣末處呈鵝黃色。水仙為秋植球根類溫室花卉,喜陽光充足,能耐半陰,不耐寒)。

2)學會邊框的添加處理,加入具有中國元素的邊框使畫面彰顯典雅。

教學重點:

1)水仙花花頭的用筆方式及花頭組合。

2)注意葉子穿插、葉子的畫法,注意構圖化。

3)用筆的方式,畫花頭造型姿態的把握。

4)葉子穿插、疏密的處理及整體畫面效果的把握和處理。

知識點: 疏中疏,密中密

水仙花的知識

水仙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每逢百花凋零的年尾歲首開花,它那亭亭玉立的秀姿,雪白晶瑩的花朵,沁人心脾的芳香受到我國人民的喜愛,被人們視為辭舊迎新、吉祥如意的象徵

水仙,屬石蒜科水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水仙花是從荊州開遍全國的。水仙花瓣多為6片,酷似橢圓形,花瓣末處呈鵝黃色。水仙為秋植球根類溫室花卉,喜陽光充足,能耐半陰,不耐寒。

關於水仙的傳說有很多,其中相傳水仙是堯帝的女兒娥皇、女英的化身。她們二人同嫁給舜,姐姐為後,妹妹為妃,三人感情甚好。舜在南巡駕崩,娥皇與女英雙雙殉情於湘江。上天憐憫二人的至情至愛,便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她們也成為臘月水仙的花神了。


白描第六課(水仙花)


白描第六課(水仙花)


白描第六課(水仙花)


白描第六課(水仙花)


討論分析

通過圖片,同學們認為水仙有什麼特點?

有一個球莖,葉子青翠挺直且較密集,之間長出花苔。

葉子的形狀像我們常見的什麼植物?花的顏色有什麼特點?

花頭有什麼特點?可以畫哪些形態的花?

“金盞銀臺”,中間的花瓣就像黃色的碗,後面襯著白色花瓣。

花的形態有很多,有盛開的、含苞待放的、花苞、正面的花朵、側面的花朵、垂下的花朵……

作品要求

1、葉子的高矮穿插要有變化,葉子的塗色注意重的顏色要重下去;

2要求水仙花的數量不能少於5~6朵,花朵要分兩到三組刻畫,花朵的大小和形態也要有變化。

3、邊框的添加,要細緻對稱。

白描第六課(水仙花)


白描第六課(水仙花)


白描第六課(水仙花)


白描第六課(水仙花)


白描第六課(水仙花)


白描第六課(水仙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