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宅家”22條動態,表面秀廚藝,心中懂教育,這三點值得學

這個漫長假期,是很多人的一生中,孩子和父母最緊密、最純粹的一段共同生活!

無論你是普通人,還是明星,如何度過這段宅家的日子,都是躲不過去的人生歷練。


黃磊愛廚房,黃小廚常常登上熱搜,是居家好男人的模範之一。這不僅僅是生意,更是他的生活樂趣。

黃磊“宅家”22條動態,表面秀廚藝,心中懂教育,這三點值得學


從2月1日到3月2日,黃磊一共發了22條微博動態,其中14條都是關於做菜美食的,酷!還有6條曬娃的故事,有2條跟疫情相關。宅在家裡不能出門,做飯、陪伴、捐助、運動、關注新聞、為中國祈福!

黃磊“宅家”22條動態,表面秀廚藝,心中懂教育,這三點值得學


不能出門,吃貨也會被憋壞,“黃小廚也快沒招兒了……”,到了第二天,“打起精神繼續整”。隔著屏幕的吃瓜群眾,也能感受到吃對於黃小廚來說,不僅僅是物質能量,更是精神能量!

黃磊“宅家”22條動態,表面秀廚藝,心中懂教育,這三點值得學


其實吧,黃小廚同學自己也明白,他的發動態裡,網友們對“吃”回應通常都很穩定,而遇到“帶娃心得真情分享”,點贊評論轉發都會瞬間高漲

,比如3月1日的一條,簡直是平時互動數的10倍!可見網友們的真心思在哪裡哦!:)

黃磊“宅家”22條動態,表面秀廚藝,心中懂教育,這三點值得學


本人不懂廚藝,只研究點教育,仔細看了黃小廚的微博,再聯想在《爸爸去哪了》裡的表現,發現黃磊雖然不是家庭教育專家,但他在孩子教養這件事兒上,常常暗合道妙,生動有趣不做作,給娃的不僅僅是愛,更有飽滿的“教育能量”,

比很多家庭教育秘籍中的”硬核技巧”來的有意思多了。小廚童鞋做的菜,估計咱們很難吃到,那就暫且把廚藝這事放下,從“家庭教育”視角聊聊他的表現,或許就會發生量子糾纏,轉化我們自己家裡的歡聲笑語!


做好自己,有愛盡責找樂趣

黃磊“宅家”22條動態,表面秀廚藝,心中懂教育,這三點值得學


家庭教育第一條,跟娃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家庭教育”不是從有娃的時候才開始,不管有沒有孩子,不管孩子在不在自己身邊,“教育”的主題始終存在,就是如何對待自己。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更大點的“我”,希望自己更好,落實到現實中,就是要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負責”。黃磊捐款做慈善公益,那是明星的角色,而下廚做飯,既有明星角色、又有公司角色,最最重要還是家人角色,做給家人孩子吃。三種角色合體,黃小廚的認真可不能一般般。不過誰都有個狀態好壞波動,但那股子態度不能丟。認真拍戲,認真做菜,這背後都是“認真做好自己”的價值觀。

如果這些菜品都擺拍,家裡幾個孩子天天瞄著老爹“偽裝自己騙粉絲”,或者“不愛做菜強顏歡笑”,孩子的心跟明鏡兒一樣,肯定不會認同這樣的父母,越長大越遠離。當然,字裡行間,咱們看到的黃小廚,和麵時的那個賣力氣,團面時的小心翼翼,真真切切,似乎連飯菜的香味都聞得到,

大部分網友都沒有黃磊這樣的三重角色,壓力沒那麼大,但認真對待自己的角色,認真對待生活,幸福不就在身邊麼?


做好父母,與孩子做生活夥伴

黃磊“宅家”22條動態,表面秀廚藝,心中懂教育,這三點值得學


家長在法律上孩子的監護人,既不是孩子的“上級領導”,也不是孩子的“生活僕人”。父母和孩子,是上天註定的“生活夥伴”。既然是夥伴,那日常的規矩簡單明確:同住相包容、同玩有樂趣、做事各擔當,不能隨便替。很多家庭教育指南,都說促進孩子“獨立”,很不靠譜。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你倒是讓他獨立個試試看?

既然是夥伴嘛,玩的時候一起瘋唄,找回童年樂趣。該放手的時候,給孩子自己的空間就好。可以放手,但不能放心,要做好安全邊界防護員。

黃磊“宅家”22條動態,表面秀廚藝,心中懂教育,這三點值得學


做好老師,教育發生在身邊

我絕不同意某些專家說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實際情況是父母只能偶爾扮演孩子的老師

,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多,幼兒時密度大點,小學之後快速減少,有個冷笑話:“為啥初中孩子的家長脾氣就那麼暴躁了呢?因為初中的題都不會了啊!”

但有一種情況,是父母可以更長時間扮演孩子老師,能給孩子的人生的地方,答案太簡單了,就是父母擅長事唄!可以教,但肯定不是培訓下屬那種方式,而是常常在不經意間,因為自己擅長,幾句話就能為孩子打開一扇門,推開一扇窗,點亮一片認知空間。

黃小廚童鞋,自己天天做菜,教娃們做點吃的,之前其實秀過很多啦!這個漫長假期孩子們肯定也有動手,只是沒有秀出來。自己玩社交媒體,就順便跟孩子聊,好玩有趣的事情隨時發生。配娃妹妹一起看之前他帶著老大拍的《爸爸去哪兒》,情景回憶,其樂融融,就算不在現場,所思所學,還能少得了?

黃磊“宅家”22條動態,表面秀廚藝,心中懂教育,這三點值得學


很多父母,常常捨近求遠,自己會的不教,自己羨慕別人家娃的使勁報班。逼著孩子彈鋼琴,自己啥都聽不懂,連做個欣賞者都不行,這樣的琴童很難受,父母才悲催。不是有位鋼琴教育家說“太多的琴童,都是學會一門技術,痛恨一門藝術”。回到一句話,家庭教育的場景,就在身邊,越近越好;實在沒啥可教的,那就跟孩子多聊天,都比送去培訓班來得有意義……

黃磊“宅家”22條動態,表面秀廚藝,心中懂教育,這三點值得學


刷屏明星八卦,當然有趣;有孩子的家長,別忘了時不時放下手機,跟孩子鬧騰鬧騰,找回自己,做好父母,順便扮演下老師,值!像黃磊這種360度的居家好男人的榜樣,喜聞樂見,只是有那麼點壓力哦!

宅家這段時間,你有教娃做菜麼?歡迎分享下感受哦↓↓


漫長的假期,我們更不能忘記,祝福那些抗擊疫情前線的英雄們❤️,期待疫情早期散去,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