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線的小縣城,事業單位中層,提拔副科很難,下鄉鎮副科好嗎?

用戶76316099517


事業單位去鄉鎮任副職有利有弊,不要聽別人忽悠,你要有心理準備。1.事業單位轉企改革即將全面鋪開,能去鄉鎮任副職有可能會佔有公務員編制,為什麼是有可能?一些地方公務員職數超編嚴重一時很難消化,你既使去鄉鎮任副職也可能撈不著公務員編制。2.年齡超過三十歲建議不要下去,如果沒有過硬後臺留在鄉鎮退休建議也不要下去。3.鄉鎮承擔工作繁重會壓的你喘上氣,會犧牲你很多節假日,還要有因工作失職被犧牲掉的心理準備。4.鄉鎮財政狀況差,鄉財縣管,工資由縣財政統一發放。但前提是鄉財政賬戶有錢。沒有錢工資拖欠也不是沒有可能。沒有錢許多工作經費不能報,工作不能耽誤,作為領導,你不可能一味地讓下屬從家裡拿錢,你從家裡拿錢墊付也很正常。如果你想不通靠官威壓人,一個小小副科,很快就會被混跡鄉鎮老油條給孤立。你還要有與村幹部打成一片的本事,當然在村支書,村長眼裡只有鄉鎮書記和鄉鎮長,你一個小小副科在他們眼裡算個屁!把這些鄉野村民惹翻他們敢當眾扇你耳光。


明年煙花


具體的幹部選拔政策和慣例各地不同,那就我們本地來說,如果在縣級事業單位,提拔是很困難的,公務員的領導職數很多,競爭小,事業單位我縣有近4000人,正副科職數不足100,但是鄉鎮不一樣,我縣的鄉鎮今年新設置了兩個事業副科職數,分別是退役軍人站和便民服務中心的兩個領導崗位,都是事業副科。

從以後的路來看,鄉鎮也很有優勢,如果現在提拔為事業副科,兩年之後就可以專任為副鄉鎮長,身份變為公務員,進入公務員序列中,以後的路就好走了,還可以提拔。

但是在縣裡面即使調整為事業副科,想要轉任公務員副科,困難也大得很。

所以我認為你是35週歲以下,到鄉鎮還是很有必要的。


無嗔無狂


在縣城基層事業單位工作不管你如何基本上提拔是無望的!工作了30來年,各項工作基本上都獲得過先進,連續十幾年都是考核優秀(後來就主動讓別人了),獲得過市先進,省先進的!可提拔從來都是因為是事業單位不可能的而作罷!而當年那些在省市單位工作的同學們早已都是縣處級領導了,誰讓自己當年要回縣城事業單位工作的!隨他去吧!做好自己吧!


江淮人家12


小縣城事業單位中層也就是股長,這是行政事業單位最小的官,關鍵還沒有級別,股長提拔副科確實難度很大,除非是財局預算股、農財股,人社局幹部管理股等一些強勢單位強勢股室股長提拔相對容易。



題主要是一般單位股長能提拔到鄉鎮任一個副鎮長或者行政崗組織委員、紀委書記那是千年難遇好事,肯定要去。就算是任鄉鎮環保站站長、市場監督所所長等事業副科也是可以,最起碼級別上去了,有的地方事業單位領導是有車補的。


題主要是強勢單位強勢股室股長上鄉鎮就要考慮了,哪怕是解決公務員身份。像財局、人社局可以在單位內部解決,比如評審中心、企財所、國資管理中心、勞動監察大隊、人才交流中心等事業單位,這些單位過去最起碼算一方諸侯,到時候調任到財局或者到其他事業單位任正職路子也寬。一旦到鄉鎮任職,再想到機關部門難度就比較大了,很多人都找門路到機關調,因為鄉鎮工作強度一般人還承受不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歡迎大家討論留言!


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


能下鄉鎮做副科領導肯定要下,很多縣直公務員都要下鄉鎮才能提拔為副科領導。


1. 事業編幹部想提拔為鄉鎮副科領導,難度是99.999%。

題主描述的問題讓我很奇怪,根據我在體制內上班十多年的經驗,事業編幹部99.999%是不能提拔為鄉鎮副科領導。

因為身份不同,題主是事業編幹部,而鄉鎮副科領導是公務員,事業編幹部怎麼能提拔為鄉鎮副科領導呢?

當然,也有特例。比如鄉鎮領導班子換屆時,有政策要求一定要從村支部書記或者鄉鎮事業幹部這兩類人中提拔為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但是也不能直接提拔的,必須要通過考試。

事業幹部想變為公務員,都是逢進必考的,不能直接提拔為公務員領導。

以前有些老師或者其他單位的事業編幹部,因為是中級職稱,只要組織認可,也可以提拔為公務員身份的副科領導。但現在這種行為非常難了,除非你的後臺非常強大。

如果題主說的是掛職做鄉鎮副科領導,那就不是實質意義上的提拔,掛職結束後仍舊還是以前的事業幹部身份,仍舊是事業單位中層職位。

2. 縣直單位副科僧多粥少,很多人會選擇下鄉鎮做領導。

在縣直單位,因為每個單位都是科級規格,局長等一把手才是正科,副局長是副科,而且領導職數非常少,一般局通常是一正兩副,大的局是一正三副。

而且在好些縣,因為鄉鎮數量超過縣直單位數量,所以縣直單位的副局長、局長經常都是安排給在鄉鎮長時間任職的書記、鎮長、副書記,基本上不會在本單位人員中提拔。


畢竟那些長期在鄉鎮奉獻的領導,組織肯定要安排回縣城的。

所以,大部分想要提拔的公務員,想要在仕途上走得很遠的公務員,都會選擇提拔為鄉鎮領導班子成員。

現在要想職務更高,就必須要有鄉鎮工作經驗。因為鄉鎮是大熔爐,是最能鍛鍊人的地方。

即使以後仕途停滯不前,也有機會調回縣直單位任副職。

3. 事業幹部也可以提拔為事業編的副科、正科領導。

其實,事業幹部在事業單位,一樣可以提拔為副科、正科職務。

能不能提拔,主要就是看個人的綜合能力了。而資源就是綜合能力的一部分。

建議題主在認真工作的前提下,多找找資源,在事業單位中提拔為副科領導。

當然,如果有機會,就直接提拔為公務員身份的副科領導,這樣不僅解決了身份問題,還做了領導。

好好努力!


珍珠相思:做一個有溫度的女人,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

珍珠相思


首先需要明確兩個問題。是已經確定要提副科,但是要到鄉鎮工作,還是說到鄉鎮工作再繼續努力提副科。

一、已經確定提副科,但是要到鄉鎮工作。在縣級城市,副科職已經屬於領導幹部,是班子成員。既然組織已經決定提拔你,無論是在縣直單位還是鄉鎮,你都應該欣然接受。首先提拔為副科,你的待遇將會提升,在縣一級,事業單位副科職也會有車補。第二提拔為副科職,你的前途將會更加寬廣。既有可能繼續得到晉升,也有可能轉換跑道成為公務員。當然鄉鎮工作是有些累,但我想這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吧。

二、先到鄉鎮工作,然後提拔為副科職。對於這條路我勸你想都不要想。從縣直事業單位調到鄉鎮,所有的人際關係要重新建立。你作為一個外來戶,從無到有,搶佔原本屬於他們的晉升機會,我想民主評議也不是那麼容易過的吧。何況想讓領導提拔一個剛到新單位不久的人,困難也不是一般的大,你讓領導以後如何帶隊伍,如何服人心。

所以,對於第一種情況,我是堅決地支持你去。對於第二種情況,建議你還是安心的待在原單位吧。


機關工作實用技能


題主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道題目。我也是個事業編,在體制內已經呆了6年,鄉鎮3年,市本級機關單位3年,按我的經驗分析:你應該抓住這次機會,去鄉鎮當副職領導;去鄉鎮當副職,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事業編職務晉升的必經之路。


當下環境,事業編幹部提副科職務越來越難,錯過這次機會,很可能就沒機會了

體制內的都知道,機關、事業單位在幹部提拔時,都優先考慮公務員身份;尤其在機構改革到位後,隨著機關單位數量減少,整個縣區領導崗位職數也大幅減少,這就意味著從今往後,中層幹部提拔到領導崗位的競爭越發激烈、難度也大幅增加。


實職副科職務是體制幹部職務晉升的關鍵崗位

在體制內,經常會有人說,當個副職領導沒意思,身邊有太多人幹了一輩子都是個副職,正科沒希望,肩上壓力卻比之前翻了好幾倍。

對此我想說,副科升正科是很難,但中層幹部升到副職領導崗位更難。不要說機構改革後情況,就放改革前,一個單位中層幹部走上領導崗位的有多少?有多少人幹活幹到退休,也就是一箇中層正職職務。


鄉鎮副職並不意味著沒有機會回到縣級機關單位

很多人不願意去鄉鎮當副科的原因,無非就是覺得鄉鎮工作壓力大,事情多而雜。

但是鄉鎮副科並不意味著一輩子就在鄉鎮了,現在幹部流動、崗位輪崗是一件常規性工作,指不定在鄉鎮呆個兩三年,就回到機關單位了,尤其是經濟崗位的鄉鎮副科,調任到發改、經信、開發區等單位,相對會容易很多。


總結

事業編由於身份問題,已經很吃虧了,一旦碰到提拔轉公務員的機會,千萬不要放棄;就算提拔崗位不盡如意,也要咬牙堅持。
只有打通身份問題,後續才有運作的機會;才有向正科、甚至副處職務攀登的資格。

我是@事業單位搬磚狗:3年鄉鎮街道基層工作經歷,3年市本級機關單位工作經歷;體制職場規則的觀察者、解讀者。關注我,一起了解體制內的那些事。

事業單位搬磚狗


小縣城事業單位的中層,應該是個股級幹部,還沒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崗位(這裡指事業單位綜合管理崗位)。

根據我們這的規定,事業單位人員如果去公務員崗位任職,就是問題中所說的副鄉鎮長崗位,需要走調任程序。但調任公務員崗位的前提是:年齡應在50週歲以下(中組部最新的調任規定,這一年齡要求在各省可能有所變化),且在事業單位任副科級兩年以上。

所以問題中的你,如果只是事業單位的股級幹部的話,需要先提拔為事業副科領導幹部,任職兩年後,年齡、學歷符合要求,才有可能調任副科級的公務員領導崗位。當然,這裡的公務員崗位不僅包括副鄉鎮長,還包括各局的副局長。

問題中的您也不要著級,如果有機會,就先提拔為事業單位的副科級領導職務;如果沒有機會,據小編了解,今年中央很可能在事業單位推行類似於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的規定,到時也可以在經濟上享受副科級待遇。

這是我結合我們本地實際給您的解釋,如有不妥,敬請諒解!祝您早日提拔。



千秋雪


小縣城事業編制提拔副科機會很小,如果有機會下鄉鎮任副科級,小眾建議不要猶豫,抓住提拔機會轉為領導職務公務員。



建議下鄉鎮提拔副科級的理由

1、縣城事業編制提拔副科級機會很小。題主事業單位中層就是股級,在本單位也算是環節幹部,但是不算領導幹部。在縣直單位中事業編制能提拔副科級的機會太少了,一是事業副科職位少,提拔機會很少,二是提拔行政副科級屬於破格提拔,競爭不過公務員編制幹部。

2、在縣城提拔為副科級,社會認可度很高。在一般縣城,全縣的處級幹部四大班子都算上也就二三十人,科級幹部也就幾百人。這類人群在社會上的認可度會很高,所以題主如果提拔為副科級也算是進入縣城社會的較高層次,應該會有不錯的成就感。


3、儘早下鄉鎮提拔副科級,即能轉為公務員編制,也能儘早進入領導幹部序列,將來還可以有繼續提拔正科級的可能。轉為公務員編制的好處題主應該都清楚,而儘早提拔副科級,將來晉升可能性更大。如果一直在縣直單位靠著的話,很多年齡比較大的都在論資排輩,輪到題主時也得年齡很大了,下一步再進步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鄉鎮副科級提拔快,但也有弊端。

1、提拔容易回城難。下鄉鎮提拔副科級後,再想調回縣直一般就很難了,很大可能性要很多年在鄉鎮工作,甚至一直在各個鄉鎮之間調動,除非將來晉升為正職,才容易回縣直單位。

2、鄉鎮工作很辛苦。目前階段鄉鎮工作非常辛苦,5加2白加黑不是危言聳聽,加班值班都是常態,如果下鄉鎮就要做好不能顧家的準備。


綜上所述,縣直事業編制提拔很難,如果題主有機會下鄉鎮任副科級還是應該抓住機會,先進入領導幹部階層,再謀求下一步更多機會可能。

當然,以上這些建議指的是男性,如果是女性,那麼小眾不建議下鄉鎮,不是性別歧視,是為了家庭考慮。

獨善者眾也,1年創業、2年企業、7年體制內工作經歷,專注分享職場成長策略,解答體制內外工作困惑。歡迎關注分享討論。

獨善者眾也


文博就是在縣城行政單位工作的人員,對行政事業單位提撥副科的情況有所瞭解,我來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在縣城事業單位中層,如果下鄉鎮提撥為副科級,是一件皆大歡喜之事,肯定很好。

在縣城的事業單位很多,級別也比較低,大部分都是行政機關為滿足工作的需要,解決行政機關由於編制少無人幹事的問題,因此,不得不在行政機關下設一部分事業單位,這些單位都是股級事業單位,正科、副科級事業單位很少。如果在縣城事業單位的中層幹部,一般就是一個股級幹部,管理九級,要想在縣城的事業單位提撥為副科級是很難的,有的同志在縣級事業單位工作,由於怕到基層吃苦,就在縣級的事業單位呆了一輩子的九級管理人員,因此,如果有機關提撥到鄉鎮任副科級,肯定很好。

為什麼提撥到鄉鎮任副科級會很好呢?其原因如下:

1、人員身份得到轉變。鄉鎮的副科級都是行政人員,如果提撥到鄉鎮任副科級,那麼就是鄉鎮的副鄉長、或者副書記之類的職務,辦理公務員登記後,人員身份已從事業人員轉為公務員,再說,辦理公務員登記是順理成章之事。這樣,不用參加公務員考試就轉為了公務員,何樂而不為呢?

2、待遇進一步提升。由於國家為穩定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在鄉鎮增加了鄉鎮工作補貼,到了鄉鎮後,你從九級管理人員的工資調到鄉鎮副避的工資,工資肯定高了一大截,再說在鄉鎮的公務員也享受了公務用車補助,工資待遇將大幅度提升,每月至少會增加1200元左右。

3、鍛鍊機會增加。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鄉鎮領導幹部面對複雜工作的真實寫照,雖然鄉鎮的工作苦、累,但是鄉鎮是鍛鍊人的一個好機會。一方面要學會做基層工作,另一方面又提升了駕馭複雜工作局面的能力,對以後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4、晉升空間增大。在鄉鎮如果工作幹得好,有機會轉為鄉鎮長、書記的機會還是很多,很多機關的副局長都是從鄉鎮領導轉崗位過來的。如果你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要轉到機關任副局長、局長的機會很大。再說,現在都在全面實施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就算你的職務上面不級提升,只要努力工作,在職級上提升的空間也很大,職果有職數的話,混個4級調研員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