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不斷打仗,為啥卻無法像以前那樣生產令人印象深刻的英雄?

什麼人稱得上“英雄”?

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標準,但對軍人來說只有一個標準——金燦燦的勳章。對於美國大兵來說,獲得最高級別的國會榮譽勳章是每一個人的夢想,這意味著不只軍隊認可你,國家層面也認可你,而且三軍總司令和總統親自為你佩戴勳章。

美國總統為英雄頒發國會榮譽勳章的照片經常見諸媒體,但很多人不知道,受勳者的認定標準已經悄悄發生了質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出乎很多人意料。

美軍不斷打仗,為啥卻無法像以前那樣生產令人印象深刻的英雄?

國會榮譽勳章

在美國,服役的軍人只佔總人口的1%,其餘99%的人幾乎不知道身邊那些軍人的事蹟。由於與軍方有隔閡,很多美國人把所有穿制服的人都稱為英雄。對此,美國軍人不高興了:如果衝入火場救人、抓捕毒品販也可以稱為英雄,那在戰場上浴血拼殺,為美國爭來那麼多榮譽的軍人又算什麼?如果英雄這麼好當,“英雄”這個稱號還有啥意義。

在美軍眼裡,只有一戰中的阿爾文約克和二戰中的奧迪墨菲那種以一敵百、在戰場上浴血拼殺的鐵血戰士才稱得上英雄,配得上那枚國會榮譽勳章。然而,二戰後獲得國會榮譽勳章的人中,能與他們比肩的人越來越少。換句話說,美國評判“英雄”的標準已經變了。

“英雄”標準改變最主要的原因,是戰爭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往那種英雄在新的戰場上已經很難出現。

美軍不斷打仗,為啥卻無法像以前那樣生產令人印象深刻的英雄?

獲得高級勳章的士兵去世後會獲得較高級別的葬儀

如果說朝鮮戰爭是二戰的延續,作戰形式與二戰基本相同——都是大兵團(儘管規模已經小了不少)集群作戰,那麼自越南戰爭開始,小規模特種作戰就成為美國參與的戰爭的主要形式。這一特點,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更為突出。

以越南戰爭為例,超過8成的戰鬥都是由對方發起,美軍絕大多數時間都是防禦作戰。一次“勝利的戰鬥”只不過是為了爭奪一個高地、一個村莊、一片樹林。美軍在戰鬥中或多或少殺傷了敵人,但那隻不過是戰術上的勝利。第二天,新的敵人再次出現,在新的地方與美軍爆發新的戰鬥,規模仍然不大,美軍依舊只能取得戰術勝利。

因此,不論是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還是伊拉克戰爭,其實都是由無數場小規模戰術作戰堆砌而成的消耗戰。像太平洋戰爭中奪取硫磺島,在折缽山山頂插旗;在諾曼底海灘頂著德軍炮火登陸,開闢第二戰場等,那種有明確勝利標誌、能讓大家感受勝利喜悅的戰鬥幾乎沒有了。美國老百姓看的的是不斷有士兵在戰場上受傷和殘疾,敵人卻似乎沒有減少,戰鬥沒有盡頭。結果,美國軍方宣揚的勝利顯得蒼白無力。

新的戰爭形式使受勳人員的功績相應發生很大變化。二戰中,472枚榮譽勳章是發給向敵人陣地發起進攻的人,超過總數的60%。但在越南戰爭中,獲得最高勳章的260人中, 只有21%的人參與的是進攻作戰。

此外,在二戰中,只有17%的人是由於救助戰友而受勳。這一比例到了越南戰爭,就翻了一番還多,達到44%。在阿富汗戰爭中,這一比例更是超過了一半。

美軍不斷打仗,為啥卻無法像以前那樣生產令人印象深刻的英雄?

特朗普出席追頒Tech中士國會榮譽勳章的儀式,後者在阿富汗戰場上因救助戰友而陣亡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美國在戰爭中的身份有了截然不同的變化。

二戰中,不論是歐洲戰場還是太平洋戰場,美國都是作為反法西斯鬥士和解放者的身份作戰。二戰後,不論是朝鮮戰爭,還是越南戰爭,及至近年來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政治味道越來越濃。在後面這些戰爭中,美國從反對納粹的正義鬥士,變成為了政治經濟利益,侵略他國的不義之師;美國大兵的身份,從解放者變成了侵略者,所到之處,受到的不再是當地民眾熱情的歡迎,收到的不再是鮮花和姑娘的熱吻,而是炸彈和復仇的眼神。

身份的變化,使得那些美國輿論捧為英雄的受勳士兵即使在美國國內,也不會像二戰老兵那樣,受到絕大多數人的擁戴和崇拜,而更多的則是無盡的質疑和自我拷問。這些,讓美國大兵對新時代的“英雄”產生了更多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