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所周知,美債好就好在我們不用還

本文取自翟東昇教授在觀視頻中的演講。

美國:眾所周知,美債好就好在我們不用還

去槓桿這個事,我覺得不吐不快。首先我說一個人,這個人叫Ray Dalio,他是美國橋水基金的董事長,創始人。這個人他管的錢很多,操盤水平很高,但是無論他管多少錢,操盤水平再高,本質上還是一樣,還是個投機客,或者說通俗點就是炒股票的。

那麼他有個特點,就是他喜歡寫東西。他一般一邊操盤,一邊寫點股評。我從2011年,2012年左右,華爾街的朋友經常跟我安利說Ray Dalio又有個非常好的想法,又有個非常好的概念。所以我是國內最早一批Ray Dalio的粉絲,那麼他的核心概念就是Deleverage,去槓桿。我是國內最早知道去槓桿這個說法以及他的邏輯的人之一,所以當時我覺得去槓桿這個事情挺好的,挺有道理的。

什麼叫槓桿,槓桿就是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兒,我所動用的資源超出自身的本金,超出的比例我們稱之為槓桿。那麼Ray Dalio 講的去槓桿是什麼呢?是債務除以GDP這樣一個比例,這個比例他認為第一不能太高,第二不能上升速度太快。他認為如果債務除以GDP這個比例上升速度太快,說明什麼?說明你的經濟擴張太快了,而且你的經濟主要是用債務來驅動的。那麼等到你需要還債的時候,你的經濟就會出現崩塌,就會出現一地雞毛。這是他的基本邏輯。

所以最初我看到他的一些相關的評論的時候,他講美國之所以出現次貸危機是因為前面的債務率,債務除以槓桿率太高了,上升太快了等等。那麼2012年我當時帶的世界經濟專業的一個碩士生,他寫的碩士論文選題就是我指定的,我說你就研究Ray Dalio 的去槓桿這個概念在中國的適用性,研究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率的問題。那麼到了2014年,他考上了博士,考上了一位名博導的博士,他就想偷個懶,再把這個題目繼續寫,我告訴他打住。因為經過了兩年的進一步的思考,觀察和研究,我開始意識到Ray Dalio恐怕是在胡扯。

債務除以GDP這樣一個去槓桿的邏輯,我開始意識到它是錯的。怎麼講呢,首先第一點,大家仔細想想這個公式,債務除以GDP,能不能說明問題?債務是個存量概念,GDP是個流量概念,用存量除以流量,不是一回事兒,能不能得出一個有意義的結論?

這可能有點抽象,我舉個例子,假設你是一個銀行放款的人,現在有兩個企業要向你借款,你的預算額度是有限的,你要看看誰的風險更大。你現在把這兩個申請貸款的企業的債務,總債務除以它們各自的銷售額,能不能幫助你判斷哪個企業風險更高?哪個企業風險更低?大家仔細想想這個問題。這個指標是不對的,為什麼?比如說京東,和另外一個企業好比說張一鳴的字節跳動。京東的銷售額肯定非常大,是不是?比如同樣這兩家企業假設債務是一樣的,但是銷售額來講,京東肯定比字節跳動大,但是問題是誰掙錢?京東到目前為止他的公司穩定地賠錢,每個季度地報表少有盈利的。但是張一鳴的公司它是很掙錢的,他的今年1000億的銷售額中間主要就是廣告費,廣告費成本他連廣告都不用拍的。所以字節跳動公司銷售額雖然明顯小於京東,但是他的利潤一定遠遠高於京東,那麼你放款的時候哪個風險更低?顯而易見的事情。

所以同樣的道理,當你討論國家的時候,債務除以GDP這個指標,本身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那麼我們在做實證的研究,我把全球的債務除以GDP的變化都捋了一遍之後,發現他跟全球各個經濟體它後來的危機沒有明確的相關性。比如說這個世界上目前誰的債務率高?日本,日本它的中央政府的債務率除以GDP的比例,最高峰達到270%左右,現在已經通過負利率已經降到250%以下。它有危機嗎?沒有危機。華爾街,我有不少朋友想要搞自己的對沖基金,然後做空日元的,凡是做空日元,做空日債的,基本上都賠錢。不是日本政府想要跟你唱對臺戲,然後來打擊你,不是的。日本政府非常歡迎別人做空它的日元,因為你做空日元不是日元匯率貶值了嗎?這不是有利於它的經濟嗎?它非常希望別人做空它日元,做空它日債,問題就在於市場內在的力量會教訓這麼幹的對沖基金經理。同樣歐洲的債務率都是60%—180%之間,美國當前的聯邦政府的債務率達到GDP的107%左右,他們的債務都沒問題。他們的債務很安全,他們甚至都弄成負利率了,也就是說你把錢放在我的國債裡邊,我不但不付你利息,還要收你保管費。怎麼樣呢?全球的儲蓄者情緒非常穩定,繼續的蜂擁而至持有它們的債。其實是沒有別的辦法,不得不持有這些債。

那麼世界上什麼國家經濟金融出問題?我們看看在過去的後佈雷頓森林體系裡邊,凡是經濟金融銀行體系、匯率體系崩盤的,往往它的債務率是多少?25%,30%,40%。非常低,全崩盤了。為什麼債務率低的有風險,債務率高的反而安如泰山?這個原理何在?最後我通過研究發現,什麼債務的絕對值,債務率比例,債務率的變化率,這都不具有預測意義。唯一具有非常明確預測意義的是什麼呢?是債務的Denominate Currency,定價貨幣。


美國:眾所周知,美債好就好在我們不用還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要買您這個手機,我說看看您這個手機賣多少錢,您說得賣個3000塊錢。那我現在沒錢,但我可以創造一種債務,我發行一個“翟幣”,拿這張紙印上我的頭像,印的漂漂亮亮的,我來買你這個手機,你說我用翟幣這個債權債務關係,創造一種債權債務關係,來購買你的手機,你說要多少錢?你可能沒聽說過我這個翟幣,咬咬牙10萬翟幣。行,我寫上10萬,頭像印上去,買你這個手機。手機這個實實在在的財富,我享受到了,你持有對我的債權10萬“翟幣”。一年到期,你跟我說翟老師還錢,你欠我10萬翟幣。我會不會破產?我會不會需要不得不節衣縮食,省出價值這個手機的錢來還你?根本不需要,為什麼?比如說10%的利息,我只需要再印上1萬交給你,11萬。可以無窮無盡創造的,這是一個這個世界的真相。

格林斯潘先生,在美國國會作證的時候,他退休之前在國會作證,許多政客們不懂,都問他說我們欠了中國人,欠了日本人,欠了沙特人那麼多錢以後我們還不起,以後他們逼債怎麼辦?我們的孩子豈不是要節衣縮食,我們的孩子是不是要變貧困?格林斯潘說了半天他們聽不懂,最後格林斯潘急了,說了一個大白話,大實話,說女士們,先生們,你們不要瞎操心了,這些錢我們永遠不用還了。為什麼?因為這個Denominate Currency,定價貨幣是我的貨幣。所以美國以前有位著名的財長說:It’s my money, your problem。這是我們的錢,但是你們的問題。原理就在這。

美國:眾所周知,美債好就好在我們不用還

所以債務對於宏觀風險來講,真正重要的是它的定價貨幣。如果你不探討說它借的是本幣債還是外幣債,拋開了這個前提,這個隱藏的重要前提,籠統的算數字那就是耍流氓。剛才我反覆講過了,本幣債和外幣債有本質區別。如果我發行的是“翟幣”,我自己印的紙片,然後用這種紙片來跟你形成債權債務關係,本質上並沒有形成我對你的債務。其實它的本質是什麼?它是一種稅收,是我向願意持有我的本幣計價的債務的人徵收的一種隱形的稅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