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傳統美德,不愧於禮儀之邦的千年大國

一、破釜沉舟

秦末時,秦軍圍攻趙國,趙國向楚國求救。楚將項羽率兵渡江攻打秦軍。過江之後,項羽下令士兵把戰船全部沉掉,把灶鍋統統砸爛。楚軍沒有了退路,人人奮勇,終於戰勝了秦軍。

發揚傳統美德,不愧於禮儀之邦的千年大國


二、孔融分梨

在孔融小的時候,叔叔曾經給他出了一個難題,讓他把六個梨分給六個弟弟妹妹,但是必須還有一個梨在盤子裡。聰明的孔融想出了一個辦法,圓滿的把梨分了。

發揚傳統美德,不愧於禮儀之邦的千年大國


三、顏真卿

書法家顏真卿為人正直,得罪了朝中奸相盧杞。時值李希烈擁兵造反,皇帝聽從盧杞的主意,派顏真卿前往勸降。顏真卿來到李希烈軍中,義正詞嚴駁斥李希烈。顏真卿在燃燒的火堆旁奮然提筆寫下了"立德踐行,千古留名"。李希烈惱羞成怒,加害了顏真卿。

發揚傳統美德,不愧於禮儀之邦的千年大國

四、狀元還鄉

新科狀元王沂公回家省親,他謝絕了地方官贈送的銀兩和宴請。王沂公不願擺排場,知府組織樂隊熱熱鬧鬧的迎候,他卻換上平時穿的衣服,在熱鬧的人群面前走過,使人們沒有發覺。

發揚傳統美德,不愧於禮儀之邦的千年大國


五、金孝拾銀

賣油郎金孝拾到一包銀子,在母親的教導下他返回原處找到失主。不料失主卻賴他偷拿了部分銀子。相持不下時,縣官來到。最終銀子被判歸金孝母子。

發揚傳統美德,不愧於禮儀之邦的千年大國


六、毛遂自薦

戰國末期,趙國的平原君要去爭取楚國共同抗秦,在他正從眾多的門客中挑選出二十名文武全才的隨行人員時,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主動請求前往。他的名字叫毛遂。

發揚傳統美德,不愧於禮儀之邦的千年大國

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對人們良好道德品行的養成能夠產生“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重要來源,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資源。

讓我們一起把傳統美德發揚光大,禮儀之邦不愧於天下,建立起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