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呼籲恢復繁體字,你贊成嗎?

藍色的憂傷U3


總是不斷有所謂的專家提恢復繁體字,包括一些人大代表、馮褲子等,其實他們腦袋有點進水了,因為他們根本不瞭解或者根本就不想去了解簡體字的來歷,他們可能還以為簡體是新中國憑空創造出來的,導致許多網友也認為簡體字是現代人創造出來的,如果真有這樣的創字大師,也一定思想家大師級的了。




1、漢字的發展,幾千年來,從甲骨文、金文、篆書…到楷書(繁體、簡體),本身就是一個簡化的過程;

2、簡化的目的主要是便捷書寫、信息快速傳播;

3、簡體字不是現代人新創造的,現在的簡體字基本上魏碑、唐貼中能找到;

4、簡體字大多從草書簡化、簡單字合併繁雜字、俗體字傳承而來,不必把繁體與簡體割裂。

如:【晝】字,草書而來,字義表達繁體用筆畫,改為用尺測,日一天的路徑,字義一樣的,只是換了表達方法。

【傑】字,繁體【傑】,用站在樹木高處的人,代表傑出。簡體【傑】是後來有的字,用大火上加木,火燃燒更旺、更高。【傑】【傑】兩字表達的字義一樣,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5、大陸自推行簡體字方案以來,起到極大的掃盲作用,對漢語國際化也產生積極效果;

現在的老外,學口語還是相對容易的,但學習漢字卻特別難,當然主要還是方式的問題,但老外對於簡單字形都學不會,更別說繁雜的繁體字了

對於現在的小孩子而言,十畫以上的漢字,基本上學不會,回生率極高,如果用繁體,80%以上的漢字均在十畫以上。


6、互聯網,特別移動互聯網普及以來,簡體字的傳播優勢已經顯現。


網上總是流行攻擊簡體漢字的段子,下面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漢字簡化後,親不見,愛無心,廠空空等,其實是攻擊者不懂中華漢字文化的傳承,好象簡體漢字是大陸憑空生造出來的,看看本文下面配圖的字:

[愛],由草書局部簡化而來,草書中心字常常只用一橫草過,


[幹、後、廠]等簡體字形,早在甲骨文時就有了,只是用簡單字形合併了複雜的字形,

其實同音合併,造成的一字多義,對於現在學習漢字及語文,還是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但這部分漢字佔比極小,不影響大局


[親]字,在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碑貼很常見,當時簡體親字被稱為俗體字。

親,本來就有至親、靠近、親近的意思,有見無見都不影響表義。


現在大陸的學習簡體,同時很容易認識繁體,是一種最好的模式,就象大陸人能看懂港臺的繁體報紙,而港臺卻讀不懂大陸的報紙。所以不管是聯合國還是其它眾多國家(特別是歐美、東南亞國家等)都是支持簡體字漢語的。學生學習漢字過程中,如果同時瞭解繁體,當然是最好的方式,但完成沒有必要把繁體當成主體。


很多人以為繁體字是正統,那麼簡體字就不是中華文化了?還說要消滅了訓詁說,是不是一種笑話,大學中的訓詁學教授都失業了?


很多專家喊著要恢復繁體,自己卻不懂繁體,且用錯形成笑話:

畢老爺的:玖球天後

賈平凹的:傅作義故裡

有很多書法家,不懂漢字,喜歡把異體字當成繁體字來炫耀,也會被人當笑話。


漢字的發展,幾千年來,從甲骨文、金文、篆書…到楷書,本身就是一個簡化的過程;現在所謂的繁體字,是清朝的一個返古的潮流造成的,知識精英以繁化漢字為榮,實際是為了 霸佔話語權,繁雜的漢字只會讓普通百姓識字更難,獲取知識更難,只能永遠在社會底層。


現在如果把漢字從簡體恢復到繁體,是逆潮流、逆社會發展趨勢的,也不可能逞的。


.

.


【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K12全語文、海外漢語,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解字古詩文】

漢字師認證課程,讓你成為一名合格的漢字老師、海外漢語老師、一名幼兒漢字啟蒙師!

想了解詳情,關注本號,私信留言 ”99

瞭解識字教程《人字學習法》,可以關注本號,並訂閱本頭條的專欄


漢字谷主


現在的專家可能是真的沒事幹了儘想出一些無了的話題,簡化漢字對於全民教育有空前的進步意義,如果真恢復繁體字最好還是恢復文言文,這樣普通百姓可享受安息了,只讓那些專家爬文字山,那時你們這些專家就可以盡情享受高高在上的樂趣,成了秀才可以見縣太爺就不用跪了。


甘霖365


本人不贊成。新中國成立後,沒有語言學家、教育家呼籲恢復繁體字,港臺地區仍保留使用繁體字,只有他們會時不時表達一下要大陸順從他們的習慣。

本人曾是國內最大詞典的編輯,書中繁簡都用,所以對繁體字略知一二。

古代掌握文字的都是掌權精英階層,推翻滿清的中華民國建立後,大批學貫中西的精英主張教育立國、工業救國以振興中華。所以以胡適為代表發起新文化運動,推動白話文,以便讓更多民眾有文化有知識,但是社會最底層、人口最多的勞動人民的教育狀況並未有多大改觀。

中國共產黨的口號和目標是普天下勞苦大眾,所以建國後大力推行掃盲班提高識字人口。繁體字雖然凝聚漢字精粹,但為了書寫簡潔方便,進行了兩次簡化。1956年第一次,以1964年的第二版方案最成熟,簡化了筆畫又保留了漢字精華。1977年的第三版激進地為了減少筆畫改掉大量形聲、表意部首,1986年《簡化字總表》發佈,糾正後才塵埃落定。

第二版的簡化字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全國義務教育推廣後全民掃盲順利完成,改變了只有少數階層才掌握文化的格局。

所以,簡體字已經普及到14億人口,不可能退回到繁體字時代。


太白金星李長庚


專家迠議這種倒行逆施的愚蠢頭腦應該受到社會指責!簡化字將和共和國同行幾十年了,再恢復了繁體字十四億人民將從零開始,這是開國際玩笑嗎?有些行業的專家頭腦是豬腦!伩口開河,胡亂教條,不科學,不負責,不好驗證,希望用科學的分折去對待無知的專家!


用戶9765533412316


喊恢復繁體字的人,是想讓歷史的車輪倒轉。通道必簡。繁體字筆畫複雜,難寫又難記。對於兒童學寫字和記憶都非常困難,對於成年人則是浪費時間。現在的生活都是快節奏的,恢復繁體字就是逆歷史潮流而動。順者昌,逆者亡。誰喊恢復繁體字,必定不得人心,人人得而揍之。

喊恢復繁體字的不是專家是磚家!鑑定完畢!

這種磚家的腦子簡直就是豆腐腦!


仲景我師


如果真是什麼專家有這種呼籲,那麼,這樣地專家越少越好。中國文宇為什麼至今還有兩種寫法?與中國為什麼至今還沒有統一是一個道理,是有歷史原因的。

寫繁體字的是港澳臺地區和部分海外華人,寫簡體字的是大陸地區。以人口論,港澳臺地區加海外華人不過五千萬,而大陸地區有將近十四億。人口差距有多大?並且時間越長差距越大。

假如要將近十四億的人來學寫繁體字,比不過五千萬的人來學寫簡體字,哪個更容易?答案應該顯而易見。並且人類接受新的知識都喜愛從繁到筒,而不是從簡到繁,和老師在給學生傳授知識時深入淺出是一個道理。

因此我認為,這個"專家"在提出這個問題時,就已經知道了答案:少數服從多數。他之所以要提出來,目的只有一個:吸引更多的關注和回答。

這個目的他應該達到了,只是太過無聊。青銅鏡雖好,但總不能拋棄玻璃吧。


夏天的飛鳥5680245213


不得不遺憾地指出,雖然原創漢字對中華文明的生成和傳承起過巨大的作用,但繁體字難寫文言文難讀,古代勞動人民能沾點書香的已是萬幸,能斷文識字的更是人中翹楚,嚴重阻礙了文化的普及。有個成語,叫作繭自縛,比較確貼,新中國,簡化漢字,掃除文盲,利在千秋,漢文化破繭而出,渙發新的勃勃生機,為世界文明大融合掃除了障礙。


佛寧黎明靜


不同意,文字改革必須堅持簡便易寫,易記,經過幾十年的文字改革證明是一條正確實用之路,而且在大陸人民思想中根深蒂固,是一條實實在在的正確改革,沒有絲毫理由去恢復繁體字!


156世英


這些所謂的專家吃飽了撐的沒事幹,整天弄這些無聊的話題刷存在感,你既然是專家,潛心研究一下提升我國科技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課題,在全世界網絡化、無紙化辦公的今天,你去恢復繁體字,簡直是一種倒退。你褻瀆了專家這一稱號,“止增笑耳”。


桓臺工行鄭雲盛


國人眾口難調,我個人覺得,漢字的發展由難到易的,即方便書寫,也方便認識和普及。繁體字顯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對一些複雜繁體字進行簡化是好處的。我們祖先發明漢字最大作用是什麼?就是方便交流。那方便交流就是簡化漢字,讓更多人學好漢字,讓漢字走向世界,漢字快速普及世界各地,這是中華民族強大的重要體現。漢字但也不要太簡單,失去它原有內涵。最好的漢字,我希望即能表音,也能表意,這樣漢字將是世界最牛逼的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