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成"貞觀之治"全靠他

李世民成"貞觀之治"全靠他

在隋唐風起雲湧的英雄群體中,最值得謳歌的是唐太宗。被稱為歷史上最有'奇情'氣質的英雄人物,柔情俠骨,一應俱全。他手提三尺劍馳騁在沙場上,為奪取天下而身先士卒。爾後,他又在賢臣輔佐下躬行仁政文治,還諄諄告誡後代勿濫施武功。他身邊到底有誰,輔佐他成就如此偉業呢?

李世民成

首先來說是魏徵。魏徵和李世民絕對是一個非常棒的組合,魏徵用他的才能輔佐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魏徵作為李建成的手下,多次為李建成出謀劃策。玄武門之變剛落幕,李世民就招來了魏徵,怒斥魏徵:"為何要離間兄弟關係",李世民問的直接,魏徵回答得也霸氣說:"太子如若聽我話,也就不會有殺身之禍。"李世民感覺魏徵是一個相當耿直的人,正好借他可以來安撫人心,於是重用魏徵,從秘書監,侍中,最後成了唐朝的一代名相,魏徵喜遇明主,李世民喜得賢才,兩人一唱一和下,將大唐江山推向了歷史最巔峰。

在大唐對突厥的一次決定性戰役——陰山之戰,本來前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勝利,敵軍向大唐遞交了降書,唐太宗李世民一看,心一軟,也同意了,就令他(前線統帥)接受敵軍的投降,但他偏不,竟然繼續痛打,正所謂"犯我大唐雖遠必誅!而且仿效戰神韓信,主動出擊,果斷行動,乾脆利索地解決了戰鬥,此戰讓大唐頓時升級成世界霸主。他就是李靖。

李世民成

第三位就是李大亮。北方的薛延陀糾集回鶻、靺鞨等勢力,共計出兵20萬,揮兵南下,橫穿大漠,勢如破竹,直逼關內。李大亮率領靈州4萬兵馬拼死抵擋,戰爭慘烈,李大亮麾下將士死傷大半。在兵部尚書李勣帶兵趕到之前,李大亮盡最大可能拖住敵軍,捍衛了大唐的安寧。若不是李大亮拼死抵擋,北方20萬兵馬火速入境,唐朝應對不及,極有可能會面臨第二次"渭水之盟"的尷尬。所以說,李大亮為捍衛唐朝百萬國土,立下不世之功。

李世民成

李世民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對外開疆拓土,攻滅與,征服高昌、、,重創,設立,讓各民族融洽相處,北方各族共同尊稱為"",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