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市—中國五金基地市

粵東古邑揭陽五金生產歷史悠久,是全國五金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改革開放尤其是建市以來,揭陽五金行業繼承發展,不斷創新,形成產學研、貿工銷一體化的格局,五金生產總值、出口交貨值和銷售總額在全國均名列前茅,成為揭陽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特色經濟。2005年8月,揭陽市獲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授予“中國五金基地市”稱號。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國家不鏽鋼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落戶揭陽。

揭陽市—中國五金基地市


  至2007年,全市五金生產企業2894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58家。全市五金工業總產值258億元,2005年後年均增長15%以上。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26家,超5000萬元52家,超500萬元380家。五金產品涵蓋建築五金、裝飾五金、日用五金、農用園林五金、工具五金、鎖具五金、不鏽鋼製品、鋁製品、廚具餐具、潔具、量具、傢俱、鉸鏈、機械配件以及其他工業產品配件等10多個門類、2000多個品種,其中不鏽鋼製品業佔全國市場的30%左右,成為全國最大的不鏽鋼製品生產基地之一。全市擁有五金製品生產服務配套企業386家,信息諮詢、運輸倉儲、信用擔保等服務機構近100家,建立揭陽市五金製品檢測中心、大立等一批較具水平的專業檢測機構,基本形成從原材料生產、工業設計、檢測、裝備製造、配件加工、產成品、市場交易和物流配送的完整產業鏈條。五金產業逐步走向分工協作、注重專業、科學配合、共同發展的生產格局。五金產業的輻射和集聚能力大大提升,全國各地的五金及其配套企業紛紛來揭陽採購、投資生產或設立分支機構。 

  揭陽市五金產業注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2005-2007年,五金企業投入科研和創新資金累計達50多億元,生產設備自動化和數字化程度從原來的30%上升到現在的51%,不少企業從單機生產發展成為流水線生產,五金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大大提升。至2007年底,揭陽市五金產業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0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101家,全市五金企業建立技術中心5個,五金科研開發中心51個,專門從事研發的科技人員523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4470人,其中高級工程師48人,擁有專利1200多個,通過1S09001和1S09002質量認證五金生產企業600多家,市場佔有率逐年提高。至2008年9月,全市五金產業擁有國家名牌產品1個,國家免檢產品4個,馳名商標1件,省著名商標33件,省名牌產品9個,省級以上名牌達到48個。

  揭陽市組織企業參加展銷會、交易會、博覽會,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成功舉辦兩屆揭陽(國際)五金不鏽鋼製品博覽會,成交金額45億元;設立“揭陽五金網”和“五金交易網”等網站,引導五金產業向信息化、網絡化方向發展。至2007年底,全市五金企業在全國各地設有兩萬多個辦事處和銷售點,並直接或間接出口歐美、非洲、澳洲、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資料來源:《廣東改革開放紀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