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中国五金基地市

粤东古邑揭阳五金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国五金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改革开放尤其是建市以来,揭阳五金行业继承发展,不断创新,形成产学研、贸工销一体化的格局,五金生产总值、出口交货值和销售总额在全国均名列前茅,成为揭阳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特色经济。2005年8月,揭阳市获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五金基地市”称号。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揭阳。

揭阳市—中国五金基地市


  至2007年,全市五金生产企业289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8家。全市五金工业总产值258亿元,2005年后年均增长15%以上。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6家,超5000万元52家,超500万元380家。五金产品涵盖建筑五金、装饰五金、日用五金、农用园林五金、工具五金、锁具五金、不锈钢制品、铝制品、厨具餐具、洁具、量具、家具、铰链、机械配件以及其他工业产品配件等10多个门类、2000多个品种,其中不锈钢制品业占全国市场的30%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之一。全市拥有五金制品生产服务配套企业386家,信息咨询、运输仓储、信用担保等服务机构近100家,建立揭阳市五金制品检测中心、大立等一批较具水平的专业检测机构,基本形成从原材料生产、工业设计、检测、装备制造、配件加工、产成品、市场交易和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条。五金产业逐步走向分工协作、注重专业、科学配合、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五金产业的辐射和集聚能力大大提升,全国各地的五金及其配套企业纷纷来揭阳采购、投资生产或设立分支机构。 

  揭阳市五金产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05-2007年,五金企业投入科研和创新资金累计达50多亿元,生产设备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从原来的30%上升到现在的51%,不少企业从单机生产发展成为流水线生产,五金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大大提升。至2007年底,揭阳市五金产业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01家,全市五金企业建立技术中心5个,五金科研开发中心51个,专门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52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447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8人,拥有专利1200多个,通过1S09001和1S09002质量认证五金生产企业600多家,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至2008年9月,全市五金产业拥有国家名牌产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33件,省名牌产品9个,省级以上名牌达到48个。

  揭阳市组织企业参加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成功举办两届揭阳(国际)五金不锈钢制品博览会,成交金额45亿元;设立“揭阳五金网”和“五金交易网”等网站,引导五金产业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至2007年底,全市五金企业在全国各地设有两万多个办事处和销售点,并直接或间接出口欧美、非洲、澳洲、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资料来源:《广东改革开放纪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