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孩子真幸福”,可誰知道老母親的我,背後的辛酸有多少?


“少年不識雙親意,養兒方知父母恩”,也許,每個人真的只有等到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帶大了,才知曉為人父母的百般不容易,而母親的付出,更比父親要多得多。

01 十月懷胎,每位母親與子女的見面,都是生死相逢

從孩子一開始在母親的子宮裡安家落戶,這折磨就開始了。作為新手母親,最難過的第一關就是孕吐。

我懷兒子時候,真的是吐得死去活來,曾經一度連小白菜都不能看更不要說吃了,一看見就要翻江倒海,我真懷疑,自己哪一天會把肚裡的寶寶都給吐出來。

後來,我們好不容易打聽到一個據說是治孕吐的高手的,80多歲的老中醫。看著她的和顏悅色,看著她的信心滿滿,我堅信,她一定可以治好我的孕吐。

誰知道,2000年,一劑20多個大洋的湯藥,還沒入口依然如數噴出,害得老公在我身後大叫:“給點面子好不好?那可是老中醫開來的治你孕吐的藥啊,你怎麼說吐就吐了?20多元,20元就這樣打了水漂。

可是,還沒等他把話說完,我又開始新一輪的噴薄而出。

“做你的孩子真幸福”,可誰知道老母親的我,背後的辛酸有多少?


好不容易孕吐消失了,一轉眼,孩子就提前到來了,早就知道生孩子的痛,那是高達十級的世上之最痛,但它還是來了。

《愛情公寓5》裡面的呂子喬,為了能切身體會生孩子到底有多痛?他不惜兩次冒著被醫生臭罵,兩次賠償“產床”被毀的風險去體驗,結果好不容易捱了15秒鐘後,他就廢了,直接坐在輪椅上了。

也許,電視劇有它誇張和戲虐的成分在,但我相信,只要生過孩子的女人,都可以真正體會到那種切膚之痛,那種割肉之痛,而我則是直接暈死在手術室的產床上,甚至連他們怎麼把我送出手術室,我都不知道。

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每個孩子在見到母親之前都經歷過一場生死殺戮,從幾千萬個甚至幾億個“競爭對手”當中脫穎而出,而母親則是通過懷胎十月,歷盡千辛萬苦才得以把孩子帶到這世上。

所以,每位母親哪怕再柔弱,也是為母則剛,願拼儘自己的一生,只會護得子女的周全。

02 育兒路上,幾多委屈,幾多眼淚


“父母不僅僅是一種尊稱,而是一種責任;孩子不單單是一個生命,而是一代希望。”這就註定,當父母有多不容易?

因為剖腹產,孩子的體質明顯比別人差很多,而且喉嚨裡老是覺得有口痰卡著,所以大家都說孩子以後,很容易得肺炎。

從此,雪梨和川貝成了我們家的必需品,因為老人總是告訴我說,它們可以很好地預防咳嗽,因為孩子小,往往咳著咳著就變成了肺炎。


“做你的孩子真幸福”,可誰知道老母親的我,背後的辛酸有多少?


因為小時候給孩子燉的雪梨太多,以至於我現在看到雪梨都害怕,害怕回憶孩子咳嗽的日子,害怕想起給孩子燉雪梨時的提心吊膽。

一路戰戰兢兢,孩子終於進入幼兒園了,快四年了,我終於可以稍稍鬆口氣了。

因為我們在鄉下,只有那麼兩所幼兒園,一所私立,一所公立,在我對比後,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私立園:因為它,就在孩子親舅公的家隔壁,幼兒園就是堂舅公的房子,就衝這兩點,我就覺得把孩子放在那裡比較安心。

因為那時候還沒有太多虐待幼兒的事件,那時候的幼兒園老師絕大多數都比較善良,她們不會為了自己的一點點工資,而給孩子的嘴上貼透明膠,更不會為了能讓孩子午睡而扎針等等。

所以,儘管孩子每天都哭著去上學,但我還是放心的,我知道,那裡的老師都會對他好,那裡的老師他們會用心愛著孩子,只是我有自己的委屈。

因為課多,因為每天的課都在下午,每天沒到17:20,我都到不了幼兒園接孩子,每次看著孤零零的孩子,我都心疼不已:“寶貝兒,對不起,媽媽不是故意的!因為媽媽愛你,但媽媽也不能不工作。媽媽如果一手抱起你,就無法顧及班上的哥哥姐姐們;而媽媽我一旦走進教室,就只能冷落你!”

這就是職場女性的無奈與心酸,一手帶娃,一手工作,因為生活所迫,我不能懈怠工作,所以我只能委屈孩子,委屈自己。

所幸,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懂事的孩子,早就知道媽媽的不容易,所以他在哭了一學期之後,就懂事地接受了這一切:因為媽媽要給哥哥姐姐上課,所以媽媽只能最遲來接自己。

03 陪讀路上,沒有雞飛狗跳,只有母嚴子孝

也許因為自己是老師,所以從孩子進入一年級的第一天開始,我就和孩子約法三章: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名小學生了,你必須對自己的事情負責,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為媽媽也很忙。

那時候,我們的學校還有一千多名在校生,是名副其實的大校,而我則是政治老師、班主任、生管一把抓,往往是我到了班上就忘了家裡還有要我輔導的娃,好像班上的娃才是自己親生的,而家裡的,則是別人家的孩子。

“做你的孩子真幸福”,可誰知道老母親的我,背後的辛酸有多少?


每次課間回家,看到孤身一人的孩子,從半路就開始揚著手上的語文書給我大聲背書的時候,我就很想哭:“寶貝兒,對不起!我知道,你需要媽媽,但班上有更多的哥哥姐姐也需要媽媽,所以學習一事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十分鐘課間結束了,孩子的書也背完了,而我們依然分頭努力:孩子做自己的作業,而我去班上繼續自己的工作。

每次深夜回家,看到才上一年級的孩子早已寫完的、就等著我簽字的本子,和早就自己燒水洗漱上床睡覺的的孩子,我都不忍不住心疼:“寶貝兒,媽媽對不起你!媽媽欠你一個睡前故事,媽媽更欠你一個晚安。”

因為等我回家,孩子早已進入夢鄉,所以在我們家,輔導孩子做作業那是不存在的事情,除了一年級的第一個學期。

因為我們學校是傍晚6:20就上課,一直到夜裡9:25,畢業班要到10點鐘,而我們孩子在9點鐘就按我的要求自己洗洗睡了。


“做你的孩子真幸福”,可誰知道老母親的我,背後的辛酸有多少?


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孩子欠自己的,而我往往覺得自己欠孩子的,因為我們和別人不一樣。

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是父母看著、守著做作業,而我們孩子是守著媽媽我來背書,不然上課鈴一響 ,我就去教室了;別人家的孩子要父母罵著,甚至打著才做作業,而我們家的孩子則是自己做作業,甚至連聽寫,有時候都是自己默寫完的。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點在親子關係上依然適用。如果父母都能以身作則,以事業為重,那麼他們的孩子首先學到的就是“敬業和奉獻”這兩個詞,從而對他今後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當然,這麼多年來,我也始終在努力,努力做到一個“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媽媽,努力做一名自律、上進的好媽媽,從而讓孩子以媽媽我為榜樣,讓孩子為媽媽我而驕傲,而不是覺得媽媽我,是那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作者簡介:西瓜甜甜啦,習慣用文字取暖,一生甘當孩子王,希望用手中的筆,和你一起邂逅人世間的真、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