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鐘、組合櫃、錄音機,當年普通的生活用品如今已進入了博物館


如今無論網上還是實體店都能看到很多像老暖水壺、鐵皮玩具之類的仿造品,在一些展覽上也會看到老物件展示以及復原的場景再現,就連王府井百貨大樓的和平菓局最近也搭建了幾條復古的老胡同,由此可見覆古懷舊風漸漸興起,旮旯兒今天就給大家展示幾幅上世紀不同時期的生活場景畫面。 有圖有故事,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一千多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朋友們閱讀轉發。

多年前在首都博物館曾舉辦過一次北京胡同展,在展覽中用老物件復原了幾間上世紀改革開放前不同時期普通人家的生活場景,這應該是旮旯兒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展覽。這間屋子裡的黑白照片鏡框、和麵瓷盆應該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家家戶戶常見的物件。

而這個場景中的洗衣機、電風扇表明這應該是上世紀八十年前後出現的新家電。

前年曾經在國博舉辦了一場大型的改革開放成就展,其中有個時光博物館展區,同樣也復原了好幾個場景供遊人參觀,這個場景中的十二寸黑白電視機是亮點。

其中還有個時光照相館場景,遊客可以在這裡找一找當年老照相館裡拍照片的感覺。

在北京的史家衚衕裡有一家衚衕博物館,這裡有兩間房間專門展出居民捐贈的各類生活用品,這是旮旯兒最喜歡來的地方,時不時的就過來轉轉。

在這裡幾乎可以找到各個時期的老物件,組合櫃、小童車、三五座鐘、雪花冰箱,這些都是旮旯兒印象深刻的生活用品。

如今除了這些專業展覽和博物館外,很多衚衕也都紛紛成立了自己的活動空間,這裡不僅彙集了很多居民提供的老物件,還成為了鄰里之間休閒交流的會客廳。

懷舊不是戀舊,人們看到這些老物件首先想到的是對曾經經歷過的生活的回憶,苦辣酸甜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曉箇中滋味。 有圖有故事,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一千多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朋友們閱讀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