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和埃爾多安這輪談判結束後還會繼續開戰嗎?土還會請求美支援嗎?

海龍逍遙客


最新消息是土耳其和俄羅斯在5號的談判中已經達成停火協議,普京與埃爾多安在莫斯科共同宣佈,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從當地時間6月0時起停火。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在接受採議時表示,如果土耳其停止“支持恐怖分子”,敘方不排和土耳其恢復關係的可能性。

停火協議生效后土俄雙方將成立聯合巡邏隊,在M4高速區域進行聯合巡邏,這對於目前的伊德利卜局勢從大的方面來說是降溫,至少雙方不再開打損失下降。但對於敘利亞而言國土收復進程要無限延長,至少短期內不可能再收復伊德利卜,前面所承受的損失也只能認了。

從上個月27號空襲土耳其並造成對方數十人傷亡以來,土耳其集合大量兵力在伊德利卜給了敘政府軍很重的打擊,整個“春節之盾”行動目前還在持續中。作為軍事實力較弱的一方,敘利亞政府軍接連被擊落已經相當緊缺的3架戰鬥機,地面作戰部隊和裝備損失更是慘重。為避免和土耳其直接交火,作為空中支持主力的俄羅斯空天軍這段時間表現看似不太積極。

土耳其方面這些天以受害者的身份強勢攻擊敘政府軍,同樣為了避開和俄軍直接交戰,甚至在本國領空部署預警機和戰鬥機,然後隔空掌握伊德利卜制空權。總體而言雙方爭執的要點就是伊德利卜,誰都想在這一衝突中獲勝以使掌握主動,但是在俄土停火協議調整下估計暫時不會再有動作(敘政府軍強勢的基礎是俄羅斯)。

而對於美國的支持,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曾表示已經提出軍火支持,更多的可能是需要美方表態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軍火援助。畢竟以敘利亞的實力還不足以壓過土耳其,而俄羅斯真接參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河東三叔


2020年前後發生的這場戰爭算是給土耳其上了一堂非常生動的政治課。

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埃爾多安認為依靠目前土耳其的國力,可以在敘利亞內戰中成為主要的參與者。

所以,在內戰中,埃爾多安合縱連橫和美國為首的北約走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政策路線。

於是,土耳其毫不猶豫的打擊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這個積極和美國及北約結盟的武裝力量。

但同時,土耳其大力支持敘利亞叛軍和敘利亞政府作戰,而敘利亞政府卻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排斥,但他其實和俄羅斯是盟友的關係。


可為了對抗美國在當地的力量,土耳其又和俄羅斯越走越近。

就這樣,敘利亞變成了美國、俄羅斯和土耳其的三國演義,土耳其也成為能夠和美國、俄羅斯在一張牌桌上打牌的牌手。

可是,土耳其畢竟實力弱小,無論是面對美國還是俄羅斯的強硬政策,他其實都是無能為力的。

2020年,伊德利卜地區爆發大戰,俄羅斯支持下的敘利亞政府軍北上攻打土耳其支持下的敘利亞叛軍,面對敘利亞政府軍的接連勝利,土耳其真的是拿不出什麼手段來。

雖然他在當地部署了大批軍隊,可仍然不敢輕易開戰,因為埃爾多安非常清楚,如果在伊德利卜地區和敘利亞軍隊爆發戰爭,即使是能夠獲勝,土耳其也會損失慘重,甚至讓自己的國力大大折損,這就是一箇中等強國所面臨的困境。

對付不了敘利亞政府軍,敘利亞政府軍背後的俄羅斯他就更無能為力了,所以埃爾多安一直聲稱不想打仗,不想打仗。


最後,他只好向北約求援。

可是不要忘了,過去埃爾多安在敘利亞一直以打牌的牌手自居,非常不尊重北約的意見,這個時候臨時抱佛腳怎麼可能會得到積極的反饋呢?

雖然美國願意提供一定的援助,但對於土耳其人來說也只不過是杯水車薪,聊勝於無罷了,還是需要他單獨來解決伊德利卜問題。

就這樣,土耳其領導人埃爾多安率領龐大的使節團前往莫斯科會見普京,雙方經過6個小時的談判,終於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伊德利卜協議。

這個協議看上去是土耳其和俄羅斯雙方妥協的結果,實際上卻相當於土耳其簽訂的城下之盟。

協議承認了敘利亞政府軍過去所取得的大部分戰果,只是暫時阻止了敘利亞政府軍北上攻取叛軍的最後據點,但卻給了敘利亞政府軍消化掉南伊特利卜的時間。

要知道,過去幾年敘利亞政府軍曾經多次企圖收復伊德利卜地區,但一直沒有成功,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時間消化已佔領的區域。

現在好了,通過土耳其和俄羅斯簽訂了伊德利卜協議,以m4公路為邊界,敘利亞政府能夠踏踏實實的專注於新收復地區的穩定工作。

同時,也為敘利亞政府軍重新積累力量北上攻打叛軍的最後據點爭取了時間。

一旦敘利亞萬事俱備,當北伊德利卜局勢出現變化的時候,就是敘利亞政府軍大舉北上的時候。

題主的第2個問題,土耳其會繼續請求美國的援助嗎?

這次和俄羅斯的談判既然是城下之盟,也是對埃爾多安的一個當頭棒喝。

他現在應該已經非常清醒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土耳其做一箇中等強國是沒有能力和俄羅斯、美國平起平坐的。

如果想要保住伊德利卜省北方,土耳其就得繼續和美國保持友好關係,爭取得到一定支持。

所以,如果埃爾多安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就一定會積極尋求美國的支援!


歷史風暴


筆者分析,普京和埃爾多安這輪談判結束後應該不會繼續開戰了,但摩擦肯定會繼續。

原因是俄羅斯和土耳其沒有核心利益衝突,但是俄羅斯又確實無法容忍土耳其以打擊庫爾德武裝為由,威脅敘利亞的領土完整。畢竟俄羅斯在敘利亞下了太多血本。

埃爾多安和普京

至於土耳其會不會請求美國支援。

筆者認為,美國會給與土耳其象徵性的支援。

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是美國扶植的武裝力量。美國從敘利亞一撤軍,土耳其就發動“和平噴泉”的軍事行動打擊庫爾德武裝,一度受都美國的指責和警告。

而現在由於俄羅斯和土耳其接上火,美國覺得現如今的中東亂局符合美國的全局戰略,所以就不得不象徵性的支持一下北約的這個盟友兄弟,但是又不能在態度上對庫爾德武裝太過分,所以一直在雙方之間敷衍,以保持戰略平衡。

美國國內的民主黨一直因為共和黨犧牲庫爾德戰友的舉動,強烈抨擊美國現行的中東政策。畢竟庫爾德武裝在昔日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係一直很複雜,曾經一度因為土耳其採購了俄羅斯的防空導彈系統而關係親密,並因此得罪了美國。為此,美國還恨不得把土耳其開除出北約。

現在,土耳其遭受了俄羅斯的軍事打擊又要求北約出兵,而北約解釋為,土耳其在境外的軍事行動不適用北約的出兵原則。

總之,中東的亂局就是一本糊塗賬。

筆者覺得俄羅斯在中東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某些強國總不能對一個只有1000多萬人口的小國敘利亞說打就打吧。


爸哥哥


輿論普遍認為,土耳其針對敘軍發動的“春天之盾”軍事行動,很可能引發俄土之間的戰爭。事實上,土軍主要是進行空中打擊,地面部隊都是由叛軍負責,就是擔心與俄軍爆發戰爭。

基於此,土耳其仍感覺與俄存在戰爭的風險,因為俄方曾表示,不能保證伊德利卜上空任何飛機的安全。因此埃爾多安才提議3月5日舉行俄法德土四國峰會,但俄方表示普京“很忙”,而法德由於土耳其讓難民湧向歐洲,表示了不滿和消極,並指責土耳其不負責任。埃爾多安不得不單獨前往俄羅斯會見普京。

3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會晤,普京首先表示,對有土耳其士兵在敘利亞喪生表示慰問,俄羅斯珍惜與土耳其的關係,並強調伊德利卜局勢需要雙方直接對話。而埃爾多安則表示,全世界都在關注我們,我們要在這裡討論出措施和做出適當的決定,使該地區和我們兩國平靜下來。

普京和埃爾多安在這樣的氣氛會晤,這仗還怎麼打?實際上,儘管埃爾多安高喊“讓俄羅斯讓道”,土耳其官方稱“與俄羅斯進行過16次戰爭,不怕再打第17次”,其實這不過是喊喊而已,因為現實看土耳其根本沒有能力去打大仗。而普京之所以不積極參加俄法德土四國峰會,是因為在2018年就伊德利卜局勢四國峰會讓土耳其佔了便宜,促成了俄土簽訂了索契協議,留下了至今的隱患。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即使俄土在圍繞索契協議進一步達成共識,土耳其也要做出讓步,至少把極端組織趕出伊德利卜。

普京的判斷是準確的,土耳其去年在敘北部針對庫爾德武裝發動了“和平之泉”軍事行動,今年1月又出兵利比亞,2月又發動“春天之盾”行動,有媒體報道稱土耳其在“春天之盾”動用了30萬大軍,土耳其總共才60萬部隊,哪來那麼些兵力?即使埃爾多安屢次揚言“敢戰”“好戰”,但這三線作戰,恐怕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何況“春天之盾”針對的是敘利亞背後的俄羅斯。

埃爾多安之所以這次大動肝火,主要是認為俄羅斯違備了索契協議,俄方認為土耳其不能借索契協議庇護極端組織,而索契協議也是規定極端組織必須離開伊德利卜。早前在敘利亞對話大會和俄土伊峰會,埃爾多安也支持普京對敘利亞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主張,但在伊德利卜上埃爾多安總以人道主義為藉口進行阻止。這也暴露了土耳其想佔領敘利亞地盤的野心,當然這就與普京的主張產生了利益上的矛盾。

儘管有矛盾,但是俄羅斯和土耳其都不想直接開戰,因為普京和埃爾多安都懂得,雙方開戰對誰都沒有好處,很可能是災難性的。美國和北約之前表示支持土耳其,實則是“隔岸觀火”,希望俄土發生戰爭進行彼此消耗。尤其美國,土耳其攻打庫爾德人,卡舒吉案件上,購買S-400導彈防禦系統,土耳其與美國早已是背道而馳,美國根本不會支援土耳其。

總的來說,俄土之間的矛盾就在利德利卜。普京實現敘利亞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意志堅決,埃爾多安佔據伊德利卜的決心不可動搖。但是兩國都不願發動戰爭來看,也只有坐下來進一步談判,尋找最大公約數,但是這個公約數是誰做出讓步,還是彼此都做出讓步,那就要看雙方的智慧在談判上如何發揮了。現實看,以普京的機智和俄羅斯的影響力,恐怕埃爾多安要落於下風。


適情雅趣


兩個問題。一,土美關係在走近,土俄關係在走遠。美國以出賣庫爾德武裝地盤建立30公里安全化解了土美的矛盾,埃爾多安把想要的攥在了手中,土美搬掉了扯皮子的"地雷"。土耳其也從俄羅斯要到了同樣的好處,普京認可了30公里安全區。埃爾多安皆大歡喜,兩邊通吃再顯神威。



然而,伊德利卜問題來了。俄敘要收回土俄索契會談達成的土耳其監督管轄伊德利卜的權力,理由是打擊恐怖分子。毫無疑問,伊德利卜有恐怖分子,而且和土耳其支持的反政府武裝混雜在一起,也得到了土耳其支持。這個問題很複雜,就是埃爾多安也不一定能解釋清楚,不過他只認可伊德利卜是土耳其的蛋糕,既然給了我就不能再拿回去。於是,土耳其出兵展開了"春天之盾"行動。

普京和埃爾多安通過長達6個小時的會談達成了一個表面上互不滿意的停火協議,看似各方都做了妥協,但背後有沒有私下交易值得推敲。那麼,雙方今後是否還會開戰?這要看M4公路兩邊的隔離區能不能落地。落不了地就得打,反政府武裝和敘利亞政府軍都有互相攻擊的衝動,約束不好還得回到從挑釁到小打然後到大打的老路。敘利亞政府想把俄羅斯拉入戰爭,反政府武裝想把土耳其拉入戰爭,試圖決一雌雄。俄土雙方都留下了活話,俄羅斯說要打擊恐怖分子,土耳其說要保留反擊敘利亞政府軍對其攻擊的權力。



二,從整體上看,如果俄土之間不想發生戰爭,大打就不容易出現。土耳其雖然阻止了俄敘解放伊德利卜,但想要的2月底退回到觀察哨之後沒有實現。面對俄敘這種擠牙膏的戰術,埃爾多安應該有所警覺,所以這次在伊德利卜並不準備撤軍。不要小看這個動作,悄然間性質變了。土耳其過去在伊德利卜是觀察哨哨,現在在伊德利卜是佔領軍。或許私下裡俄羅斯認可了這種做法,就像阿夫林和30公里安全區一樣,允許土耳其在伊德利卜劃定的區域大量存在駐軍。



埃爾多安要是拿到這個利益,那就失去了繼續打的動機,伊德利卜和平可期。敘利亞政府肯定不服氣,但現在成了局外人,尤其是通過"春天之盾"戰役來看根本就不是土耳其的對手。況且也看到了俄羅斯不願與土耳其開戰這個現實,也只好規規接受。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繼續開戰還是不打,土美走近給俄敘施加適當壓力是大概率事件。土美關係近了,也就留出了求援的餘地。


吉祥如意170587193




我們認為,這場莫斯科首腦會談,就類似是體育比賽裡常見的一次簡短叫停,之後還會繼續大幹。

在叫停期間,普京與埃爾多安並沒有利用面對面的溝通,彌合或縮小分歧,雙方都不願意在伊德利卜進行退讓,都懷著僥倖心理,希望休戰後的重新開火,會有不利於對方的意外發生。

土耳其方面希望:



1,歐洲方面會在驅趕入侵難民問題上,幹出錯事或傻事,形成被動,不得不求土耳其幫忙。

2,美國只是口頭答應提供援助,雙方還需要具體商量。

3,土耳其軍隊已經在伊德利卜展開斬首行動,一旦幾個核心目標被處置,戰場定會有突變。

而俄羅斯方面則希望:


1,伊朗方面會因為高級顧問被土耳其殺害,而改變觀戰立場,即使不願公開,也要實質性大規模介入伊德利卜戰事,緩解巴沙爾的壓力。

2,希望來自利比亞哈夫塔爾的援助能夠到位,增加敘利亞政府軍的作戰能力。

3,希望土耳其內部出現紛爭,讓埃爾多安有後顧之憂。

4,希望歐洲繼續對非法難民入侵採取強硬立場,並與俄羅斯溝通協調,取消一些制裁。


我們可以看出,俄羅斯和土耳其都在打著各自的盤算,只是苦了還在伊德利卜廝殺的土敘軍人,不知道在為誰做嫁衣裳。


新文化街男孩


人活一口氣,神爭一路香。土耳其有土耳其的打算,俄羅斯有俄羅斯的底線。土耳其悍然發動戰爭,自然有總統埃爾多安的打算,想利用戰爭,轉嫁國內矛盾?想利用戰爭來滿足土耳其人英雄情結?想利用戰爭來打出一片新天地?總之埃爾多安有自己的目的,戰爭可不是鬧著玩的,招乎不好那可是要引火燒身的。埃爾多安這個遊走於美俄之間,讓美俄既恨又想拉一把的傢伙,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國內,在周邊,在中東,在世界,玩耍著各種花樣,最終是自己本事大耍出令人佩服的結果?還是自尋死路,自作自受,被別人拿下?不過埃爾多安能如此玩耍,也真的很佩服他的勇氣了。俄羅斯是一個大國,普京做總統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在政治上應該是越來越成熟的。面對埃爾多安在敘利亞如此的攪鬧,普京也是生氣萬分的。本來敘利亞局勢已是穩操勝券的,美國似也不再幹涉,形將完全退出,沒想到土耳其竟插了一槓子,把本來看好的局面,攪亂了。鑑於本國經濟狀況,及俄羅斯所處內外局勢,作為大國的俄羅斯,是不屑也不想與土耳其打鬧的,那樣有失身份,也不想被他國所乘。但土耳其蹬鼻子上臉,太特麼氣人了,不教訓教訓他,他也不知道馬王爺三隻眼。普京是個敢作敢為的人,自然不會看著敘利亞局勢頹廢,也是會盡量維護面子的。與埃爾多安本來是有合作的,為此還讓美國為首的北約很不自在,不想在敘利亞問題上,埃爾多安又特麼鬧騰俄羅斯,埃爾多安這隻蒼蠅真他媽噁心人啊!看著俄羅斯在敘利亞得勢,一向霸權的美國自然很憋氣,一向看不慣的埃爾多安竟然為自己出了口惡氣,美國自然舒心啊。但有好有壞的埃爾多安,我美國是幫還是不幫呢?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但土耳其在中東肆意妄為,也得罪了不少鄰居,也損害了不少美國利益,這讓美國很棘手。但美國為首的北約,為了對抗俄國,還是欲幫的心理大,現在是口頭多幫,實質性少幫,多拉架子,就看後來局勢怎樣發展了。但有一點我們應該感到,那就是各方都還是比較理性的,畢竟戰爭不能打到核戰爭,那可是要滅國滅人類滅地球的啊!(一向不多留心時勢,只能勉為其難應邀了[微笑]。)


sunjin72976689


我們不論普京和埃爾多的談判如何?有一個原則,敘利亞存在俄羅斯的利益,例如敘利亞的地中海位置,例如塔爾圖斯軍港,例如赫梅明姆空軍基地等。因此,普京必須維繫巴沙爾的國家利益。如果普京因為這次談判而放棄了阿薩德的利益,那就意味著背叛,普京能這樣做嗎?所以,普京只要想到這一點,行為的準則還得看向埃爾多安的反應。

埃爾多安的原則還是伊德利卜那裡一畝三分田,他勢在必得,談判讓他撤軍,他會肯嗎?埃爾多安既然作出了那麼多精力、財力和軍事措,於是他一根筋必然抽到底。

俄羅斯能夠看著疲弱的巴沙爾.阿薩德被土耳其欺負嗎?不會,那麼戰爭會結束嗎?因此,這次“談判”說不上是和平談判。且是不會有明確的答案。

那麼,埃爾多安面對俄羅斯的強勢,無疑是無法力敵的,接下來,請求美國支持,是否會得到美國的肯首呢?美國人的行事風格是很圓滑的,表面上非常支持土耳其去同俄敘作戰,實際上只會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普通武器,以及提供所謂的軍事情報。這一點,美國的動機也逃不過埃爾多安的眼晴,他知道美國會鼓勵埃爾多安去同俄敘作戰,所以,埃爾多安不會去接受美國的支持!

2018年,美國在土耳其軍方實施軍事政變,埃爾多安還歷歷在目,記憶猶新,怎麼還去請求美國支持呢?地中海的有利地域,美國得不到,也就對埃爾多安恨之又恨!所以,接下來,美國一定會鼓勵埃爾多安繼續同俄敘去撕殺,消毫土耳其的經濟和軍事力量。

最終,戰爭依然存在,美國也不會支持土耳其。


用戶聽松閒人


由於伊德利卜局勢的升級,土耳其已經展開了“春天之盾”軍事行動,與敘利亞政府軍之間的衝突和對抗正在加劇。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已經展開的三輪專家級會談沒有取得進展。所以為緩和伊德利卜的緊張局勢,土耳其總統在5日前往莫斯科與普京舉行雙邊首腦會談。目前雙方的談判還在進行,目前沒有什麼結果,不過會前埃爾多安和普京都就會議本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埃爾多安與普京)

埃爾多安說道:“全世界都在注視著我們,我們要在這裡討論出措施和做出適當的決定,使該地區和我們兩國平靜下來。”很顯然這個調子定的很大,試圖在強調土耳其本身影響的輻射面,主要是北約的影響力,以此來向俄羅斯施加壓力。

普京的表態則更加實際一些,直言雙方開會的目的。他表示,“現在伊德利卜的區域局勢已經升級,需要我們進行直接對話。”

那麼埃爾多安與普京的談判能有結果麼?

這個很難說,因為當前的這個局面幾乎在2018年9月就已經註定,當時埃爾多安和普京在索契達成了“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協議備忘錄”。這個備忘錄規定了敘利亞衝突各方所需要遵守的義務和相關停火安排。然而事實上,義務沒有人遵守,而且也一直都沒有真正實現停火。但是敘利亞和俄羅斯針對伊德利卜的一系列攻勢卻打破了平衡,造成了直接後果就是100多萬的敘利亞難民湧向土敘邊境,準備偷渡進入土耳其。

(土耳其與希臘邊境)

難民這個是土耳其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為其已經收納了360萬敘利亞難民,每天的消耗上千萬歐元。這個負擔對於本身經濟十分脆弱,高通脹、高失業率的土耳其而言太大了。去年的土耳其地方選舉包括伊斯坦布爾在內的主要城市相繼被反對派共和人民黨拿下,所以埃爾多安不能再退讓了。所以在伊德利卜局勢開始空前緊張之時,埃爾多安也顧不上太多了,直接宣佈開放土耳其與歐盟邊境,不再限制難民進入歐盟。面對歐盟追加的援助資金,埃爾多安更是直接拒收了。

(土軍集結)

放難民進入歐洲不是辦法,因為其中也僅僅三分之一是敘利亞的,大部分是伊拉克、阿富汗、伊朗等國的偷渡客。所以開放邊境不能解決問題,其需要與普京談判。埃爾多安已經沒有退路,在北約的支持下,其也無所畏懼。埃爾多安的底線就是必須先實現停火,從而緩解難民壓力,至於M5公路的控制權問題,這個是後續討論的。對於暫時實現停火,普京和埃爾多安還是可以暫時達成的,不過敘利亞內戰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解決。所以衝突不就的將來還會重啟。

(薩拉齊布)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普京與埃爾多安的會談應該達成了伊德利卜地區的停火協議,畢竟繼續打下去很可能造成土耳其與俄羅斯直接交戰兩敗俱傷的局面。

伊德利卜地區的戰爭維持現狀,實現停火,是符合各方利益的方案。

對於土耳其來說,雖然埃爾多安揚言要推翻敘利亞阿薩德政府,但土耳其在敘利亞畢竟勢單力孤,再窮追猛打下去,有可能被俄羅斯伊朗敘利亞三國群毆,尤其是土耳其雖然號稱北約第二軍事強國,但與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俄羅斯相比,實力上還是有明顯差距。

何況美國為首的北約盟國雖然口頭上支持土耳其打擊敘利亞政府軍,但都是坐山觀虎鬥,流血死傷的都是土耳其士兵。

對於俄羅斯來說,也不願意與土耳其發生直接戰爭。畢竟土耳其與敘利亞是鄰國,土耳其大舉入侵敘利亞,進行大規模戰爭更加方便。何況土耳其背後還有強大的美國為首的北約,曠日持久的戰爭對俄羅斯經濟是巨大的消耗。

對於敘利亞政府軍來說,雖然想一勞永逸徹底消滅伊德利卜地區的敘利亞叛軍,但土耳其軍隊大舉入侵敘利亞,敘利亞與號稱北約第二軍事強國的土耳其之間軍事實力有明顯差距,不僅無法消滅敘利亞叛軍,連敘利亞政府的生存都面臨巨大威脅。

何況敘利亞還經常被另一個死敵以色列偷襲。畢竟敘利亞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遠不如以色列與美國之間關係那麼鐵。

俄羅斯如果要真正保住被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看做眼中釘肉中刺的敘利亞阿薩德政府以及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戰略利益,最簡單的辦法是幫助敘利亞製造核武器,就像美國幫助以色列那樣,但俄羅斯並沒有像美國全力庇護以色列那樣全力庇護敘利亞,因此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最終很難擺脫薩達姆卡扎菲被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推翻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