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三四線城市,蜜雪冰城年營收從35億元漲到65億元

主打三四線城市,蜜雪冰城年營收從35億元漲到65億元 | Morketing2020新消費觀察①

文 | Rita Zeng

提及茶飲品牌,或許你第一聯想到的便是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等“網紅”品牌,然而有這麼一家茶飲品牌已經將門店發展至7050家,終端營收2018年到2019年實現了從35億到65億的跨越。

它便是蜜雪冰城。

相比喜茶、奈雪的茶在社交平臺上的高聲量和頻繁引發討論,蜜雪冰城卻顯得十分低調。

1996年,想要做銷售的張紅超來到鄭州,但因為感覺自身初中學歷太低,為了應聘,便參加了河南財經學院的自學考試。而後因為即將畢業,需要找一件穩定長期的事情做下去,張紅超想起在商丘體育場的一條街上有各種刨冰,而他發現自己在鄭州上學的兩三年,從未見過此類飲品,這讓張紅超意識到可能將是一個發展機會。

隨後他前往商丘,經過一段時間的潛心研試,研發出的刨冰得到了自家奶奶的讚賞後,奠定了他把刨冰帶去鄭州的信心。

拿著奶奶壓箱底的3000塊錢,張紅超開始創業之路,創立了“寒流刨冰”,直到2000年,寒流刨冰品牌升級,正式更名蜜雪冰城。

在蜜雪冰城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行業一波又一波的洗牌,然而20多歲“高齡”的它,卻依然生機盎然,成為小鎮青年和大學生們的“心頭好”。那麼在其背後,有著怎樣的品牌定位和營銷邏輯?

高度性價比,2元冰淇淋打開市場

茶飲其實是一個流量生意,因此品牌和口碑是營運關鍵。

從品牌定位來看,與其他茶飲品牌的高端、小資定位不同,蜜雪冰城追求的是高度性價比,主打下沉市場,這也是蜜雪冰城打開三四線後逐漸向一二線城市發展的核心,並且從產品品類到門店,蜜雪冰城存在一套自有的營銷邏輯。

在蜜雪冰城“2元冰淇淋”是“敲開”消費者購買心理的引流爆品,用於培養用戶習慣。要知道1997年,剛起步的蜜雪冰城冰淇淋僅售賣1元,即便到現在,蜜雪冰城的冰淇淋和茶飲的價格也主要集中於2-10元的價格。

主打三四线城市,蜜雪冰城年营收从35亿元涨到65亿元 | Morketing2020新消费观察①

如今處在一個注意力經濟時代,每年不斷有新的茶飲品牌出現或者死亡,其中的根本原因在於流量的消退,這也是喜茶“長紅”的原因之一,也是喪茶“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此消費者對奶茶店的關注度越高,消費者選擇它的幾率就越大。所以蜜雪冰城先依靠低價爆品達到一定的人流量後,再用其他低價單品再次吸引消費者購買,並且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買冰淇淋的同時,為攤低自己排隊的時間成本,很大程度上會購買其他單品。

同時Morketing發現,一個小縣城內實際有多家蜜雪冰城門店,主要聚集在學校等人口密集的區域,密集開店一方面提高了蜜雪冰城的品牌辨識度,另一方面則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廣告成本和減少原料配送費用。

在產品營銷上,面對下沉市場,蜜雪冰城推新品主要是採用全覆蓋式不斷重複的推廣方式,在吧檯、門口地貼、招牌海報、封口機、杯架、電視機等區域,都被蜜雪冰城利用起來,打造廣告位,以此不斷在向消費者曝光和推廣新產品。

主打三四线城市,蜜雪冰城年营收从35亿元涨到65亿元 | Morketing2020新消费观察①

到如今,蜜雪冰城已然形成了一套價格壁壘和門店營銷邏輯,因此當相同定位的新品牌進入市場時,產品品質或者價格沒有足夠的優勢,很難以在市場中濺起水花。

當然產品售價低也意味著,需要有效控制成本。

維持高性價比主要依靠蜜雪冰城的供應鏈體系。目前蜜雪冰城擁有獨立的中央工廠,研發中心和倉儲物流中心,擁有完備的產業鏈閉環。

2012年蜜雪冰城成立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獨立的研發中心和中央工廠,在原料上實現了自產。2014年,開始搭建物流中心,成為全國飲品行業中第一家實行物料免費運送的品牌。

在之後的2017年、2018年,蜜雪冰城分別在上海、深圳建立了研發中心。而看似獨立的工廠和研發中心,實際已經打通了所有環節和渠道,從品牌運營、研發生產,再到物流運輸,能夠完成從原料採購、研發、加工生產到門店銷售的無縫對接。

高性價比的產品和不斷研發的新茶飲,造就了蜜雪冰城在消費者心中的“平價”“不錯”“優惠”的品牌形象,併為其在下沉市場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壁壘和品牌效應。

跟隨市場變化,不斷進化

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的變化,蜜雪冰城自身也一直在進行升級,從LOGO、品牌年輕化到邁向海外市場。

為了增強在消費者腦海中的品牌記憶,蜜雪冰城推出全新形象,將LOGO設計成一個頭戴皇冠,手拿冰淇淋權杖的“雪王”,並且在奶茶杯、紙杯上印上了“雪王”的標誌,用高辨識度的店面形象與其他品牌進行區別。甚至產生聯想,當消費者記不住店名時,一看“雪王”的標誌,便能聯想到,“哦,那家買3元冰淇淋的奶茶店”,促使消費者能夠走進店內。

主打三四线城市,蜜雪冰城年营收从35亿元涨到65亿元 | Morketing2020新消费观察①

同時在門店上,蜜雪冰城也進行了升級嘗試,2018年便開始升級店鋪,升級版店面以深金棕色為主調,簡約大氣,與蜜雪冰城常見的紅色門頭有較大的區別。同時在每個品類的平均價格都有所上升,比如,原4元的檸檬水在新版店面中為6元。

面對的店鋪升級,有人表示,標準店與升級店的組合形式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品牌效益,吃掉更多的市場份額,當然這也需要長時間的驗證,目前蜜雪冰城的門店主要還是以標準門店為主。

此外,當年輕群體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想要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不斷的曝光,以及找到年輕人和品牌之間的相同價值觀,建立更為緊密的溝通橋樑。

因此為了與年輕化形成互動,進行溝通與交流,蜜雪冰城獨家冠名並主辦了“冰淇淋音樂節”,邀請羅志祥、汪蘇瀧等年輕人喜愛的明星,用音樂的方式打造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的品牌影響力。

主打三四线城市,蜜雪冰城年营收从35亿元涨到65亿元 | Morketing2020新消费观察①

與此同時隨著品牌運營的成熟度越來越高,國內茶飲市場進入“下半場”,接二連三的茶飲品牌選擇朝著海外地區發展,一方面能夠避開國內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還可以在海外尋求到新的市場增長點。

像CoCo都可、快樂檸檬等品牌早已在日本等地開店,喜茶在新加坡也開起了海外店鋪,蜜雪冰城則主要選擇了越南、緬甸、印尼等周邊國家開店60餘家,並另起品牌名“MIXUE”與國內品牌進行區分。

事實上,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國內茶飲市場逐漸被頭部品牌佔據,1、2線城市被喜茶、奈雪的茶、CoCo、一點點、瑞幸等品牌佔據,3、4線城市則有蜜雪冰城、快樂番薯,因此想要打造一個新的茶飲品牌絕非易事,不然喪茶不會在誕生僅4天就關門大吉,答案茶不會在4個月後被加盟商堵門。

故而,理智對待風口,制訂差異化切入點和營銷邏輯,有足夠的資本支持,也許才能在如今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博得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