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內基金有什麼投資訣竅?為什麼老手都愛在場內投資基金?

頭條基金


場內基金交易價格可以有效的反映市場行情,具有及時的效用,對投資者來說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及時進行有效的操作,規避市場風險。而場外基金淨值是未知的,它只能收市之後,一般到晚上七八點才可知道基金淨值,然而對於瞬間變幻莫測的市場幾乎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也就是說,場內基金較適合做價差投機,而場外基金較適合長期投資。

場內基金比較規範,場外基金不可控因素較大

場內基金主要包括四類基金,分別是封閉式基金、分級基金、etf基金和lof基金。

封閉式基金:它以場外基金是不對應的,即在認購期之後份額基本固定,在一定期限內不能通過場外申購和贖回。投資者需要購買封閉式基金,只能通過場內的二級市場進行競價交易。

分級基金:分級基金較為複雜,在這裡就不詳述了,只要記住分級基金主要分為兩級(三級的也有),分別是a份額和b份額。其中b份額向a份額借錢,並向a份額支付利息,即b份額表現為槓桿的高風險,而a份額表現為債權的低風險(收益幾乎是固定的,波動率較小,通常也為中低風險固收基金)。

分級基金存在分拆和合並的過程,比如母基金分拆為a基金份額和b基金份額,a基金份額和b基金份額合併為母基金。而在交易所(場內)不存在母基金,合併之後只能通過場外贖回;而申購母基金之後,要拆分只能在交易所拆分。因此,分級基金場內與場外的基金也是不對應的,場內基金存在較為規範。

Etf基金:Etf基金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也就是被動型基金,基本剔除人為因素(基金經理的操作策略),跟蹤特定指數的基金。而特定指數存在較為固定的樣本,也有較為規範的篩選規則,不受人為影響。

雖然Etf基金也可以進行申購和贖回,但只能通過一籃子股票進行申購和贖回,並不能用現金申購和贖回,與場外的基金有本質的區別。

拓展:場外的指數基金一般叫Etf聯接基金,注意“聯接”兩字。雖然也稱為指數基金,但它保留有少量的現金資產,以備人們隨時贖回。即場外Etf聯接基金是跟蹤Etf基金的基金,或者說Etf聯接基金主要資產配置(投資)Etf基金,存在跟蹤誤差。

Lof基金:Lof基金與場外的基金沒有本質的區別,即在場外可以申購同一只基金。但是在場外申購之後,要在場內交易,仍需要轉託管,存在相應的時間和費用。

但是因為兩者具有完全的相關性,場內交易的Lof基金價格與場外對應基金淨值相差較大時便存在套利空間。因此,由於套利機制的存在,場內lof基金雖然是競價交易,但價格會與場外對應基金淨值基本保持一致。

小結:場內基金與場外基金是有較大區別的,場內基金並不完全對應場外基金。並不是說,場內的基金與場外的基金是一樣的,兩者可以自由切換。因此,相對而言,場內基金較為規範,場外基金不可控因素較大,特別是淨值是未知的。

場內基金偏向於投機,場外基金偏向於投資

因為場內基金和場外基金並不完全對應,那麼這兩者沒有較為積極的可比性——適合投資場內基金的,不一定適合投資場外基金;適合投資場外基金的,不一定適合投資場內基金。

因此,並不是說老手喜愛場內基金,而不喜歡場外基金。每個人的投資目的和投資經驗存在差異,只是相對而言投資場內基金的人比較有投資經驗,要不你連場內基金的運行規則都不懂,如何進行場內基金投資呢?

場內基金的交易類似股票交易(不收印花稅和過戶費等,只收交易佣金),即買賣規則和確定交易價格較為複雜,不像場外交易買入就可以了,價格也不用理會(淨值是未知的),甚至機械性的定投。

也就是說,投資場內基金起碼要有投資股票的經驗。

場內基金可以及時的反映市場動向,比如etf基金只要看到相應的指數變化就可以進行相應的交易,確定價格,也確定基金淨值(價值)。即可以短期內進行操作,有利於投機(類同買賣股票)。

而場外基金淨值是未知的,通常只能在晚上七八點才知道淨值是多少,操作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延時性)。比如在交易時間內贖回是以當日收盤淨值計算,而交易時間外贖回則以次日收盤淨值計算,存在一定的延時性,不利於及時規避市場風險。

場外基金交易成本昂貴,不利於短期操作,場內基金反而相反

場外基金存在申購費用和贖回費用,其中標準申購費用為1%到1.5%,但通常能打1折,即0.1%到0.15%;而贖回費用按持有期限收費(一年以內通常為0.5%),特別是7天內贖回費用高達1.5%,且不可打折。

從費用方面可以看出,場外基金它適合長期投資,而不適合短期投機,要不扣掉申購和贖回費用,還有多少收益呢——基金本身就是分散式投資,收益的波動率幾乎跟隨大盤的波動率。

雖然場內基金也計提基金管理費和基金託管費,但是其交易成本低下,比股票交易還低,只收取佣金,不收取印發稅(股票賣出1‰)。而如今的交易佣金低至萬二或萬三,總體成本是非常低的,因此可以通過買賣場內Etf基金來進行對大盤的判斷或投機獲利。

比如你認為大盤要漲,但卻不知道會在哪些板塊爆發,或交易金額較小,那麼你就可以買etf基金進行短期操作,從而獲利。

因此,場外基金偏向於投資,而場內基金更加偏向於投機,如同對股票的操作。

拓展:購買場內基金需要注意最低收費,很多證券公司都有最低收費,筆者有4個賬戶,其中三個賬戶都有最低5元的收費。如果有最低5元收費,而每次交易量較小的話,交易成本也是挺高的,需要注意交易成本,不要實際虧了都不知道。


三人聚眾


老手都愛投資場內基金,那必然是有它的優勢,相對場外基金來說,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場內基金的費率比場外基金低

先說場內,場內的佣金費率一般是萬分之三,也就是0.03%,5元起步。一買一賣的交易成本是0.06%。

而場外,申購費大多1.5%,平臺一般會打個1折,也就是0.15%。贖回費0.5%,如果持有時間長,可能不收取。

假設投資10萬元,場內交易成本=100000×0.06%=60元,場內交易成本=100000×0.15%=150元。

可以看出,場外的交易成本明顯比場內的高,這還是按長期持有不收贖回費的情況下計算的。如果是短期交易,場外的成本只會更高。

更何況,現在有些券商已經取消了基金的最低5元交易門檻。

2.交易速度快

場內要求的是買賣雙方競價實時成交,成交價格準確及時,所以能以最準確的價格成交。

如果當天賣出,第二天資金就能提現出來。

而場外基金,採用的是未知淨值成交,申購時是不知道成交價格的,要等到收盤後計算出來的基金淨值為價格成交。

贖回時一般需要3到4天,遇到節假日還要往後延期。

這就造成了場外交易的延時性,時間成本太高。

3.場內基金可以底倉套利

場內的交易價格與場外的淨值經常出現折溢價的情況,可以進行套利操作,產生超額收益。

這種操作需要對基金的知識有一定的瞭解,所以一般都是老手在玩。

以上就是老手為什麼選擇投資場內基金的原因。

而新手呢,可以先從場外基金定投開始,懶人交易,省時省心。

等走完一個微笑曲線後,也可以選擇去場內交易。


樹葉的一生啊


不管是在場內還是場外買都是可以的,只是場內場外有不同的優勢,所以選擇也會不一樣。先看一下場內與場外的優缺點,你就知道為什麼老手都喜歡在場內投資了。

1、購買渠道有區別

場外基金的購買渠道通常是:銀行櫃檯、券商、第三方銷售平臺(比如:且慢、天天基金、支付寶、理財通等)

場內基金的購買渠道指的是開證券交易賬戶認購。

2、費率有區別

現在證券交易賬戶開戶已經互聯網化,場內交易買入、賣出費率基本上最高都是0.03%。

場外申購費率普遍打一折,比如,在且慢上的長贏計劃,推薦的品種最高申購費率為0.15%,贖回費率在2年以上基本上免贖回費,2年以內基本上為0.5%。

總體來說,場內交易費率更便宜一些。

3、流動性有區別

從流動性來看,比如長贏計劃買入時,當天場內買入人數和買入量大增,經常出現溢價,尤其是一些盤子比較小的行業品種這個問題更為突出。大家同時去搶同一個品種,人為的推高了價格,買入就不那麼合適了。而將來賣出時,大家同時都賣出,可能也會出現一定的折價,導致大家賣出價格更低一些。

場外申購贖回基金不會有溢價、折價。

4、波動性有區別

從波動性來看,場內交易價格是實時波動的,如果你想買的比收盤價更低,需要有自己的判斷,並且白天不斷盯盤。因為收盤價格其實無法預測,所以即使盯一天盤,你的買入價也不一定能比收盤價格更低。比較適合機構或資深投資人。

場外交易相當於從基金公司處批發份額,每天只有一個價格,就是收盤價。可以避免持有期間的心態波動,比較適合普通投資者。

5、投資方式有區別

場內基金不能定投,也不能進行基金轉換;

場外基金,則可以定投和進行基金轉換。

6、非理性操作也有區別

從一些歷史經驗來看,場內交易因為更便捷,所以催生了更多的非理性操作;

而場外交易沒有那麼方便和及時,反而非理性操作更少,更能幫助用戶長期持有。

7、品種數量有區別

場內基金目前數量不是特別多;

場外基金品種較多,有股基、債基、貨基、混基等各個類型,可選擇餘地大。

那是選擇場內好還是場外好呢?

如果你是新手,或沒有時間天天盯盤,建議選擇場外購買,可以大量的節省時間,也比較容易入門,還可以選擇定投,省心省力。

如果你是老手,有資深的經驗,資金量比較大,又熟練場內的操作,那可以選擇直接在場內操作。

理財就是理生活,希望你能在理財的道路上有所收穫。


豆豆在成長


由於行情回暖,基金的熱度也隨之提高。在支付寶和微信接入基金銷售模塊之後,幾乎全民投資基金,但是基金實際上又分為場內基金和場外基金之分,今天咱們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話題。

場內基金與場外基金

場內基金即交易所交易基金,場內指滬深交易所,場內基金可以理解成一隻股票,其交易模式和股票幾乎一模一樣。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場外基金,如銀行代銷、天天基金網代銷以及支付寶、微信等銷售的都屬於場外基金。簡單一句話總結,在滬深證券交易所、像股票一樣交易的基金即場內基金,除此之外的都是場外基金。場內基金主要指ETF指數基金和深圳市場的LOF基金。

目前上海市場有253只,代碼以51開頭,深圳市場有269只,代碼以50或者16開頭。

老手鍾愛場內的原因

1、夠買價格不一樣。場內基金價格實時變動,成交是最新價格,而場外基金買入價格統一為每一個交易日結束15時之後的結算價格,所有在場外買入基金者都是統一價格成交。

2、夠買的途徑不同,場內基金更加方便,渠道單一。場內基金只能在滬深證券賬戶上買賣贖回,而場外基金可以在銀行夠買,也可以在第三方代銷平臺夠買,還可以上基金公司官網進行夠買。對於炒股的人而言,在證券賬戶夠買無疑是最方便直接。

3、購買的費率不一樣。場外基金購買時,幾乎都打折,但是贖回是按照持有時間長短分段收費,總體上高於場內基金,場內只有券商收取的佣金部分,而且這個費率是可以喝證券公司協商的。

4、流動性不一樣。場內的基金變現最快,資金利用效率高,而場外往往需要T+2才能到賬。


我是溯源歸一,關注我,一起探討投資,實現財務自由!

溯源歸一


首先要知道貨幣基金分為兩種,一種是場外貨幣基金,這種貨幣基金在基金公司的官網上進行交易,或者是第三方平臺。

另一種是該問題提到的場內貨幣基金,場內貨幣基金可以通過證券賬戶進行交易或申購贖回。

為什麼投資老手都愛在場內投資呢?除了成本相對較低外,其實最重要的是場內交易型貨幣基金當天可以買進賣出,比買賣股票還方便。

投資老手可以在交易時間內隨時轉換成逆回購,股票,或者其他基金等其他投資工具。當其他投資工具有更好的投資機會時,老手就可以賣掉基金然後買進其他投資工具。這非常的方便快捷,效率高。這點是場外基金做不到的。

再來了解一下場內貨幣基金。

目前我國的場內貨幣基金分為3類:交易型、申贖型,交易兼申贖型。申贖型效率比較低,一般不考慮。

重點場內基金投資訣竅。

目前總共有30多家場內交易型貨幣基金。沒有必要都看,其實貨幣基金都差不多,收益率相差不大,管理費也相差不太大。只要選擇幾隻規模比較的進行投資就可以了。比如挑選基金規模大於100億的。

最後看投資的訣竅,套利機會。

首先了解場內貨幣基金分紅規則:

從收益計算方式來看,上交所的交易型貨幣基金的計息規則都是算頭不算尾,即買入當天享受收益,賣出當天不享受收益。

深交所的交易兼申贖型貨幣基金的計息規則都是算尾不算頭,即買入當天不享受收益,賣出當天享受收益。

由於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計息規則不同,就給投資者帶來套利機會。

投資訣竅:

在週五賣出深交所的貨幣基金,獲取週五到週日的三天收益。

同時用該資金在週五買入上交所的貨幣基金,獲取自週五到週日的三天收益。

這樣投資者可以在週末多賺三個計息日,實現7天計息9天。老手都是這麼做的。





我是Jin


金融投資領域,越是老手越敬畏市場,在低風險和高收益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絕大部分投資者為什麼適合投資指數ETF?

股票一賺二平七虧這個結局已是定局,細數原因可以是一籮筐,我之前和大家講過,就不展開了。做股票長期來看大概率你是要貢獻養分的。如果你不認同,可以不用往下看。當然,要是哪一天註冊制和漲跌停製度被廢,像港股美股一樣一個利空一天殺你個70%以上就會認同了。

要說性價比最高的還是指數ETF,不死屬性。只要你買得不是貴得離譜,長期來看本金不會丟,並且賺點小錢是沒有問題的。很多人說,噢SHIT,我進入股市是賺大錢的,指數基金和股票比起來太LOW。

這裡詳細說下指數ETF能不能賺大錢?

1、昨天我們聊過巴菲特老爺子年化收益率不高,但之所以被捧為投資傳奇的原因,不外乎兩點,儘量保證每年不虧損和投資時間足夠長。我們說保守點,你的專業性各方面都很牛,但你能否一定保證在50年內不踩任何一個雷?茅臺?恆瑞?海天?對不起,股票做不到,指數ETF可以做到。

2、好的,確定了這個品種不死,因為我們得保證不能踩雷,這一點很重要。這似乎和賺大錢關聯度不大。再看第三點。

3、指數ETF是有底的。當一個品種已經把底牌告訴你了,那麼我們就等,等到差不多底部的時候慢慢買,買好之後基本上就解決了賺錢的問題。是的,還是沒有說清楚怎麼賺大錢。賣個關子,再看下一點。

4、A股是個很有意思的市場,每隔6-7年會有一次牛熊轉換。熊市呢砸得爹媽都不認得了。牛市呢,漲得不認得爹媽。我們隨便翻一翻一輪牛熊,指數ETF的漲幅基本都在5-10倍。如果你覺得一個品種年化在50%左右,還不算大錢。基本我們就聊不下去了。

5、如果你覺得一輪牛熊太長,好的,兄跌,我們還有網格策略。如果你覺得網格太過保守,好的,兄跌,你看看一些行業指數ETF的漲幅一點都不比股票差。何必每天累死累活的在一個行業板塊、N多家公司裡面看技術形態、分析基本面找一隻你覺得驚為天人、驚鴻一蹩的一隻股票然後第二天卻跑不贏指數?你不睡覺、不吃飯不泡妞的嗎?兄跌?

你看看寬基50ETF、100ETF、300ETF、500ETF,創業板50ETF。。。。行業ETF半導體50,生物醫藥,中證消費、中證軍工等等要長有長、要短有短的。。是怎麼樣不能把你伺候好呢?

嗯。不能聊下去了。再聊下去掌門都要流口水了。

更多指數ETF策略請關注VX公眾號:掌門牛。


掌門牛


當基金已成往事: 基金漲多了你贖回,跌多了名聲差沒人買,那就漲一點再跌回去上下拉鋸,你不掙錢不贖回,那我就用大家的錢穩賺手續費(管理費),年薪不高几十萬、上百萬沒問題。還能偷偷的玩個老鼠倉掙點私房錢,個個基金之間還可互相接盤此消彼漲,捧出個名星基金(基金公司內部人員或相關人員可提前買入該基金不違法,還能因其上漲而獲利)及其經理人,引誘更多的人買基金。這就是基金公司的套路,基民的死路。 基金公司掙錢的方式不改,百姓永無寧日。

公募與私募基金的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也有收的)。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