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的江湖裡,想要談笑風生?先學鈍感力,防止“精神騷擾”

“黃渤,你受到過冷遇嗎? ”

黃渤:“當然有,怎麼沒有?以前唱歌的時候,天天都會遇到。之前在劇組做小演員,演小角色的時候,誰搭理你啊?你能碰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現在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洋溢著溫暖的笑臉。”

在辦公室的江湖裡,想要談笑風生?先學鈍感力,防止“精神騷擾”

智聯招聘曾經做過一個調查,高達67%的職場人士曾遭受過職場冷暴力。在精神虐待、心理暗示、冷漠無情、傷害自尊、被迫辭職等方式的職場冷暴力威脅之下,很多人都出現了焦慮、迷茫、沒有自信、疲憊不堪等情況。

但是,“職場冷暴力”這個問題範圍很大。而且,“職場冷暴力”很容易與職場壓力、焦慮、個人性格等主觀概念、感受混雜、混淆在一起。比如說,企業在很大的生存壓力之下,從上到下,每個人都存在著很大的壓力,那麼由此產生的種種辦公室人際衝突,不能一句話全部歸結於主觀的“職場冷暴力”,這可能會犯歸因錯誤。

所以,如果我們要探討這個問題,那麼我們首先需要對“職場冷暴力”概念和現象本身進行比較精確的定義。

法國心理學家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有一本名著《窺視職場中的冷暴力》。法語可以說是世界上非常精確的一種語言,對概念清晰非常嚴格。在書中,她首先把“職場冷暴力”這個詞語精確定義為“職場精神騷擾”,同時也定義了“職場精神騷擾”的精確內涵為:

職場精神騷擾是指因其反覆性或系統化而對某人的尊嚴或心理、生理完整性造成侵害,並危及此人的工作或惡化其工作環境的過度行為(動作、語言、態度等)。

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職場新人是比較容易受到“職場精神騷擾”的:首先,新人的尊嚴相對不高、不“值錢”,容易侵犯。其次,新人的工作、技能相對不重要,惡化以後,沒太大風險。最後,可以讓上級認為不合適的新人主動辭職,從公司層面減少“試錯成本”。

雖然說適者生存,但我們要對職場新人儘量進行人文關懷,儘量去幫助他們。畢竟,人不是無靈魂的動物,也不是無生命的機器。

所以,當我們把問題、概念、對象精確定義後,我們的探討話題為:【新人如何防止“職場精神騷擾”,進而提高在辦公室這個小江湖的生存能力】。我們將從以下3個方面展開探討:

1、新人為什麼容易遭受到職場“精神騷擾”?

2、遭受到職場“精神騷擾”的嚴重後果是什麼?

3、鈍感力—職場新人必備的防“精神騷擾”能力。

在辦公室的江湖裡,想要談笑風生?先學鈍感力,防止“精神騷擾”

一、為什麼新人會遭受“職場精神騷擾”?

在《杜拉拉昇職記》中,女主角杜拉拉作為新人,剛入公司時就遭遇了職場精神騷擾:

公司要裝修,同事們都不敢接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任務,於是就交給了新人杜拉拉。裝修需要各部門的配合,但銷售部的同事非但不配合,反而故意刁難她這個新人,物資需要打包搬走,同事卻故意拖延進度,拒絕打包。

面對工作中的種種壓力和同事的不信任,杜拉拉也產生了嚴重的自我懷疑,在同事都離開公司的午夜,她偷偷躲在角落抹淚。和上司王偉的一番對話,才讓她重拾了信心。

從杜拉拉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職場精神騷擾”的主要表現形式為:

孤立個人、拒絕正常工作溝通、故意造成惡劣的工作條件使之無法正常完成任務、進行人身攻擊並貼上“標籤”,並以此恥笑...

以上這些情況,可能是很多職場新人或多或少都會碰上的情況,其發生的主要原因有3點。

1、“職場精神騷擾”開始於排斥差異性

精神騷擾往往始於差異性,它表現為一種接近歧視的行為。在很多公司,為了便於管理,使團隊均一化,會主動打壓與眾不同的人,消滅任何差異性。也就是說對個人進行“格式化”,以便於控制和管理,所有人都要服從於公司盈利大目的。

而職場新人,剛入公司的時候,在很多方面是具有差異性的。為了儘快消滅新人的差異性,很多領導會故意、主動打壓新人,還有個專用名詞叫“鍛鍊新人”,這是很普通的職場現象。

2、“職場精神騷擾”升級於嫉妒

嫉妒是一種自然的感情,一旦兩個人可能互相比較或處於競爭位置,它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申公豹和太乙真人原來並無仇怨,但聽聞太乙真人即將得到升職時,申公豹內心的嫉妒像熊熊烈火一樣開始了燃燒,以至於發生後來一發不可收拾的一切……

職場新人雖然初入公司,地位相對低下,但不代表不會受到嫉妒,特別是那些名校的應屆生。

我有個做工業空調的企業家朋友,他帶著一幫沒有什麼學歷的老夥計把一家鄉鎮企業做大了,於是大量引進名校應屆生,以提高企業整體人才素質。

但剛開始的時候,那些沒什麼學歷的老夥計,很嫉妒和羨慕高學歷,拼命壓制新人。當然,不敢明著做,於是就表現為一種很典型對新人的“職場精神騷擾”。後來,我朋友通過組織結構調整、成立集團化公司、進行適當隔離,這種情況才好轉。

3、“職場精神騷擾”爆發於恐懼

在伊裡戈揚的《窺視職場中的冷暴力》書中提到:

恐懼是精神騷擾的基本動因,因為人們通常會因為恐懼而變得暴力:先發制人。很多人不認為自己在精神騷擾,他們認為是在保護自己免受危險。他們認為是在被動保護自己,而不會想到這是主動侵犯別人。對他人的恐懼也會導致不信任人,恐懼使人將對方惡魔化。

我那個企業家朋友還算經驗豐富,他雖然也不是什麼高學歷,但尊重知識、尊重客觀,同時也通曉人性。如果他不採取措施,當這些高學歷人才成長起來以後,學歷不高的老夥計們肯定會感受到巨大的威脅,會有深深地恐懼感,很容易爆發劇烈的衝突。

所謂辦公室政治,就是很多當事人都認為自己採取的都是必要行為,是被迫行為。尤其是公司老員工、老上級,更會如此自我認知:這種行為,是一種雖不能擺上檯面,但大家默認的“辦公室政治”。

所以,職場新人受到“精神騷擾”,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是高發現象。我們不能因為這是一種“辦公室政治”,就掉以輕心,這樣會很容易造成兩種極端行為:要不持續默認,要不趕緊走人。

我們需要認知,遭到這種職場“精神騷擾”可能會導致的嚴重後果是什麼。

二、職場“精神騷擾”的可能嚴重後果是什麼?

日本電影《白雪公主殺人事件》,身為辦公室邊緣人物的女主角,一直被不懷好意的同事、領導各種欺凌、冷落,甚至被誣陷為是殺人兇手。她失落過,逃避過,痛哭過,甚至想用“自殺”來結束這一切。

在辦公室的江湖裡,想要談笑風生?先學鈍感力,防止“精神騷擾”

我們職場新人初入職場,需要提前知道後果的嚴重性和可能性,才能真正下定決心去應對。主要有以下3個可能的嚴重後果:

1、精神壓力與焦慮

精神騷擾開始引起的症狀,非常接近於精神壓力,除了來自精神騷擾的精神壓力之外,還有一種無能為力和羞恥的感覺。

如果騷擾繼續下去或者加強,就可能導致焦慮、抑鬱。我們可能會表現出一種深度悲傷的情緒、一種被貶低的感覺,或者產生過度的的自責感,失去了慾望,並對此前感興趣的一切都無動於衷。

2、對現實的幻滅,造成永久的心理“傷疤”

長期的職場精神騷擾,會改變、消磨和消弱我們的情感,使我們丟掉了一切的幻想和希望。而且,作為職場新人,我們剛入職場的時候,肯定會對工作本身投入很多的感情,這會造成對現實職場的幻滅,情緒崩潰,造成永久的職場心理“傷疤”。

3、羞恥感與受辱感,失去工作意義感

職場精神騷擾,很多時候是不擺上檯面的“辦公室政治”,我們會感受到不能明說的羞恥感與受辱感。

同時,也會讓我們感覺到辦公室政治的“一語雙關”、“張冠李戴”、“言下之意”等等,這會慢慢減弱我們對職場、對公司的認同感,失去活力、人格逐漸僵化。

最終,可能會導致我們失去對工作的意義感。失去了意義感,就會感到工作只不過是養家餬口而已,其他沒什麼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實際上失去了形成長期競爭力的前提和基礎。

那麼,面對經常高發,而又有可能有嚴重的“職場精神騷擾”,我們應該怎麼辦?

360創始人周鴻禕年輕的時候,職場經歷豐富,他說過這麼一句話:

“人在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遲鈍點,讓自己的心變得粗糙點,能夠承受各種鍛鍊和痛苦。你可以選擇在年輕的時候肆意妄為,但如果沒有趁年輕打下一片基礎,憑什麼在中國這樣一個環境越來越複雜、競爭越來越激烈、CPI越來越高的地方生存下去?”

面對敏感的辦公室政治問題,我們年輕人可以不用敏感對敏感,逆反思維,用鈍感對敏感。

在辦公室的江湖裡,想要談笑風生?先學鈍感力,防止“精神騷擾”

03 鈍感力:職場新人的辦公室政治入門技能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在他初出茅廬的時候,參加了一個文學新人沙龍。其中的O先生,是渡邊純一認為最有才華的新人。大家都是新人,所以沒有多少稿約。好不容易有了約稿,往往嘔心瀝血寫了幾個星期的作品寄給出版社,很快就杳無音信。那種打擊非常大,會讓人非常消沉。

渡邊一邊抱怨那個編輯有眼無珠,無視新人,一邊借酒消愁排遣鬱悶。但是:埋頭痛喝,酒醒之後,繼續重新燃起創作的慾望。

而O先生不一樣,他性格天真敏感,又因為才華出眾,十分自信。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就一直消沉下去,難以東山再起,幾年後,他就在文壇上消失了。此時渡邊淳一已經熬過了新手期,在日本家喻戶曉,功成名就。

於是,渡邊純一根據自己的這個經歷,寫了一本書《鈍感力》

在辦公室的江湖裡,想要談笑風生?先學鈍感力,防止“精神騷擾”

“鈍感力”:即從容面對工作中的挫折和傷痛,只對自己關心的事情在意和敏感,而對他人的責罵和嫉妒,中傷與諷刺,不介意,不往心裡去,事過即忘的心理狀態。看起來似乎是遲鈍,實際則是大智若愚。

其實,我們也可以從辦公室政治角度理解:所謂政治高手,都是打太極拳高手,一般大智若愚。如果我們去看這本書,我們可以在封面看到這麼一行字:“日本政要爭相閱讀,銷量突破100萬冊”。

《鈍感力》的內容,是這五項鈍感力鐵律:

迅速忘卻不快之事。

認定目標,即使失敗仍要繼續挑戰。

坦然面對流言蜚語。

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

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

根據這5項鈍感力鐵律,我們職場新人可以具體採取以下3個行動:

1、對事不對人,保持良好心態

作為職場新人,進入職場,我們首先會面臨著論資排輩,前輩對後輩有意無意的“無視、欺凌”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保持鈍感,也就是保持了良好的心態。

在《鈍感力》書中,渡邊淳一提到了一個他當年在醫院工作時的同事S。日本的醫院中,排資論輩是普遍現象。S醫生的指導教授更是嚴厲,對他犯的錯誤毫不留情地批評,但不管教授如何批評,S醫生都能默默接受,並耐心地向他學習如何治療病人。後來,S醫生成為了醫院最出色的外科醫生,並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當上了醫院院長。

具體我們可以這樣做:

  • 對工作本身敏感,對情緒鈍感。
  • 對上級的工作標準、工作要求敏感,對委屈鈍感。
  • 對同事的工作銜接、配合敏感,對閒言閒語鈍感。
  • 對自己的工作技能成長敏感,對不必要的壓力鈍感

2、聚焦共同利益,學會寬容:

英國人有句政治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其中的含義,如果在職場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職場上的利益,就是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然後各自分配。所以,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我們有時候需要和自己不喜歡的人進行良好合作。

這就需要有鈍感力,能讓我們容忍其他人的毛病,就算我們不喜歡對方的個性、脾氣,我們也可以進行合作。同時,將這種無視對方脾氣的鈍感力,展示出來,讓大家清楚知道,這能讓我們職場新人在公司更好的生存。

具體我們可以這樣做:

  • 從職場生涯一開始,就需要知道建立與同事之間的合理距離感。
  • 積極參加公司的公共活動,參與集體活動,對個人的親密交往,謹慎考慮。
  • 多與領導、同事溝通自己的工作想法、職業態度等與工作相關的“個人話題”。
  • 注意和留心辦公室中的共同話題、共同觀點、共同習慣等潛在辦公室文化,迅速適應並進行一致。
在辦公室的江湖裡,想要談笑風生?先學鈍感力,防止“精神騷擾”

3、尋求介入者的幫助,自我激勵,保持進取心

渡邊是新人作家的時候,每當失去自信或者憂心忡忡,總是會一個人溜達到一家小酒吧去喝酒,順便跟那裡的老闆娘吐槽。

每次老闆娘總是會毫不猶豫的大聲鼓勵渡邊說:“別擔心,你很有才華啊!

”其實老闆娘並沒有讀過渡邊淳一的任何作品。但是每當渡邊失去勇氣、止步不前的時候,總會想起老闆娘斬釘截鐵的鼓勵。這種得意忘形,得寸進尺的精神支撐著他一直堅持。

具體我們可以這樣做:

  • 尋找一位職場“導師”,不一定是公司裡的,公司外的可能更好,因為會更客觀、更理智地提供職業指導。
  • 根據自己的職場狀況,去學習相關的職場知識、課程,理論聯繫實際,以提高對職場的觀察力和領悟力。
  • 尋找職場“啦啦隊員”,可以是朋友、同學,互相交流、互相打氣。
  • 根本的自我激勵之道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進步,以終為始,這樣才能保持精進。
在辦公室的江湖裡,想要談笑風生?先學鈍感力,防止“精神騷擾”

至職場新人的結語

“每一個獨立而豐富的靈魂,都有處可棲。無論你的人生歷經多少磨難,生命中總會有束光,足以穿透黑暗。”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中飽受職場精神騷擾女主人公的最後覺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