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正經的字,寫起來可不正經

一、高

禿寶蓋,一般而言,如果下部的筆畫較多,那麼橫畫就不要寫得太窄,同時左斜點和右鉤畫也不能寫得太輕。“冠”的“元”字,注意撇畫和豎彎鉤要伸展,尤其是豎彎鉤,相對要更舒展一些,而且位置也更低一些。右上部分的“寸”字,注意橫短豎長的關係。考慮到筆畫較多,容易造成擁擠,這裡豎鉤的鉤畫也可以寫得鈍一些。

三、陪

這些正經的字,寫起來可不正經

左右要實現穿插,所以這裡的左耳旁寫得稍微斜了一些,“立”字的下部一橫,也往左邊伸展,形成與左邊部分的聯繫。“立”的兩點,不要寫得太小,否則容易上小下大。“口”字則寫得反正一些。

四、輦

這些正經的字,寫起來可不正經

整體狹長,但是上部的兩個“夫”字,注意不能雷同,要寫出變化。四個橫畫,不要處理成並排的關係,兩個撇畫一高一低,方向不同。兩個點畫,一收一放。底部的“車”字,最後的一橫,要寫得長一些,懸針豎要寫得堅實有力。

五、驅

這些正經的字,寫起來可不正經

左右兩個部分,寬度大概相當。因為左右筆畫比較多,縱向的筆畫又比較多,所以注意不要往橫的方向寫,筆畫在橫向上要收斂一些。馬字旁,橫折彎鉤,尤其不能寫得太大,這是需引起注意的地方。右邊的區字,注意三口左上不封口。

六、轂

這些正經的字,寫起來可不正經

左右兩個部分,注意處理成像圖示所示關係,收放要得當。左邊部分,筆畫眾多,橫畫又佔很大方面,所以注意橫畫間距要均勻。右邊部分,撇收捺放,撇高捺低。

七、振

這些正經的字,寫起來可不正經

提手旁,橫畫和提畫,基本可以把豎鉤分成三個部分。提畫可以出鋒,也可以不出鋒。右邊的“辰”字,橫和撇,稍短,下部的豎提和撇、反捺是重頭戲,豎提較大,撇和反捺的位置要靠裡一些。

八、纓

這些正經的字,寫起來可不正經

筆畫很多。絞絲旁,位置偏上,整體寫得比較正。右上的兩個“貝”字,左大右小些,筆畫處理最好不要雷同,前期如果覺得比較難的話,可以先寫成不同的角度,如貝字的兩點。

底部的“女”字,撇短點長,橫畫往右伸,第二撇,相對反捺而言,要更短一些,而且注意與橫畫的呼應,筆雖斷,但是筆勢相連,前後呼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