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說話丨中國現存最早的全國地圖,長城符號沿用至今

《華夷圖》(1136年)


地圖說話丨中國現存最早的全國地圖,長城符號沿用至今

《華夷圖》全圖


該圖為石刻地圖,南宋紹興六年(偽齊阜昌七年,1136年)刻石,墨色拓印,石碑藏陝西省碑林博物館,圖廓縱79釐米,橫78釐米。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幅全國地圖。


地圖說話丨中國現存最早的全國地圖,長城符號沿用至今

《華夷圖》北京地區


此圖據唐代賈耽《海內華夷圖》(已失傳)縮繪而成。繪圖區域東到朝鮮,西抵達帕米爾,南至海南島,北達長城以北,是宋代石刻地圖中描繪疆域最大的地圖。該圖所用城牆象形符號表示長城之法,一直沿用至今。


地圖說話丨中國現存最早的全國地圖,長城符號沿用至今

《華夷圖》左上


圖中北京地方註記仍沿用唐代的建制——幽州,周圍註記“檀”、“薊”、“涿”、“順”等州名。圖上的薊州為公元730建置,位於今北京東部,相當於今天津市薊縣、河北省三河、玉田、豐潤、遵化等縣市,不是北京的古地名。


地圖說話丨中國現存最早的全國地圖,長城符號沿用至今

《華夷圖》右上


該圖將順州置於幽州的西部,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圖中標繪的白溝河是北宋與遼的界河,該界河是1004年宋、遼雙方訂立的“檀淵之盟”中確定的,盟約還規定:宋朝每年向遼納銀10萬兩,絹20萬匹,在燕京交割。“檀淵之盟”的訂立,帶來了宋遼雙方的“百年好合”,燕京也成為宋遼交往的“友好城市”。


地圖說話丨中國現存最早的全國地圖,長城符號沿用至今

《華夷圖》左下


《華夷圖》內容以中國為主,圖上不畫方格,有山脈、河流、長城和各州的名稱,其位置大體與實際相近,但山東半島出入較大。山脈用人字形表示,河流為單曲線,河流名稱註記在河源處。


地圖說話丨中國現存最早的全國地圖,長城符號沿用至今

《華夷圖》右下


圖上所繪長江,其上游顯然是岷江之上的一條大江,但“江水”二字卻註記在岷江之源,這是受《尚書·禹貢》“岷山導江”的影響。黃河源在積石山西南,是河出崑崙說的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