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就在2019年下半年,intel跳過了“九代”,發佈了最新的十代酷睿,其中最為特別的就是目前十代酷睿實際包含Cometlake-U和 Icelake-U 兩個不同架構、工藝,其中Icelake-U採用了10nm製程,尤為吸引大家關注,畢竟是新工藝跟架構,不少人包含我都期待能帶來怎樣的性能提升,所以年前回家時,因為對intel十代 10nm 平臺的好奇,借了一臺十代酷睿惠普星系列14輕薄本準備假期回家辦公用,結果沒想到這個假期特殊情況在家辦公的時間延長,變成了它的深度用戶。剛好年後也是返工、開學季選購熱潮,又能趕上電商促銷,所以趁著假期做了一個全面的評測體驗,一些乾貨供正在尋找十代酷睿輕薄本的用戶們參考選購。


外觀設計:輕盈時尚的金屬外觀

對於星14輕薄本的外觀設計相信大家還是比較熟悉的,延續了之前的經典模具,升級後整機最大變動其實主要還是硬件配置部分。外觀最容易感知的部分比如A面外殼、可接觸到的C面都採用了金屬材質來提升質感,另外也針對性做了3D衝壓一體成型和倒角設計提升整機的質感,視覺上也感覺格外輕盈。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目前星14輕薄本有三種配色版本,分別是流光金、初戀粉、靜謐銀,都是久經考驗的經典配色,我手上這臺是流光金,比我想象中的金色淡雅許多,這也是不少年輕白領跟學生群體喜歡的風格。作為一臺14寸的筆記本,整機厚度控制在17.9mm跟1.59kg,算是標準的輕薄本規格,實測各種針對14寸輕薄本的雙肩包、內膽包都可以輕鬆裝下,拿起來沒有太大的負擔感。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側面還有一個指紋識別區域,這個位置使用起來是比較順手的。開機鍵在鍵盤區域,兩者分開。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B面區域,屏幕採用了雙窄邊框設定,屏幕採用了鏡面屏,鏡面屏的好處就是主觀視覺質感不錯,視覺感覺更通透。攝像頭及麥克風依舊在傳統頂部位。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星14輕薄本的C面設計花的心思更多,一體成型金屬面先不說,菱形揚聲器格柵和CNC 鑽石切割觸摸板,都給常規物料的C面增加了不少細節上的視覺元素。使用感如何呢?鍵盤的手感雖然比較軟,但實際反饋跟支撐竟然都不錯;觸摸板比較常規,就是惠普時尚本好像都喜歡這種長條矩形的設定,個人感覺如果寬度可以加寬感覺會更好。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D面設計依舊,獨特的“翹臀” 轉軸也有保留,這對於增加底部進風風量還是非常有用,底部和桌面形成的角度在輸入時也感覺比較舒適,惠普不少輕薄本都有保留這個設計。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IO擴展部分,依然有兩個USB A口,一個USB Type-C口,一個RJ45網絡口,很意外的保留了一個標準SD卡插槽。標配電源依舊是傳統圓口,支持快充。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屏幕與影響:關於影音體驗

屏幕跟之前版本規格差不多,是一塊FHD IPS屏幕。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還有就是音響部分,常規來說個人對PC陣營自帶的音響不會有什麼期待,這次算託這臺機器的福,假期把之前欠下來的劇集補齊了不少,所以對這臺機器的 B&O 音響也算有一個比較深的感受,在同級別的本里面聲音算不錯的,特別是以往輕薄本在電影、遊戲裡面聲音的缺陷聲音單薄甚至破音問題,在這臺輕薄本上都變得可以接受,基本整個假期我都用它來感受文明6的配樂。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性能測試:10nm酷睿

十代酷睿還是配置版本比較多的,目前有14nm、10nm兩種製程版本配置,手上這臺星14輕薄本的配置是10nm的i5 1035G1,這也是我前面對它感興趣的主要原因,所以測試部分我也會著重測試下對比之前採用八代酷睿(i5 8250U)的版本做性能測試對比。

我手上這臺實際配置是i5 1035G1+8GLPDDR4 2666(單通道)+MX250的常規走量版本,也是市面上主銷版本。測試時系統及BIOS都更新至最新版本。

首先論測試,對比之前採用八代i5 8250U版本的星14輕薄本,CPU的理論性能提升了不少,比如R15多線程總分達到了600cb(之前八代酷睿版是500左右)。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娛樂大師總分16w,而嚐鮮版娛樂大師總分為6000+,供參照對比。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自帶的SSD是intel的660P 1T,性能算常規水準,不過可靠性較高,是比較不錯的型號。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性能部分其實不是這機子的主要賣點訴求,它非常適合年輕白領或者學生日常辦公娛樂使用,所以一些專業軟件跟遊戲我也都單獨測試了一下。首先是圖像視頻編輯,對於這級別的輕薄本,我們處理自己的照片跟VLog視頻都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受益核顯支持硬件加速,4K視頻渲染導出的速度都跑到了14分鐘以內,這還是內存僅為8G非雙通道,而百張RAW圖片導出時間也僅為5分多鐘,4分鐘左右的運動相機拍攝的低碼率素材導出也僅耗時一分多鐘,這樣的性能表現跟臺式機或者高性能本可能比不了,不過這個測試成績對於常規用戶也是足夠用,我年前拍攝的圖片、視頻基本都是靠這臺機器來剪輯搞定的。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星14輕薄本自帶獨顯MX250,我也用它測試了不少遊戲,玩最長時間的就是文明6,1080P中等畫質,畫面跟流暢性都ok,基本滿足了我對遊戲畫質的需求。其他OW之類的遊戲我也實際測試了一下,在1080P 分辨率情況下,儘可能滿足畫質跟流暢幀數的前提,守望先鋒中等畫質平均66幀、絕地求生最低畫質平均59幀、dota2最高畫質平均60幀,雖然MX250玩3A有壓力,不過這些經濟型網遊可玩度還更高,更別說時間黑洞文明,玩著玩著就初八了。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實際散熱與續航

首先是散熱,星14採用了CoolSense 智涼散熱系統,可以根據機子實際的使用環境、位置,自動調節系統散熱及性能策略和模式,保證使用過程的舒適。一般高負載的情況下風扇轉速跟噪音才會達到了最高值,如果平時經常是低負載情況(比如辦公軟件、文字編輯等),電源模式選擇“更長的續航”基本整機幾乎無聲。而實際測試烤機來看,整機的長時功耗是15W,這個也算比較正常的設定,單烤CPU FPU平均溫度其實僅為61℃(環境溫度20℃),雙烤情況下CPU溫度提升到80℃(GPU 75℃),所以這套散熱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就是廠商比較保守,溫度牆就在80℃,如果廠商可以放寬功耗限制,特別是單CPU情況下,可以放寬到17W甚至20W,這樣整機性能表現會更好。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用PCMAKR08辦公模式測試,50%屏幕亮度、“更長的續航”模式下,整機續航時間為3小時41分,屬於長續航機型,這個參數對這臺機器的目標用戶群可能比散熱或者性能更有意義一點,像這樣的續航能力,反映到實際使用中大概能達到6-7個小時,可以拿出去半天上課或者辦公不需要充電。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哪些配件可以升級?

拆解後內部其實跟之前基本一樣沒變動,拆的時候稍微數以就是部分螺絲是內嵌腳墊裡面,所以要先卸下腳墊後再拆螺絲。可以升級的地方就是一個內存插槽、一個M.2 SSD插槽,此外之前2.5寸硬盤位置也保留了,所以存儲部分比較容易擴展,比較可惜就是內存插槽僅為一個,這也是這級別輕薄本常見情況,所以內存未來要升級就儘量一步到位。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關於十代10nm版“星14”

關於設計:整機模具風格基本延續之前那套比較成熟的設定,不少族群還是比較偏好這個風格。

關於性能:換裝10nm 版本CPU之後性能有一定的提升,當然整機依舊偏好低功耗長續航的設定;自帶的SSD是intel的660p,不是跑分類型,不過性能足夠,且穩定性不錯,所以SSD容量可以考慮官方的一步到位。

關於未來升級:升級潛力常規,單內存插槽雙硬盤位(M.2+2.5寸SATA),內存如果可選16G版最好不過,SSD儘量500G起,HDD甚至可以捨棄。

關於影音部分:屏幕是窄邊框IPS鏡面屏,優點是主觀觀感好(窄邊框、鏡面屏),色域覆蓋還有待提升,這個問題也可以外接大屏雙屏使用來接近,對於日常辦公娛樂是完全夠用的;自帶的B&O音響有點意外,不單是牌子的問題,而是實際聽感在同級別本裡算是不錯的了。

關於實際續航:對於日常學習辦公來說是比較實用的,半天出門不充電也沒有問題,比較可惜是C口不支持充電,但是快充技術非常好用,幾十分鐘就可以快速回血。

升級十代平臺的星14輕薄本依舊追求均衡屬性,包含比較年輕化的設計風格,適合年輕用戶,比如學生或者年輕白領考慮。

看了下目前還有促銷活動,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促銷頁面。

十代酷睿輕薄本:惠普星系列14 測評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