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有多火爆,如今就有多沉寂,影视业如何度过寒冬

2019年,影视行业并未回暖,从票房收入、观众人数等指标来说并未出现大幅增长,延续了2018年投资热钱减少、艺人降薪、查税风波后的影响;仍然处于行业挤泡沫的阶段,头部大片抢眼难掩整个行业多数公司及影片亏损的现状。

观众为内容买单,而不再是为流量买单,成为2019年影视业最明显的逻辑转变,《流浪地球》、《哪吒》等多部国产大片受到追捧。


当初有多火爆,如今就有多沉寂,影视业如何度过寒冬

1、《哪吒之魔童降世》,7月26日上映,票房49.3亿元。

2、《流浪地球》,2月5日上映,票房46.2亿元。

3、《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4月24日上映,票房42.1亿元。

4、《我和我的祖国》,9月30日上映,票房30.9亿元。

5、《中国机长》,9月30日上映,票房28.3亿元。

6、《疯狂的外星人》,2月5日上映,票房21.8亿元。

7、《飞驰人生》,2月5日上映,票房17亿元。

8、《烈火英雄》,8月1日上映,票房16.8亿元。

9、《少年的你》,10月25日上映,票房15.3亿元。

10、《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8月23日上映,票房14.2亿元。

11、《蜘蛛侠:英雄远征》,6月28日上映,票房14亿元。

12、《扫毒2:天地对决》,7月5日上映,票房12.9亿元。

13、《大黄蜂》,1月4日上映,票房11.4亿元。

14、《攀登者》,9月30日上映,票房10.9亿元。

15、《惊奇队长》,3月8日上映,票房10.3亿元。

上述15部影片,贡献了341亿的票房!而国内院线全年上映537部电影!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电影只是绿叶。

2019年25家影视传媒上市公司已有19家公布业绩预报。华谊兄弟、万达电影双双亏损近40亿!年内推出多项热映影片的北京文化,亏损22亿!印记传媒退市,鹿港文化、慈文传媒向国有资本求救,股权转让。


当初有多火爆,如今就有多沉寂,影视业如何度过寒冬


2020年的影视业因为病毒肆虐雪上加霜。继春节档后,情人节电影也全面撤档。受疫情升级和蔓延影响,春节档七部大片纷纷撤档,择日再战。2月1日,广电也正式发布了影视剧停拍通知,疫情防控期间停止所有相关影视剧的拍摄工作。看似简单的改变档期,实则是制片方和投资商的断臂止血,付出的则是前期巨大的宣传成本,停拍的背后却是制片方和投资人的心在滴血。

《囧妈》快速卖身网络平台自救,但是换来的却是徐峥遭受多方院线抵制的尴尬结局。

就在《囧妈》宣布将于大年初一在网络免费播放的24日下午,多地电影行业从业人员以及院线纷纷发声明,谴责《囧妈》从院线电影转为网络首播是“置他人利益而不顾”、“破坏行业基本规则”的行为,同时表示“今后将对徐峥出品的电影进行一定程度抵制。”


当初有多火爆,如今就有多沉寂,影视业如何度过寒冬

原计划情人节上映的甄子丹主演的电影《肥龙过江》也步入后尘,在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双平台首发,从院线电影成了一部网络大电影。

一位文娱领域投资人表示:这几年内容公司要做强和变现非常不容易,尤其在2018年受到强监管后;加上文娱项目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基金出资人也不太愿意投向这个领域了。

转型成为不少从业人员不得已的选择。很多演员无戏可拍,很多看似光鲜演员转战综艺,在高以翔猝死事件热议之后,也被曝出生存环境之艰难。另外则有一些演员转型网络直播,但也是杀入另一个红海。

专家表示,以前太多急功近利、鱼龙混杂的资本涌入,造成了行业乱象,包括演员不合理的高片酬。经过这样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投机资本大撤退,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影视投资,行业发展将会更健康、理性。

总的来说,影视业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只有以消费者需求为第一目标,在内容生产上多下功夫,才能有所转机。明星降薪或者参与影片投资,也将成为一种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