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東線有多恐怖?

海寶海寶


二戰蘇聯東部戰線是近代史上最血腥的戰線,雙方傷亡超過兩百萬人,士兵平均只能存活九分鐘,作戰單位以集團軍計算,一個師只能用來“探路”

戰爭到最後甚至達到了雙方都認為沒有必要安葬,導致了現在有很多的遺體都是以最後一刻的方式保存到了現在。

二戰蘇聯東部戰場是歐洲西線、東線、北非、意大利、太平洋,亞洲戰場中最恐怖的戰場,一個師在這個戰場中都是“探路”的角色,經常雙方都是幾十萬人的死傷數字。

東線戰場前期都是德軍佔據優勢,蘇聯被成建制的俘虜,成建制的消滅,成建制的包圍,德軍一路向西高歌猛進,但到了斯大林格勒之後,德軍就遇到了最難啃的骨頭,被崩掉了牙齒。

以斯大林格勒戰役作為節點,之前是德國佔據優勢,後期天平又慢慢向蘇聯傾斜,四年的蘇德戰爭,雙方在東部地區都投入了上百萬的兵力,大炮以萬作為單位,坦克以千作為單位。

在東線的戰場上,每一個可以叫得上名字的戰役都是集團軍級別參戰,一個集團軍六七個師參戰,在後撤的時候往往只剩下了一兩個師的兵力。

在這樣的消耗中,雙方的仇恨越來越深,對於敵人下手也都越來越狠,戰鬥也越來越激烈,最終變成了死循環。

戰爭到了這種地步,已經沒有了其他的可能,只能不死不休,等待誰的血先流乾,誰先支持不住,在這個地獄中最常見的就是屍體,雙方都在對方的陣地上瘋狂的傾瀉著炮彈與火力!

在這個戰線上最恐怖的則是雙方都拒絕對方死硬分子的投降,蘇軍不接受德國黨衛部隊的投降,而德軍則不接受蘇聯任何政工人員的投降。

而即使接受了投降,但雙方大量的戰俘都沒有機會活著出戰俘營,這樣導致了蘇德雙方最後都拒絕投降,戰鬥到最後一刻。

到了二戰後期,柏林被蘇聯圍攻的時候,德軍殘兵瘋狂的向西突圍,只為了可以在盟軍手裡一個投降的機會,只為了不被蘇軍俘虜。

並且在最後,英國丘吉爾還瘋狂的鼓動盟軍在蘇聯進攻德國的這個機會全力閃擊蘇聯,丘吉爾已經看出了蘇聯即使現在是一隻地獄之師,但戰爭打的是預備隊,在那個時候的蘇聯背後“一片靜悄悄”,從事後的角度來說是極好的奇襲機會,有極大機會一勞永逸解決社會主義思潮對資本主義的衝擊,但最終盟軍還是否定了這個議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