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廣東省地圖

廣州:別名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廣州地處中國南部、珠江下游、瀕臨南海,是中國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是世界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總面積74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90.44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廣州市風景


深圳:別名鵬城,是廣東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 。深圳地處中國南部、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國家物流樞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並全力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水陸空鐵口岸俱全,是中國擁有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總面積1996.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2.66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深圳市


韶關:別名韶州、韶城,韶關位於廣東省北部,地處五嶺山脈南麓,北江中上游地區,內聯珠三角,外接湘贛,是中國南方的交通要衝,廣東的北大門、內地連接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韶關歷代名人輩出,有侯安都、張九齡、餘靖等傑出人物。孫中山先生曾兩度率國民革命軍在韶關誓師北伐。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曾在韶關留下足跡。總面積182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9.76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韶關風景


珠海:別名百島之市、浪漫之城,珠海是廣東省地級市,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國最早設立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中國海濱城市 、新型花園城市、有著國家新頒佈的“幸福之城” 。珠海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是珠三角中海洋麵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總面積1711.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9.11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珠海


汕頭:別名鮀城(鮀島),汕頭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國沿海開放港口城市、中國著名僑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文具生產基地,海陸豐革命老區,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總面積219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3.85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汕頭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

佛山:別名禪城,是廣東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珠三角地區西翼經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佛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是中國天下四聚、四大名鎮之一,有陶藝之鄉、武術之鄉、粵劇之鄉之稱,是中國龍舟龍獅文化名城,粵劇的發源地,廣府文化發源地和興盛地以及傳承地之一。總面積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0.57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佛山風景


江門:別名四邑、五邑,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江門是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所在地,著名的“中國僑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區位優勢突出,開發腹地廣闊。總面積95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9.82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湛江:別名港城,是中國西南各省通往國外的主要出海口,亦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海上航道最短的重要口岸。湛江是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 是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市、首批“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廣東省衛生城市、廣東省文明城市。總面積13225.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3.2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湛江風景

茂名市:別名南方油城,位於中國南海之濱,地處廣東省西南部。東接陽江市,南臨南海,西連湛江市,北東連雲浮市,北西與廣西玉林市交界。背靠雲開山脈,面朝浩瀚南海,中部連綿著丘陵、臺地和平原,茂名是一座擁有山海全地形資源的城市。茂名旅遊資源豐富,博賀漁港、放雞島、浪漫海岸、中國第一灘、水東灣、歌美海形成濱海旅遊的“六點一線”;有冼夫人文化旅遊、美麗鄉村風情遊、山地運動休閒遊等特色旅遊板塊。總面積114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1.32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茂名市風景

肇慶市:別名端州,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珠江—西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肇慶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城區的七星巖,素有“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鼎湖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沿西江、綏江溯江而上,盤龍峽、“天下第一石”、千層峰、廣寧竹海大觀、燕巖等景點次遞展開,構成了千里旅遊走廊的絢麗畫卷。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肇慶東鄰穗、深、港、澳,背靠祖國大西南,是經濟發達地區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樞紐。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5.17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肇慶風景

惠州:別名鵝城、惠民之州、客家僑都,惠州又是廣東省的重點發展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成為珠三角東部新興的工業化城市。惠州是中國近代抗爭史的前沿陣地,曾建立華南抗日戰爭的主力部隊—東江縱隊。從唐到清末1000多年間,共有430多位中國名人客寓或臨履惠州,留下了許多讓世人為之驕傲的歷史文化遺產。總面積1.58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3.00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惠州風景

梅州市:別名嘉應府、嘉應州、循州、敬州、齊昌府,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譽為“世界客都”,是葉劍英元帥的故鄉、著名革命老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是中國著名的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山歌之鄉、金柚之鄉、客家菜之鄉、單叢茶之鄉、油茶之鄉、漢樂之鄉、溫泉之鄉、長壽之鄉、中華詩詞之市。總面積15864.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0.11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梅州風景

汕尾市:別名海陸豐,汕尾是一片紅色故土、革命老區。是全國十三塊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誕生地。汕尾是閩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交匯地,有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等3大稀有劇種,擁有9項國家級、2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中國大陸最大的濱海潟湖——品清湖。該市曾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具魅力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城市”“中國現代旅遊新地標”“中國水鳥之鄉”“中國青梅之鄉”“廣東省雙擁模範城”等稱號。總面積52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9.36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汕尾風景

河源市:別名槎城,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東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鄰惠州市,西連韶關市,北與江西省贛州市交界。河源市是東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時期,來自江浙一帶的越民散居於少數民族之中,對開化粵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後,遷陝隴之民居粵,帶來了黃河文化。此後,凡遇中原戰亂,都有一批批的移民進入嶺南,這些南遷之民與當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河源市境內的客家文化。總面積1.564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9.39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河源風景


陽江:別名陽江城、鼉城,陽江歷史悠久,文化傳統獨特。這裡曾是漢代、兩晉、南北朝古高涼郡治和隋時冼夫人幕府治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和補給站。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陽江山海兼優,風光秀麗,交通便捷。陽江擁有中國十大最美海島、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海陵島,擁有國家地質公園凌霄巖為代表的陽春山水,擁有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號”。總面積795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4.29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陽江珍珠灣

清遠:別名鳳城,清遠與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地域相連,歷史上清遠南部地區曾經長期屬於廣州府管轄範圍,清遠文化與廣府文化圈一樣,在歷史、地理及族群有深厚的淵源關係。是廣府文化區域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清遠享有地方立法權,是廣佛同城化、廣清一體化,廣佛肇等珠三角區域層面的規劃協調城市。總面積1.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7.4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清遠風景

東莞:別名莞城,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西北接廣州市,南接深圳市,東北接惠州市,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一 ,為“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也是全國5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新一線城市之一。總面積
246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9.22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東莞環球經貿中心


中山:別名香山,中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發祥於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華僑之鄉的美譽。總面積1783.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1.00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中山

潮州:別名鳳城、義安郡、潮陽郡 ,潮州市地域人文歷史悠久,夏、商、週三代屬百越地,夏商之際屬海陽國(南甌國)。自秦朝,即為廣東潮汕地區。歷史上相繼為潮汕地區郡、州、路、府治所,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潮汕文化重要的發源地、興盛地。總面積36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7.45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潮州風景

揭陽:別名亞洲玉都、中國玉都,地處粵東潮汕地區,因秦戌五嶺之一的揭陽嶺得名。 “亞洲玉都”,“中國玉都”,中國不鏽鋼製品生產基地,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海陸豐革命老區之一,有“海濱鄒魯”、“國畫之鄉”“小戲之鄉”“龍舟之鄉”之美稱。是潮汕地區歷史較長、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興城市。素稱“魚米之鄉”“浮水葫蘆”、“水上蓮花”。總面積524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8.6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揭陽風景

雲浮:別名石都、硫都,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毗連珠江三角洲,與肇慶、佛山、江門、陽江、茂名、廣西梧州接壤。水資源豐富,西江黃金水道貫穿全境,雲浮新港是廣東內河第一大港。礦產資源豐富,雲浮是中國重要的多金屬礦化集中區之一,其中硫鐵礦儲量、品位均居世界首位,被譽為“硫都”。雲浮是全國最大的硫化工生產基地、廣東省最大的不鏽鋼餐具生產基地。石材加工歷史悠久,素有“石都”之稱。雲浮是中國石材基地中心、中國石材流通示範基地、中國人造石之都、中國民間文化(石雕)藝術之鄉。南藥資源豐富,具有發展南藥的地理、氣候、生態、種源和栽種歷史等優勢,境內有肉桂、巴戟、無患子等藥用植物。總面積7785.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2.69萬人。

廣東各市別名、各市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各市人口)

雲浮

朋友廣東省各市的別名還有其他叫法嗎,歡迎留言,以便下次完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