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古聖先賢(排名)?

洪浩江蘇南通


古聖先賢語出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剛才二奶奶說的古聖先賢,我們也不懂。

意為古代品德高尚,才能出眾聖賢之士,古聖先賢並不是什麼機構為其冊封的,而是因其品德以及做出的貢獻,為後世統治者或者人民所推崇或敬仰的人。

古賢首推我們的祖先黃帝

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才德,順應天敵,體恤愛民。

功績1.和炎帝,戰蚩尤,定華夏國基,一統華夏。

2.製造指南車

3.吩咐倉頡造字

4.劃分天下地理,創造天文立法。

5.發展農業實行田畝制度。

堯舜禹三帝

黃帝后,黃河流域出現的三位德才兼備的部落首領,都是德才兼備,為華夏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堯帝,上古五帝之一,年老後讓順代替執政,開啟禪讓先河。

才德,堯的品質和才智非凡絕倫,“其仁如天,共知(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

功績1.確定四季,為後世農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制定法律和“五種家庭倫理”,設立執法官員,開創了依法治國。

3.統一了音律和度量衡。

舜帝,中華民族共同始祖之一,父系氏族社會後期東夷部落首領,“三皇五帝”之一,中華道德文化的鼻祖。

才德,善於用人,堯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愷”,早有賢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愷”管教化;

功績1.修善法律以法治天下。

2.選賢任能確立官職。

3.重視農業發展,統一曆法。

4.發展藝術,推動文明發展。

禹帝

治理洪水有功,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後人也稱他為夏禹。

才德,體恤民意,勤勞為公,三過家門而不入。

功績1.治理黃河,發展農業,百姓安居樂業。

2.建立夏朝,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入奴隸社會,文明進一步發展。

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道教始祖。

才德,謙虛謹慎,無為自然與人無爭,尚賢愛民。

功績,1.《道德經》一書,為中國哲學體系建立堅實的基礎,深刻影響了中外哲學的發展。

2.無為而治的思想對後世志國安邦對後世安邦治國影響很大。如田齊的黃老之學和漢初的黃老政治都是官學、顯學,用來治理國家,併成就了齊國霸業和文景盛世。唐初把道教定國教,推行垂拱而治,出現了“貞觀之治”。明初力推“休養生息”政策,出現了“仁宣之治”。清初推行輕稅減賦政策,成就了“康乾盛世。

孔子

名丘,字仲尼,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才德,見賢思齊,仁愛思想

功績1.整理我國第一部古書《詩經》,著作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春秋》。

2.提出仁愛思想,主張以德為政。

3.創立學校,高舉“有教無類”的旗幟,衝破了教育上的分配不公。


良品文化


聖人:封建社會的一個尊稱,沒有統一的科學標準,沒有統一的評定機構.被稱為聖人者常常被民眾神化.

從根本意義上講,聖人就象神仙一樣,是根本不存在的

舊指品德智慧極高的人.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如孔子在漢以後被封建統治者推崇為聖人.又如:

畫聖——吳道子

醫聖——張仲景

書聖——王羲之

草聖——張旭

武聖——姜子牙,關羽,岳飛,項羽(姜太公作為中國韜略鼻祖、千古武聖,其文韜武略、經國治軍,理民化俗之論、之策、之術,都為後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併為華夏民族所稱頌、效法.古代祭祀的戰神本是“兵主”蚩尤.就官方的祭祀言,唐初開始便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周朝名將姜子牙,而關羽則為從祀.至遲宋朝末年,民間供奉關羽的廟宇已經“郡國州縣、鄉邑間井皆有”其實中國人在清朝以前真正最崇拜武聖人是關羽和岳飛,但因為什麼岳飛一直屬於民間武聖人,主要是明朝小說三國演義把大部分關羽事件誇大,而且明政府就一直加封關羽職位,到了清朝忌諱岳飛是抗金名將,更大肆宣揚,加封關羽為武聖人.在岳飛之前最崇拜的武聖人是項羽).

酒聖——杜康

史聖——司馬遷

文聖——歐陽修

樂聖——李龜年

茶聖——陸羽

棋聖——黃龍士

曲聖——關漢卿

詩聖——杜甫

詞聖——蘇軾

佛家聖人——釋迦牟尼

道家聖人——老子(李耳)

儒家五聖:

至聖——孔子(孔丘)

復聖——顏淵(顏回)

宗聖——曾子(曾參)

述聖——子思

亞聖——孟子


逃之么么


1、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河內郡汲縣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勳,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在1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已翻譯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種文字

2、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陝西岐山縣)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演繹《周易》,得到後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稱其為“三代之英”。

3、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時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奉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4、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太多了,搜得累[捂臉][捂臉]



周龍飛60262207


從古到今的聖人有三十四位。他們有些是因為自身品德非常好或者是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後人稱之為聖人,有的是因為在某些領域有著突出的貢獻被叫做聖人。



他們分別是:大聖老子、文聖孔子、元聖周公、 酒聖杜康、醫聖張仲景、詩聖杜甫、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茶聖陸羽、武聖關羽、草聖張旭、亞聖孟子、科聖張衡、商聖范蠡、謀聖鬼谷子、宗聖曾子、復聖顏回、述聖子思、算聖劉洪、史聖司馬遷、樂聖李龜年、棋聖顏子卿、詞聖蘇軾、曲聖關漢卿、藥聖李時珍、兵聖孫武、木聖魯班、智聖東方朔、劍聖裴旻、雕聖楊慧之、字聖(造字)倉頡、字聖(說文解字)許慎、鬼聖蒲松齡、文聖(散文)歐陽修。



看看這些人物的名字就知道他們曾經做下多麼大的貢獻。比如說,我們的文聖孔子。孔子出生於春秋時期,他的一輩子為在文化方面做出的成績實在是無人能比。他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始了私學。要知道,在古代時期,讀書認字是貴族的特權,一般老百姓根本沒機會識字,而孔子改變了這一規矩。



再比如說司馬遷,他的鉅作在後來文學史上的意義是無法用幾句話就說清楚的,再看看他的個人經歷,就知道什麼叫忍常人之不能忍。司馬遷由於在朝堂上幫一個同僚說話(這個同僚兵敗投降了匈奴),被漢武帝遷怒,於是好好的一個朝廷官員變成了後宮太監。要說一般人有這樣的經歷肯定就崩潰了,但是司馬遷不一樣,在監獄裡依舊創作,就這份精神就是一般人沒有的,更不要說人家為國家立下的功勞。


胡說八道陳老師


聖人:封建社會的一個尊稱,沒有統一的科學標準,沒有統一的評定機構。被稱為聖人者常常被民眾神化。

從根本意義上講,聖人就象神仙一樣,是根本不存在的

舊指品德智慧極高的人。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如孔子在漢以後被封建統治者推崇為聖人。又如:

畫聖——吳道子

醫聖——張仲景

書聖——王羲之

草聖——張旭

武聖——姜子牙,關羽,岳飛,項羽(姜太公作為中國韜略鼻祖、千古武聖,其文韜武略、經國治軍,理民化俗之論、之策、之術,都為後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併為華夏民族所稱頌、效法。古代祭祀的戰神本是“兵主”蚩尤。就官方的祭祀言,唐初開始便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周朝名將姜子牙,而關羽則為從祀。至遲宋朝末年,民間供奉關羽的廟宇已經“郡國州縣、鄉邑間井皆有”其實中國人在清朝以前真正最崇拜武聖人是關羽和岳飛,但因為什麼岳飛一直屬於民間武聖人,主要是明朝小說三國演義把大部分關羽事件誇大,而且明政府就一直加封關羽職位,到了清朝忌諱岳飛是抗金名將,更大肆宣揚,加封關羽為武聖人.在岳飛之前最崇拜的武聖人是項羽).

酒聖——杜康

史聖——司馬遷

文聖——歐陽修

樂聖——李龜年

茶聖——陸羽

棋聖——黃龍士

曲聖——關漢卿

詩聖——杜甫

詞聖——蘇軾

佛家聖人——釋迦牟尼

道家聖人——老子(李耳)

儒家五聖:

至聖——孔子(孔丘)

復聖——顏淵(顏回)

宗聖——曾子(曾參)

述聖——子思

亞聖——孟子



陳小胖1110


提到聖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孔子他老人家。但其實不是這樣的,中國古代有許許多多的聖人,他們因為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必須是開創性的),且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因此,被稱為聖人。《資治通鑑》中有一句關於聖人的描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由此可見,一個人必須德行、才能都得到世人的認可,才能夠稱之為聖人。那麼,從古到今,中國到底有多少位聖人呢?他們又是因何成聖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中華民族史上的各位聖人吧。

01

大聖(老聖) 老子

老子(約前571年——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dan)。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是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其思想的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被譽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因為孔子曾數次問禮、求道於老子。因此,自古就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

紫氣東來三千里,西出陽關無故人

02

文聖(至聖)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姓孔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曾受業於老子,而後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想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位。孔子被譽為“天縱之聖”,是當時最博學的人,被後世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他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有很深的額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的擴大,一度稱為和上帝一個級別的存在,是中國文化的標杆。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03

元聖 周公

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04

酒聖 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夏朝國君,今洛陽人,因杜康善釀酒,後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是中國古代傳說的“釀酒始祖”。被後人尊為“酒聖”、“酒祖”。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05

醫聖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他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在方劑學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他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06

詩聖 杜甫

杜甫,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07

書聖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他的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因此有“書聖”之稱。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08

畫聖 吳道子

吳道子,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畫家,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畫史尊稱其“畫聖”。

吳帶當風,曹衣出水

09

茶聖 陸羽

陸羽,字鴻漸,復州竟陵,人,一名疾,字季疵,道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他一生嗜茶,精於茶道,著寫了世界山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

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

10

武聖 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良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他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赤膽忠心誓報劉,越江討賊死方休

11

草聖 張旭

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嗜酒如命,每次喝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時稱張顛。這也說明他對藝術愛好熱狂度,被後世尊稱為“草聖”。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12

亞聖 孟子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子居),戰國時期鄒城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元朝之時,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豬豬粑粑小劉


歷史先賢排名,當然非老、孔、莊、孟、荀莫屬了。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陽,漢族,楚國苦縣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

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谷關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

2、永遠的”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漢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3、積極而瀟灑的退守者莊子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4、民本思想的先驅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經典著作。

5、不是“醇儒”的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他曾經傳道授業,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