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瘋子”吳善柳拒絕北大,10次高考終上清華,他現在怎麼樣?

“高考瘋子”吳善柳拒絕北大,10次高考終上清華,他現在怎麼樣?

頭懸樑,錐刺股的苦讀精神,古往今來並不少見,古有匡衡鑿壁偷光只為考取功名,一舉聞名於天下,現有無數莘莘學子手不釋卷,以盼寒門出貴子。凜冬過後,梅花更為幽香,磨礪過後,寶劍愈發鋒利,不經歷一番磨難,怎能迎來喜報春光。

“高考瘋子”

清華北大被譽為中國最高學府,有的人寒窗苦讀三年一舉中榜,有的人經過不斷的落榜再復讀,往復循環十幾年,才得以踏進清華之門。吳善柳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因其歷時十八年的高考復讀路,被人稱為“高考瘋子”、“高考專業戶”。他先後放棄了各大名校的錄取資格,多次復讀,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他不懈地努力,終於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高考瘋子”吳善柳拒絕北大,10次高考終上清華,他現在怎麼樣?

2000年吳善柳首次參加高考,不幸落榜,沒有考上心儀的學校,不甘心的他決定復讀一年,經過不懈地努力,他成功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專攻電子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每個去過北京的學生,定不會忘記去參觀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吳善柳也是如此,他站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濃厚學習氛圍,心中嚮往,自此埋下了“清華夢”的種子。

在北京交通大學就讀三年後,他選擇退學回家,因為他是中途輟學回家,便沒有學校頒發的學位證書。回到家鄉的他,因為缺少學位證書,在應聘時被許多企業拒之門外,期間他輾轉兩廣多地,都沒有找到好的工作,無奈之下,他選擇回到學堂,重新復讀。

2007年吳善柳第三次挑戰高考,這次的他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值得一提的是,吳善柳家裡算是教書世家,父親曾經當過語文老師、學校副校長

,姐姐與姐夫也都是人民教師,就連他住的村子的名字都極富書卷氣,叫做“大書房村”。倘若當時吳善柳選擇教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就連他的復讀老師建議他當老師,但是他再三猶豫過後,還是選擇再次復讀。

但是08年他再戰高考時,還是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然後又一次放棄就讀北京師範大學的機會。

“高考瘋子”吳善柳拒絕北大,10次高考終上清華,他現在怎麼樣?

奮戰多年的他,終於有了攀登頂峰的苗頭。2011年,他以650多分的優異成績,獲得就讀北京大學的機會,但是北京大學人才濟濟,吳善柳通過他的成績擠進北京大學,但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意選擇喜歡的專業,當時北大招生組的人告訴他,他的成績進金融類專業希望有點渺茫,加上當年北大本部的錄取分數線提高了幾分,他與北大本部失之交臂,最後被北大醫學部錄取

這讓吳善柳大失所望,本來想著不進清華,能進北大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他對醫學實在是不感興趣,對解剖更是充滿拒絕,所以他又一次放棄了名校的入學機會,繼續他的復讀之路。

“圓夢清華”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然而吳善柳不僅沒有洩氣,相反他越戰越勇,經歷了十次高考,九次復讀熬過了十八年的寒窗苦讀

,吳善柳終得圓夢,考上了清華大學。3年後,吳善柳以680分的成績,成為廣西欽州市理科狀元,成功踏上清華校園,被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錄取,與當時他在北京交通大學就讀的專業一致。

在清華大學開學報名當天,許多記者與聽聞他高考瘋子名號的普通民眾,前去圍觀,想看吳善柳是否會到場,吳善柳一出現,周圍議論聲不斷,“原來他就是吳善柳啊”“考了十八年才考進來的”,但是他對這些言論並無異色,只道開心入學。

“高考瘋子”吳善柳拒絕北大,10次高考終上清華,他現在怎麼樣?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經歷的十八年復讀時光的吳善柳,與身邊的同學最大的不同就是十幾歲的年齡差,他是否會擔心存在相處問題,提及此話題,吳善柳答到,平常心就好,不必刻意融合,更不要特殊化,自然而然地相處就好。

正式進入清華園學習,並沒有讓吳善柳鬆一口氣,優秀學府裡自然充滿成績不俗的高精尖人才,想適應這裡的學習環境並不容易,他每天早上七點半起床,洗漱過後就開始了他忙碌的一天,輾轉於各大教室、講座,整日泡在實驗室、圖書館,一刻不敢停歇,直到凌晨一點才結束一天的學習生活,極大的學習強度,讓吳善柳叫苦連連,他花了遠超常人百倍的努力才從最開始的成績倒數上升到專業年級58名。

吳善柳經常對自己說,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不能辜負過去十八年的時光,事已至此,必須學下去。

“高考瘋子”吳善柳拒絕北大,10次高考終上清華,他現在怎麼樣?

苦讀四年,吳善柳終於從清華大學順利畢業,但是他最後並不是就職於相關專業的職位,而是選擇做一名高中數學老師,並且因為年齡較大,已經過了考取教師編制的年齡段,只能選擇就職於私立高中。他憑藉著豐富的備考經驗,以及對高考試題的充分理解,將他的教育事業做得風生水起,頗受學生歡迎,將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送上高考戰場。

社會輿論

對於吳善柳多次復讀,且多次放棄入讀重點大學的行為,人們爭議不斷。有人質疑他多次復讀的動機,懷疑他通過高考獲取高額獎勵,但是這一言論被他否認了,他說僅僅是為了考取好大學,謀求更好的生路罷了。之後又有人批評其多次錄取名牌大學卻不就讀,是在浪費教育資源以及錄取名額,佔用別人的學習機會。但是為何教育部門不限制這樣的行為,反而一路為他的復讀之路“開綠燈”?

不少人認為,吳善柳的行為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蹉跎了光陰,花十幾年的時間一直陷在高中知識裡,反反覆覆地研究有何意義?明明已經錄取卻不就讀,佔用學生名額,長期以往,會加劇了高考的不公平,社會的不公平,這樣的行為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而吳善柳一苦便苦了十八年,雖然有人不能理解其執著,但是不可否認他的堅實毅力,十八年的時光背後掩藏著無數對成功的渴望,也經歷了無數次地失望,但是他並沒有因為荊棘而放棄前進,一路披荊斬棘,永不言棄,最終抵達勝利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