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疫情可控,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我希望再過一段時間,北京的各大景點會再次遊人如織,趁著這春光燦爛,去去晦氣。
說到逛北京,頤和園肯定是必去之處了,很多人來北京是一定要去頤和園拍照打卡的,不過,頤和園的背後有什麼野史趣聞,您知道嗎?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點點正史之外的頤和園,大家權當一樂,不必細究哈!
仁壽殿“天地一家春”
仁壽殿是頤和園的重要建築之一,是慈禧和光緒住園期間臨朝理政,並接受恭賀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燬,我們今天見到的是光緒年間重建的。
在它的外月臺南北兩側各有一對銅龍鳳,銅鳳的基座上刻有“天地一家春”的印記,是咸豐帝賜給慈禧的。
傳說,當年咸豐帝趁慈禧懷孕時,從江南找來了春、夏、秋、冬四位美女,慈禧當時還是貴妃,得知此事傷心不已,咸豐為安撫她,就賜給慈禧一塊印章。
上面寫著“天地一家春”,意思是不管是誰,你慈禧在我心目中永遠是最重要的,後來,慈禧便把這幾個字刻在這裡。
佛香閣“你不動我,我不動你”
繼續說頤和園,據野史記載,明孝宗朱佑樘有一位寵妃,這個妃子精通玄學,能掐會算,有一次她陪皇帝遊玩,到了翁山(萬壽山)這裡,她突然停下來,仔細看了看,然後圍著這座山還轉了一圈,之後便請求皇帝將她死後葬在這裡。按照規矩,妃子是要葬在皇陵的,但明孝宗很寵她,架不住她的央求,就應了下來。
於是,在她死後,明孝宗就將她葬在了今天的萬壽山。悠悠幾百載,雖然歷經朝代變幻,天下動亂,且早有摸金校尉盯上了這裡,但卻始終沒人敢打主意。哪怕是在盜墓最為猖獗的民國時,這裡也無人敢進,因為有個傳說,墓門上刻有8字咒語,誰進誰就失心瘋。
到了大清時,乾隆爺建頤和園,想把這墓移走,但有大臣進言勸阻,可乾隆根本不當回事,下令工匠們照常挖墓。結果,工匠們挖到墓門時,果然看到墓門上有8個大字,這下誰都不敢動了。
乾隆聽說後,很好奇,還親自去看了,結果一看,天不怕地不怕的乾隆皇帝也被嚇住了,只見墓門上刻著“你不動我,我不動你”這8個大字,字的周圍還畫著奇怪的符號。在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大都是想念神鬼之說的。所以看到這8個字後,乾隆連忙叫人將墓修好,並在旁邊建了一座廟,同時焚香超度她,以免惹禍上身。而這座廟,就是後來的佛香閣。
樂壽堂“小鬼索命”
樂壽堂是頤和園生活區中的主建築,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堂前還有慈禧乘船的碼頭,當年慈禧遊園時,船就停在這裡上岸,算是慈禧當年的"夏宮"了。
傳說這裡當年常常鬧鬼,有一年秋天,園中老太監張權引薦了一位小太監,叫小六兒,他是張權的本家侄兒,按規矩,小六兒想入園,張權得孝順李蓮英一筆銀子。可沒想到,那一年張權老家鬧災,沒錢孝敬,於是李蓮英就懷恨在心。
小六兒在當值時,忽然染上痢疾,李蓮英見此便抓住機會,設計陷害小六兒,慈禧罰其“杖刑八十”,生生把小六兒打死了。小六兒在死前破口大罵,詛咒慈禧不得好死,從那天起,太監宮女,包括慈禧在內都經常見到小六的鬼魂來索命,最後慈禧只好搬回紫禁城,很長時間不來這裡。
敗家石“搖身一變青芝岫”
還是樂壽堂,正堂前橫臥著一塊海青色的大石頭,上面刻著乾隆皇帝的手書:青芝岫。這塊石頭還有一個名字,叫“敗家石”。
相傳,這塊石頭出自房山縣的大山深處,明朝時,有一位官員叫米萬鍾,愛石成癖,他在海淀修了一座勺園,也就是今天北京大學勺園大樓北側。他四處蒐集奇峰怪石,有一年,他發現了這塊大青石,見其怪異悛嚴,便決定運回勺園。
可這塊石頭太大太重了,根本沒法搬運,有人給他獻策:修一條冰道直達勺園,米萬鍾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就僱了好多民工,先修條大道,道旁三里打小井,五里打大井,到了冬天就提水潑路,將路凍成一條冰道,今天房山、豐臺那些叫大井小井的村子就起源於此
為了運這塊石頭,米萬鍾耗錢無數,石頭運到良鄉時,他家就沒錢了,無奈之下,他只好把石頭丟棄在路旁,當時的人們就把這塊大青石叫做敗家石。
等到了清朝,乾隆有次到西陵祭祖,回程時走到良鄉,發現了這塊大青石,就問劉墉:“這塊大青石,為何棄置路旁?”劉墉聞絃歌而知雅意,便說:“這是明朝米萬鍾發現的一塊靈石,當年他想運回海淀,但這塊靈石嫌米家廟小,不願意跟他走,就蹲在良鄉不走了。”
乾隆一聽,眯眼一笑。藉著劉墉的話,便說這山石有靈,只有皇家才配享用。然後便傳旨,命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焚香參拜,同時命人將這塊石頭運到清漪園。那時樂壽堂的院牆已經修好,而敗家石又太大,乾隆便下令將門拆了,想把石頭運進院裡,可這時,皇太后不同意了。
皇太后認為它是不祥之物,不想讓這石頭進園,乾隆左思右想,最後還是劉羅鍋出了主意,說這塊石頭像靈芝,不僅能給皇家增添瑞氣,還象徵人壽年豐。乾隆把這番話向皇太后一講,太后轉憂為喜,最終同意把石頭運進來。乾隆達到了目的,一高興,就賜名它“青芝岫”,還揮筆題寫了“神瑛”“毓秀”四個大字,這還不算完,他又命大臣們題字寫詩,刻在大青石上,以彰顯其功。從此,這塊青芝岫就名滿天下了。
閱讀更多 紙上他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