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五斗米折腰——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兩千多年前,士大夫作為一個新型階層,出現在戰國時期,它作為知識分子和官僚的混合體,對當時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諸侯國的發展需要人才,而官僚制度的逐漸興起讓這些人才即士,有了發揮才能的機會,一些出身寒門而靠著自身才能上位,即布衣卿相。


不為五斗米折腰——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士大夫的內核

中國的“士大夫”不是靠先天血統入仕,而是憑知識、道德和才能,他們沒有經濟與政治特權,但擁有經史子集的豐富知識、琴棋書畫的高雅情趣、待人接物的彬彬有禮、衣食住行的優雅生活,同時還兼有道德教化的職責。他們的起點往往是普通的平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讀書和道德修養,最終靠知識改變命運,進入“士大夫”群體。

提出“士”的理論標準的是孔子。《論語·子路》子貢問:“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這就是說,只要嚴於律己、忠君愛國的人就能稱為“士”。“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時基本上是重疊的,若細分,則“士”的德行修養要比“君子”略低,也可以說“士”是有志於成為“君子”的人。

這種“士”的精神,在實踐上更多的是“俠士”。如刺殺秦王嬴政失敗的荊軻,在出發前就立下豪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種為了君王託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的豪邁氣概和高潔品質被作為一種精神典範。這和孔子的主張也是一致的。也有隱居深山,關心朝政但並不插手,“坐山觀虎鬥”的“隱士”,隱士在老百姓眼裡是值得尊敬但又是神秘的。

不為五斗米折腰——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各朝代士大夫階層

周初期,士是奴隸制時僅高於底層平民的一個階層,也有一些周天子分封的士族,但也是最低級的貴族,當時社會穩定各諸侯各司其職,並沒有發生戰爭的動機,因此士也並沒有機會發揮他的作用。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爭奪生存空間與資源,隨意發動戰爭,侵略別國,此時士作為知識分子出現了,毛遂自薦就發生在這一時期。當時諸侯王對士的需求激增,因此“士”並沒有特別的標準,甚至是自稱有才,也可以說服貴族,成為“士族”之列。

戰國時諸侯國的的發展已經離不開士,此時士大夫作為一個新興階層出現了,當時戰亂頻發,士大夫逐漸獲得權力,並以此拉開了全國統一的序幕。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列傳》這是名相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關係。他們也是出身為士,而後平步青雲的故事,當時的士互相欣賞以互相學習借鑑為目的,當然,也有反目為仇誓死血刃對方的名士。

​作為中國傳統社會傳承儒家文化與人文信念的核心人群,“士大夫”群體是以其獨特的價值觀和自覺的實踐精神,影響了中國社會兩千多年的。這兩千多年,“士大夫精神”雖經歷了幾多流變,但卻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不變的精神核心,那就是“道”。即道義,道理,明是非,講道理。

孔子鼓勵當時的知識分子“入世”,即直接做官參與政治,來報效君王和國家。漢代的官員選拔制度還不十分完善,主要是王室貴族推薦一些品德高尚的人才進入政府。以“孝”出名,被選拔為官員就很常見,考試不是必須的。

漢武帝時,採取察舉制,即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級官吏通過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幹出眾的人才推薦給朝廷,經過考核,然後授予官職。此時士大夫與科舉的關係還不深入

漢代察舉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斷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為多,是根據對專門人才的需要而設立。這些科目,劃一由皇帝確定。按照舉期分類,察舉的科目可分為常科(歲科)與特科兩大類。歲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祿四行;特科又分為常見特科和一般特科。通過種種考核就可以入仕為官實現理想,因此它國家人才的招聘以及士族個人的發展氣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類目的在於「廣開言路」的選才辦法,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下求賢詔,令從郡國推舉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開漢代察舉制度的先河。在漢代以後曾長時間實行,後演變為唐代科舉的制度,到宋代,則以「對策」的方式向全國徵求治國之道。因此漢代的士上位的主要途徑是被推薦。

也就是說,在漢代開始,士大夫的行程已經有了制度保障,只要被推薦就有可能入仕做官,為國效力。

而到了隋代,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打擊門閥世襲,因此開始實行科舉制,規定六品以下官吏須由尚書省吏部提名,廢除了傳統的州郡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隋代的考試製度,除有秀才、明經科外,煬帝時又加了進士科;進士只試策,明經除試策外還試經。這兩種科目都適應了一般士紳的要求,通過考試,即可入仕。由此,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門,只要有才就有機會躋身掌權的統治階層。

不為五斗米折腰——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唐朝的統治者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而且唐時還產生了武舉,為國防選取人才打下了基礎。

科舉制度的確立發展,讓士大夫階層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權壟斷,新興的知識分子積極入仕提高官員素質與行政效率,保證了政府行政人員的來源,擴大了統治基礎;促進了社會穩定,有利於社會公平公正,有利於重學風氣的形成。使儒學成為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隊伍壯大,士大夫階層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讓階層流動變為可能,窮人通過科舉入仕改變命運,商人通過科舉入仕獲得權力,他們都屬於士大夫階層積極的一面。

而士大夫權力過大又會導致國家發展不平衡與貪汙腐敗。唐朝是個輝煌強大、盛極一時的王朝,但因其基本政體是武人治國,最終被瓜分,形成了以軍閥為核心的五代相繼、十國割據局面。某種意義上說,唐之後的北宋又是以文仕治國導致國防力量薄弱而被滅國。

因此,唐跟宋都屬於不合理利用士大夫治國而導致滅國。

跟唐不同的是趙匡胤也沒有忽略開科取士這一揀選精英的手段,並在保留唐代科舉框架的基礎上,增加了“殿試”這一最關鍵的環節。入宋後新增的殿試,一方面體現了皇帝對文人士子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也將人才選撥的終審權收歸到皇帝手中。

士大夫的精神內涵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成為我國古代士族乃至人民的傳統信條,它反映了因為知音難得,人們為了報答知己,萬死不辭的精神。尤其是知識分子,一方面是潔身自好,“鳳非梧桐不棲”;一方面是士為知己者死,如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輔佐後主,鞠躬盡瘁,成為古代知識分子嚮往、傾慕的典範。

不為五斗米折折顏——陶淵明孤傲高潔的精神世界。作為身處晉末亂世的隱士,陶淵明晚年常與廬山中的釋道交往,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他們之間在思想上卻未必志同道合。仔細研讀過陶詩和了解詩人生平的人,都知道陶淵明是個外表恬淡靜穆,而內心熱情濟世的無神論者。他少年時曾胸懷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業。但在出仕了一個時期以後,現實使他感到失望,他不願與當政的人同流合汙,便選擇了一條退隱歸耕的道路。陶淵明是士族中的另類,當他對於國家失望的時候,他便選擇了另一條路,寧願碌碌無為也不同流合汙。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詩仙李白對待國家與政治的矛盾內心。盛唐國力強盛,士人多渴望建功立業。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功業自許,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實現“談笑安黎元”、“終與安社稷”的理想。對於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鄙視,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願阿諛奉迎,也不屑於與俗沉浮。現實的黑暗使他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於是採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作為一個想對國家出力的士,他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庸俗卑恭的一面。

寒門梟傑——朱元璋的崛起。雖然朱元璋出身農民,又是文盲

但是他在起義中過人的表現與自身素質令他一路高升,直至做了明朝開國皇帝。身在亂世,朱元璋知道如何才能從困苦的底層掙脫出來,他雖無才,但是他作為另類的‘’士"。也實現了從底層到皇帝的事實。

士大夫對於當代中國的意義

當代中國社會民眾普遍精神缺失,特別是精英階層,急需一種精神力量進行補給和塑造。這種精神就是“士大夫精神”。它的核心是“士志於道”,堅守道德理想,追求高尚人格,承擔社會責任。它的內涵包括率性自由,實現人格獨立與自尊;聖賢氣象,既執著又灑脫;聖賢兼豪傑,既追求理想又關懷現實。

當前中國,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農村走出來,從城市的最底層出發,靠自身的不懈努力、學習和拼搏,而進入到一個更高的階層或精英階層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些人和中國古代的“士大夫”是一樣的。

“士大夫”作為一個階層已經不存在了,也不可能存在了,但“士大夫精神”卻綿延至今,並有望成為中國社會文化再上臺階的支柱性精神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