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網課這樣煉成

一節網課這樣煉成

受疫情影響,一線教師紛紛化為“十八線主播”,隔著屏幕對學生進行備、教、批、輔、改全過程。如何將這一系列過程通過網絡有效組織起來,煉成一堂讓學生感興趣、易吸收的網課?近日,記者也採訪了昆一中、雲師大附中、師大實驗、雲大附一小的四位一線教師,看看他們的“空中課堂”是怎樣煉成的。

備課

集體智慧,全體教師分工合作

任一萌是雲師大附中呈貢校區高二年級的語文教師,她說,為了保障學生在防疫期間“停課不停學”,學校高二備課組及各科目全體老師一起經過10天的討論、策劃和試播,上線了高二年級的假期作業講解及預習指導課程,現在已經完成兩週。

備課組成員首先通過在線溝通討論具體教學內容、課程實施安排及教學側重點,將假期作業講解作為重點,輔以新課的預習指導,以達到學生在家期間學與練的恰當融合。

“整個準備過程分工明確,備課組的老師們以集體備課的方式確保每節課內容的精練性,老教師規劃、指導、把關,青年教師融入不同方式的引導、互動,提高課堂效率,保證授課質量。”任一萌說。

昆一中語文教師趙露,是學校科研處主任,今年教高三。她認為在直播網課時,應該把知識傳授的時間佔比增大,但能力訓練環節又不能空缺。為了彌補失去的現場,無論是課程內容還是教學設計,老師都需要比以往更多精心思考。“網上有很多課程視頻,但都是面向群體的。還是老師更瞭解自己的學生,我們就需要篩選整合這些資源,因材施教重新備課,再對學生授課。”趙露說。

師大實驗中學校本部初三年級英語老師羅文韜在上網課之前,會準備好即將上課的課件以及相關的音視頻資料,以及相對應的課堂練習;在課堂引入方面,會根據教材內容,準備一些相應的視頻素材,或者用教材的聽力內容,讓學生複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

教學

前三分鐘抓住學生眼球

網上教學中的互動如何實現呢?任一萌認為,網課互動主要以三種方式開展:網絡直播教學前,將PPT發在年級直播QQ群裡,學生先自行預習,將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發在QQ群裡,教師結合備課時的預設,教學時做重點細緻的講解;網絡直播教學時,儘量放緩節奏,留給學生讀文本、思考的時間,通過引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在彈幕或者QQ群裡回答問題或提出疑問,一個板塊講完,教師會就學生存在的疑惑進行解答;網絡直播教學後,教師通過作業反饋和學生溝通的方式,積極地瞭解課堂學習情況和效果。

雲大附一小教師孫豔瓊認為,備好一節網課,應在“足、趣、實、活”上下功夫。孫豔瓊是湖北武漢人,過年前回到家中,所以目前是在武漢的家裡給學生們上課。她認為,與常規課相比,老師的準備首先要更加充分,細節處準備得越足,出現意外情況就會越少。“我在開課前還會對著鏡子試講一會兒。”孫豔瓊說。

其次,活動設計要有趣,“未成曲調先有情”。孫豔瓊說,一節課,導入尤為關鍵。如果能在前三分鐘抓住學生眼球,那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開課時,她會通過遊戲、猜謎、音樂、動漫、電影、表情包等方式吸引學生,讓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中來。網課中的互動必不可少。授課中,孫豔瓊會隨機提問,回答較好的送花發獎勵。一個環節結束,可以進行有獎問答,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批改

因材施教進行反饋

除了講課,作業反饋和批改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趙露介紹,同學們在網課平臺聽課,通過微信小程序交作業。小程序統計交作業情況很快,但老師的批閱就比平常看本子的要困難一些。學生基本上是手寫之後拍照上傳,圖片清晰度有限,老師長時間對著屏幕批改會很辛苦。“只要有網絡,老師都可以及時批覆,只是少了面對面指點的可能性,只能打字或者發語音,效果肯定不如面授,而監督核對答案的任務也落在了家長身上。”趙露說,在線學習也離不開家長的支持。

“學生的反饋情況,還是要根據個人制定不同方案。”羅文韜說,成績好的同學反饋就會很及時,在課堂上討論也比較多,對於這部分學生,老師就主要負責答疑。“但是成績相對薄弱的同學就需要我、科任老師以及課代表同時去催促,尤其是家長的監督就顯得特別重要。”

孫豔瓊說,老師佈置作業也要有講究。作業的佈置要少而精,機械重複的作業要儘量避免。對錯誤較多的學生,私下聯繫,進行輔導。作業態度認真的同學一定要鼓勵,並做好記載,開學後與班級獎勵結合起來。(昆明日報 記者李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