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見證佛圖澄:掌上遙視,塔鈴斷事,杯酒滅火,洗腸放光

北魏道武帝(386-409)時燕國公王文謨有《謁南山茅蓬寺》一詩:

西域佛圖澄,東土濟蒼生。

河邊洗心秒,聞鈴辨吉凶。

法慧皇太子,度化石世龍。

聖師今猶在,南山梵音輕。

佛圖澄善誦神咒,能役使鬼神。用麻油摻合胭脂,塗在手掌中,千里之外的事物,全部顯現於手掌之中,就如面對一樣。不僅他能看到,也能使持戒治齋的人看到。

他聽見塔鈴之聲就能斷定事情的兇吉,沒有一次不靈驗的。他本來想在洛陽建寺弘法,但此時正逢永嘉之亂,帝京動亂。因此,佛圖澄在洛陽建寺弘法的大志沒有實現。於是他隱居山林草野之地,以觀世態的變化。

後來佛圖澄來到襄國(今邢臺市),奔投石勒部下,出謀畫策,輔助石勒稱帝,建立趙國。石勒登位後,對佛圖澄十分崇敬。有事必先問佛圖澄,而後才發令行動。石勒死後,石虎廢除其子石弘,自稱天王,對佛圖澄更加敬奉。


敦煌莫高窟323窟南壁上有一組畫面,描繪的就是佛圖澄大師的幾件事跡。

敦煌壁畫見證佛圖澄:掌上遙視,塔鈴斷事,杯酒滅火,洗腸放光

一次,佛圖澄同石虎共登中臺,石虎與他正談得興起,佛圖澄突然皺眉說:幽州失火了。說著拿起旁邊的一杯酒灑了出去,然後繼續談笑。過了很久說:好了,火已經滅了。石虎派人去察看,幽州人說:那天大火從四門燒起,大家驚慌失措。正準備救火,西南方飄來了一陣黑雲,轉眼下了暴雨,滅了大火。奇怪的是,雨水的酒味很濃。

敦煌壁畫見證佛圖澄:掌上遙視,塔鈴斷事,杯酒滅火,洗腸放光


璧畫畫面:山間一座九層寶塔, 塔簷懸鈴。塔前一高僧以手指塔鈴向二人講說。二侍者立於後。

《高僧傳》中言佛圖澄大師,“聽鈴音, 以言吉凶, 莫不懸驗 。 ”聞鈴音而辨吉凶的事蹟有好幾件。

其一:鮮卑族段末波進攻石勒,士卒人多勢眾。石勒有些害怕了,詢問佛圖澄。佛圖澄說:“昨天寺中鈴聲說,明天吃早飯時,可以活捉段末波。”石勒登上城樓觀望,看見段末波的大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大驚失色,說:“段末波如此強大,哪能捕獲呢?!”又派夔安詢問佛圖澄。

佛圖澄說:“已經捉住段末波了。”正當此時,城北的伏兵衝擊出城,遇上了段末波,活捉了他。佛圖澄勸石勒寬恕段末波,放回本國,石勒聽從了,後來終於使段末波為之效力。

其二:劉曜派堂弟劉嶽進攻石勒,石勒派石虎去抵抗。劉嶽被打敗,退守石樑塢,石虎築堅柵圍困。佛圖澄在襄國,忽然嘆息說:“劉嶽可憐。”弟子法祚詢問緣故,佛圖澄說:“昨天亥時,劉嶽已被打敗並活捉了。”果然如他所說。

後來劉曜親自進攻洛陽,石勒準備救援,他的部下都勸諫說不能。石勒以此事詢問佛圖澄,佛圖澄說:“剛才法輪上的鈴聲說:‘秀支替戾岡,僕谷劬禿當。’這是羯族語言。秀支是軍隊的意思;替戾岡,是出的意思;僕谷,劉曜所據的胡地方位;劬禿當,是捉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軍開出定能活捉劉曜。’”又命令一個童子齋戒七天,取來麻油和胭脂,親自在手中拌合,然後舉起手給童子看,掌上光輝耀目,童子大驚說:“掌上有許多兵馬,其中一人高大白皙,被紅絲繩綁著雙手。”佛圖澄說:“這人就是劉曜。”石勒非常高興,於是奔赴洛陽,終於活捉了劉曜。

其三:石勒死的那年,天氣平靜無風,可佛塔上卻有一隻鈴獨響,佛圖澄說:“鈴聲說,國家有大喪,不出今年年底。”不久,石勒果然死了。

其四:石宣要暗殺石韜之前,心神不定,來到寺裡,和佛圖澄閒談。塔上一鈴突然響了起來。佛圖澄說:你聽得懂這鈴音嗎?它說“鬍子落度”。石宣看著佛圖澄的神情,變了臉色,問:這是什麼意思?佛圖澄說:“鬍子”就是指我,我這個“老胡”明明學道,但是不在山中隱居,卻在皇宮出入。坐著上等的車子,穿著華麗的衣服,這難道不是“落度”嗎?“落度”是當時流行語,意思就是不好。石宣心裡冷笑:這老傢伙已糊塗了,說的什麼東西?起身離開寺廟走了。

石韜是後來到的,佛圖澄盯著他很久。石韜被他看得全身發怵,問:你怎麼啦?怎麼總是看著我?佛圖澄說:我感到奇怪,你身上的血發臭,所以才看你。石韜覺得他莫名其妙。兩天後,石宣殺死石韜,並且想在石虎臨喪時發動政變,殺死石虎。石虎想起了佛圖澄的話,突然覺得其中有深意,裡面一定藏著陰謀,所以沒有去現場。

敦煌壁畫見證佛圖澄:掌上遙視,塔鈴斷事,杯酒滅火,洗腸放光

壁畫畫面:一僧人袒上身, 盤腿坐於水邊。右手將腹中之腸引出, 就水洗之。

佛圖澄大師還有一個神異的現象,他的腹旁有一個洞孔,常用棉絮塞著。每晚讀書時,就拔掉棉絮,這時,便有光芒從孔中射出,照亮書房。每次齋戒時,一大早就來到河邊,從腹中引出五臟六腑,放進河水中洗滌,然後又放回腹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